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冼星海:从“歌咏城”里发出怒吼 正文

冼星海:从“歌咏城”里发出怒吼

[焦点] 时间:2024-05-06 01:25: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66次

有这样一张照片,歌咏城在延安鲁艺旧址总会被“围观”。冼星

——在鲁艺校舍的海从吼山坡上,一个穿着土布军衣和草鞋的出怒人昂首挺胸挥动着手臂,指挥着一群意气风发的歌咏城青年引吭高歌。这个人,冼星就是海从吼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他正指挥学生们排练《黄河大合唱》。出怒

冼星海,歌咏城原籍广州,冼星1905年出生在澳门一个星夜大海上的海从吼渔船上,母亲便给他取名星海。出怒7岁时,歌咏城他与母亲侨居马来西亚。冼星上学期间,海从吼他参加了学校管弦乐队。1918年回国后,他在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后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冼星海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冼星海怀着救国的伟大抱负赴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有几次又冷又饿,实在支持不住,在街上瘫软下来了。我那时想大概快要死了。”冼星海在回忆录里写道。留法期间,他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10余首作品。

1935年,冼星海回到祖国。面对外国殖民者举鞭向着同胞脊背猛烈抽打的情形,他心如刀绞,怒火难平,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乐曲。

1935年至1938年,冼星海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作品。无数民众被他的歌曲所感染,积极投入抗日救国的行列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漫山遍野回荡着抗战歌声,被称为“歌咏城”。

“1938年,冼星海携妻子钱韵玲来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4部大合唱、2部歌剧、近100首歌曲及大量的文艺理论著作。《黄河大合唱》是他与光未然合作完成的经典之作。”每当讲起这段红色故事,延安鲁艺文化园区讲解员雷明娟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公演。5月11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由冼星海指挥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后连声称赞。周恩来同志看过演出后于7月8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每次听《黄河大合唱》,我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受到曾经中华民族的苦恼、挣扎和奋斗,共鸣着中华儿女百折不回的勇气、持续不竭的动力和矢志不渝的初心。”延安市委宣传部干部蔡英说。

在延安期间,冼星海还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作品,以及《三八妇女节歌》《打倒汪精卫》等歌曲。1939年6月,冼星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冼星海受党中央派遣,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因战争、交通阻隔羁留不归。其间,他创作了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等。

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冼星海肺病加重,于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噩耗传回国内,鲁艺师生悲痛万分,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2009年,冼星海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记者 李旭佳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