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从亚洲各国佛教传播本土化倾向看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

[时尚] 时间:2024-05-02 13:59: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4次
2023年6月25日,本性播本为了继续弘扬佛教深入经藏、法师佛教多学多闻的从亚持国优良传统,挖掘和培养佛教优秀讲经人才,洲各中国进一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国佛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教传莆田市佛教协会在南山广化寺举行2023年“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主题巡回讲经活动启动仪式。土化启动仪式上,看坚礼请中国佛教协会海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化方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本性播本福建佛学院院长、法师佛教莆田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从亚持国福建莆田南山广化寺方丈本性法师作示范宣讲。洲各中国全文如下:

本性法师作宣讲《从亚洲各国佛教传播本土化倾向看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王枫涛)

本性法师作宣讲《从亚洲各国佛教传播本土化倾向看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王枫涛)

莆田市佛教协会“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主题巡回讲经活动启动仪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王枫涛)

莆田市佛教协会“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主题巡回讲经活动启动仪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文化  摄影:王枫涛)

从亚洲各国佛教传播本土化倾向看坚持我国佛教中国化方向

主讲人:福建佛学院院长 本性法师

中国佛教,是教传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的组成部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五性。即:1、连续性,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2、创新性,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3、统一性,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4、包容性,这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5、和平性,这从根本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华文明的五性,可以说,也是中国佛教的五性。中国佛教的这五性,也是中国佛教始终走在中国化路上的根基与源泉,也是导向与遵循。

不同时空,或者国家,或者地区,其文明的特性或元素,各有不同,如佛教的国别化,或者说本土化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讲座,想从亚洲各国佛教传播本土化的视角,探讨一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个话题,因为资料来源未必丰富,记载未必准确,讲座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一、印度佛教——以那烂陀寺为例

印度佛教,以那烂陀寺为最具代表性与象征。

公元五世纪,古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在印度比哈尔邦创建。大唐玄奘就曾到此求学,师从戒贤等,并成为那烂陀寺的骄傲。该寺盛时,藏书900万卷,万余僧人学者汇集,法师资师1500名,通达三藏1000多人,每天有100多个讲坛同时举行,专业涉及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工巧明、农学、佛学等。至八世纪,印度教兴起,那烂陀寺没落。

这里不能不提印度教徒商羯罗与那烂陀寺僧人的论辩,最终印度教徒辩胜了,佛教徒辩败了,从此,那烂陀寺从开门授课到闭门授课,佛教此辩很受伤,成为佛教衰败转折点。可见,此时的那烂陀寺,已非玄奘留学时期的高僧辈出,辩手如云。虽然,玄奘入印时,印度佛教已呈衰败之相,这从《大唐西域记》中可见。据说,商羯罗的问题是:“佛教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我婆罗门的一部份”。商羯罗这句辩题,在告诉我们,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一些观点,事实也是如此。

这让我想起玄奘的世纪之辩,当时,玄奘为维护那烂陀寺的宗教与学术权威,出马与反那烂陀派的势力论辩,连辩18天,始终无敌手,观礼者有18国国王,佛教徒3000多人,婆罗门教徒2000多人,那烂陀寺1000多人。戒日王为此安排胜利者玄奘乘坐大象,在国都大街上巡游一圈,并应邀参加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被大乘人号“大乘天”,被小乘人号“解脱天”。

这也让我想起,在佛教,论辩的重要性。去年,莆田广化寺、莆田市佛协、福建佛学院承办了省佛协主办的讲经交流会,其中,就安排有论辩内容,既是传承,也是创新,很有意义。

佛教那烂陀寺的衰弱,与佛教的本土化议题有何关系?有研究者认为,尽管佛教的知见是正确的,思想是先进的。如,否定有主宰神,反对种族阶级,但因未能与印度主流文化婆罗门教相适应,也就是未能很好地本土化,最终根基毁于婆罗门教,以及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成的印度教。虽是一家之言,可以参考。另有说法,佛陀涅槃数百年后,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先进观念,成为印度教,而佛教却反而开始僵化,过度推崇密教且吸收婆罗门教性力派等落后的思想,毁了自己。这也告知我们,本土化也要本土化成先进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烂陀寺的灭亡,是非常惨烈的。十一世纪,某个宗教的大军,入侵印度,突入那烂陀寺,寺僧被一个一个地“请”出寺外,出来的人,只有两个结局,要么改信某宗教,让你生,要么坚持佛教信仰,让你死。结局是,数千僧人,没有一个改变信仰,全部死于刀下。那烂陀寺,因此被血染红。之后,寺院也被入侵者毁之一炬,这也预示着佛教在印度的灭亡。想了解历史上的印度佛教可参看玄奘《大唐西域记》,与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

近现代,印度佛教,也有过复兴运动。如,1956年印度政府为纪念佛陀涅槃2500周年,举办了系列活动。尤其是,印度司法部长安培克、高级法院院长尼奥基、那烂陀大学校长契拿司等发起了一场有50万人而多为低种姓者的集体皈依佛教活动。但因印度主流文化印度教的影响力过于强大,印度佛教复兴运动,还是淹没在印度的历史尘埃中,印度佛教,至今,尚是悄无声响。这也说明,不能融合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文化,是难以长远地大放异彩的。

二、斯里兰卡佛教——以康提佛牙寺为例

斯里兰卡佛教的象征,在康提佛牙寺,在佛牙。

世上,记载清楚的两颗佛牙,一在中国北京灵光寺,二为康提佛牙寺。公元四世纪左右,印度战乱,佛教衰弱,小国不敌大国,小国羯陵伽公主玛拉将国之珍宝佛牙藏于盘发中,送至兰卡,交于国王。及康提王朝,建佛牙寺供奉,佛牙,也成王权象征,得佛牙得天下,得天下要得佛牙。每年7至8月的月圆日开始,其佛牙节,延续一周多,吸引数十万人参与。

佛牙节,一开始多是在神庙游行,如毗湿奴神庙,然后才是在佛牙寺。兰卡有许多人信印度教,毗湿奴神就属于印度教的。活动内容丰富,于都市与佛寺游行外,还有托钵、供僧、说法、禅修、放生、祈福,甚至保护小象、小海龟等。

在兰卡,新的政治人物上台,必去康提佛牙寺礼拜,举行佛教仪式。新结婚的夫妻,多去礼拜,互相祝福。印度佛牙,在兰卡,已经本土化,与兰卡的政治、文化、习俗,息息相联。

在康提佛牙寺的广场上,有尊僧人雕像,他是反对英国占领兰卡的英雄。当时,英国占领古都康提,于预定的英国时间升起英国国旗,这个叫瓦里亚波拉·苏门卡拉的和尚,冲上说:“按照兰卡时间,升旗时间还未到。”便一把扯下已经升上桅杆的英国国旗,他也因此被现场全副武装的英国士兵枪杀。之后,于兰卡高原山地地区,不少僧侣也参加到反对英国占领的暴动。期间,有个僧人叫马亨达,创作了许多当地语言即僧伽罗语的诗歌,唤醒并鼓舞僧伽罗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自由而斗争。兰卡独立后,有个法师叫萨拉兰卡拉,长期致力斯里兰卡及中国与苏联的友好,为此还荣获列宁和平奖。

大家较熟悉一本论书,被称为南传佛教百科全书,被兰卡《大史》称为三藏与义疏的精要,那就是印度籍僧人觉音在兰卡著述的《清净道论》。觉音创作该论,参照了许多僧伽罗文的三藏注疏,而且,严格按兰卡当时佛教大寺派的思想体系进行创作,因此,论中留下了不少斯里兰卡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痕迹,甚至于文中还提到了中国丝绸,即“支那丝绸”。

5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风起云涌,一些兰卡佛教界知识分子,也在学习,给予吸收。如维迪耶楞伽佛学院的师生经常讨论佛教与社会主义思想,副院长哈迪耶潘纳拉撰文《佛教与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目标一致,异途同归,并不冲突,因此,认为要接受马克思主义。至1956年,与中国交好的班达拉奈克竞选执政党时,就提出了“佛教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设想,最终取得了竞选的胜利,后来,中国还捐建了一座班达拉奈克大厦于科伦坡,是兰卡的人民大会堂。也是现今旅游景点之一。周恩来与兰卡及其家族结下深厚情谊,他于1957年与1964年两次访斯,第一次时,于科伦坡独立广场发表露天演讲时,下起大雨,有人给他拿来伞撑起,周总理谢绝了,大雨中继续演讲,感动在场的兰卡政要与群众。

说兰卡,不能不说法显,法显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的留学先驱,影响推动了玄奘、义净等南下求法,所以,义净才说:“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年十有五便萌其志,欲游西域。”法显以六十多岁高龄,南下印度与兰卡求法,经15年,才回国。他的《佛国记》说到两件事让我特别感动。一是:法显回国时,差点被人扔到海里,因为船从印尼往中国经太平洋,突遇风暴,船上人员大怖,有婆罗门者借机说,是因为船上有和尚,有佛经,不吉祥,鼓动船员及客人团结起来,将经书与法显扔下海,保船平安。还好,法显坐船时,度了一位佛教徒,他力挺法显,说中国皇帝敬僧,如他们将法显与经书扔海,他到中国后,一定要将情况汇报给中国官方,让他们坐牢,这才让事情平息。终于,船到山东即墨,于崂山上岸,时已80岁左右了。东晋当时,中国人的寿命平均也就50岁左右。二是,当年,与法显一同从中国南下求法者,多半是路上死的死,伤的伤,半途留的留,还俗的还俗,唯他一人往兰卡,在兰卡无畏山寺,偶见佛像旁供着中国产的白绢扇,一时思乡,老泪纵横。

三、缅甸佛教——以蒲甘千寺万塔为例

1886年,英国驻印度总督达费林宣布,缅甸为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佛教成为缅甸国民反抗英国殖民者的重要思想武器。独立后,又成为缅甸人民的精神指导,道德追求,文化标志。国家制定《佛教组织法》,首任总理吴努在谈到这个组织法时说:“佛教传教师要到国外宣传佛教”。为了稳固佛教基础,恭请兰卡佛牙与中国佛牙到缅甸供众瞻礼;举办佛教的“第六次结集”,1956年,佛陀涅槃2500年,缅甸举办系列庆祝活动,庆祝期间,国家宣布放假6天,实行大赦,假期内禁止杀生。

为什么当时缅甸佛教会如此兴盛,除了现实原因,即发扬民族佛教、反抗英国殖民,还有历史原因,即缅甸蒲甘王朝阿奴律陀国王扶持佛教为国教,那是11世纪的事。因是国教,对缅甸人的历史文化、民族性格、国民精神、伦理道德影响至大,延续至今。尽管英国殖民缅甸时,打压佛教,推行洋教,废除佛教国教地位,殖民政府优先录用洋教徒。阿努律陀国王之前,蒲甘王朝多信附佛外道——阿利教,即某种密教,兴男女双修,甚至让僧人享有初夜权,为此,该国王统一缅甸后,整治密教,大兴原始佛教,开启大规模建寺建塔,典型如喜瑞宫佛塔,高40多米,据说,塔中当时藏有兰卡佛牙与中国玉佛,带有明显兰卡风格,对后来缅甸的佛塔建造,产生重要影响。他甚至反哺锡兰佛教,因当时锡兰战乱,佛教衰微,他派人到兰卡讲经说法,建寺安僧,被称为缅甸的阿育王,其后的执政者多遵从他的国策,扶持佛教。蒲甘从此月积年累,成就今天的蒲甘古城,千寺万塔。

今天,缅甸佛教,本土化非常厉害。比如产生具有本土特色的三大派。缅甸的禅法与禅师,就很著名,以现代为例,吴某某某禅师,孟某某禅师,莽某禅师等,都有世界性影响。像吴某某某禅师在缅甸就有200多个禅修中心,并传至欧美等。缅甸禅林如马哈希,班迪达,恰密,帕奥等,这些内观禅法,皆有明显的缅甸文化及其导师的个性特点。因其禅法与禅师著名,去禅修者较多,缅甸国家还有专项签证,即禅修签证可以申请。

四、柬埔寨佛教——以吴哥窟为例

约八至九世纪,柬埔寨出了一位“神王”,把自己的王权与印度教的神权结合,将自己称为“宇宙之王”,如果他凭空自封“神王”,人们定当取笑他,但在他任上,几乎建成了吴哥窟建筑群,作为都城,皇城。这就不得不让人惊叹这位“神王”的能耐。吴哥窟的威武,真的只有自己一去,才会知其伟大,的确可谓宇宙杰作。这位神王就是高棉吴哥王朝阇耶跋摩二世,因神王笃信印度教,当然,吴哥窟的建造也以印度教文化为核心,但因印度教文化吸收了许多佛教文化,该建筑也融入了诸多佛教内涵。到了阇耶跋摩七世,风水轮流转,七世笃信佛教,甚至是大乘佛教,吴哥窟被改为佛教道场,更多佛教建筑兴起,如巴戎寺的建造,七世王以转轮王自居,甚至有些地方以自己的形象建造佛像,七世坐佛像就是例证。观音信仰也得到了推崇,观音像建的美轮美奂。吴哥窟成了帝国信仰的中枢。后来约14世纪,泰国的大成王朝兴起,灭了吴哥王朝,王室被迫迁往金边。从此吴哥窟杂草丛生,默默沉寂了五百年,无人知晓,1858年才被法国人亨利.穆奥发现,重见天日。吴哥窟的建筑雕像艺术风格,融印度教,佛教,高棉人本土文化艺术,是三大文化的精彩融合,可谓石破天惊之文化成就。不知是否还有来者,肯定是没有古人。

有趣的是。法国人是据中国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一书记载指引才从丛林中找到吴哥窟的。其实。印度的那烂陀寺,也是英国人发现一片佛教建筑群,经与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核对,才确认的。而康提佛牙节的仪式内容,则是根据法显的《佛国记》记录而重新恢复的。可见中国人很重视记载历史,重视对外交往,为世界古文明的再现,贡献巨大。我数次赴吴哥窟,那吴哥雕像的神秘的微笑,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柬埔寨佛教,备受政府重视。1947年,西哈努克国王入寺出家,为期三个月,人称“和尚国王”。佛教主要有两大派,即大宗派与法宗派。前者为高棉传统佛教,在平民中流行,后者从泰国传入,在贵族与官员中传播,两派宗长都由国王任命,下辖省,市,县,村的各级僧侣系统,1953年底,柬埔寨从法国统治中独立,定佛教为国教,西哈努克国王说:“柬埔寨好一辆马车,由两轮支撑,一轮为国家,一轮为佛教,前者是驱动力,后者是宗教道德,两轮须同时运转”。

1959年西哈努克佛教大学建成,大学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1961年,世佛联第六届大会在金边召开。1957年,出齐高棉佛教三藏。

南传佛教,在50年代,60年代,有个现象,那就是推行佛教社会主义思潮,这方面,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国王推行的最彻底,他曾撰文《我们的佛教社会主义》,专门论述他的佛教社会主义理想,并将此理想,实行到他的治理国家中,佛教在柬埔寨的本土化如此深入,为他国所少见。直至1970年,他被美国支持的朗诺集团罢黜,他的佛教社会主义实践才被扼杀。

五、泰国佛教——以曼谷玉佛寺为例

泰国,有点特色,佛教,皇室,政府,三驾马车,推拖着泰国前进,也就是僧王,国王,总理,三足鼎立。

虽为上座部佛教国家,但泰国佛教有自己的僧王、僧阶等制度,与世俗王权并存。宪法明确规定佛教为国教,是朝野的精神支柱与道德标杆。宪法还明确规定:“国王须为佛教徒,且为佛教最高的赞助人”。国家以佛陀涅槃后第一年为元年。国家规定每年3月中旬为敬法节,6月中旬为敬佛节,8月中旬为敬僧节,礼敬佛法僧三宝。男性佛教徒,一生出一次家,很普遍,普密蓬老国王也是。男性不出家一次,对找职业,找媳妇会有负面影响。因为,出家意味着磨炼吃苦,坚守忠诚,报恩孝亲等。不吃苦,不忠诚,不报恩者,谁敢娶为媳妇,谁敢聘为员工。国王见僧人,要行礼,僧人不必回礼。一般人见国王,要跪,僧人不必。机场等有僧人专门的优先通道。上次,我到移民局办理签证,取号排队,如按排队,起码要排队2-3个小时,在等候处,移民局的工作人员一见我,就引我走进一个贵宾室休息,他在那取走我的护照等,特事特办,不到二十分钟,就办好了。

泰国佛教,结合国情,很泰式。其本土化,有个典型例子——曼谷玉佛寺。这是皇家寺院,建筑完全是泰国式。里面供有佛教至宝翡翠玉佛,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由印度论师龙军所造,印度战乱,转至锡兰,之后,又送至泰国,后又流落至老挝琅勃拉邦,最后,又被泰王郑信从老挝获得。圣像高60公分,泰国每年有三季,即热季、雨季、凉季,每年季节交替,国王要为玉佛更换黄金衣。

六、印尼佛教——以婆罗浮屠为例

13世纪前,佛教是印尼的主要宗教。后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佛教衰败。但佛教为印尼留下了一座惊天动地的旷世建筑,即东方四大奇迹之一——婆罗浮屠佛塔。四大奇迹为金字塔、长城、吴哥窟、婆罗浮屠。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塔,始造于大约8世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佛塔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塔基,二为塔身,三为塔顶。塔基方形,代表欲界;塔身圆形,代表色界;塔顶代表无色界。整个塔,是以佛教的曼陀罗为样式建造,代表着佛教的大千世界。据传,萨兰德拉王朝为安放舍利,以十万工人,耗时75年,用火山石200万块构建而成。

这么一座伟大的建筑,却如吴哥窟一样,突然离开了人类的视野800年,有人分析,是某个宗教在印尼兴起,佛教灭亡,塔被遗弃,然后,荒野丛生,人迹无至。也有人认为,是1006年前后的一次默拉皮爪哇火山大爆发,寺塔被火山灰覆盖,人财两失,佛塔沉寂。1883年的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婆罗浮屠也受到大破坏。

1811年至1816年间,英国统治爪哇即印尼群岛。莱佛士副总督酷爱文物与考古。他听说三宝垄附近有座沉睡的大佛塔,便派人前往勘察。但只见山林、荒野,偶见一尊佛像,深挖下去,千佛重现。虽被发现,但已损坏严重。

我曾两次登顶婆罗浮屠。可在顶上看日出,境界特殊。这奇迹的遗存中,发现佛教之外的大量爪哇本土场景与元素。比如讲述一些有关印尼的道德故事与神话传说。由于当时印尼已是印度教与佛教混存的国家,因此,塔中也融合了印度教元素。印尼的印度教元素,大家一想起巴厘岛就有感了。

据说,婆罗浮屠很灵,比如:爪哇历史手稿记录,17世纪,日惹苏丹国一位王子,无视婆罗浮屠之神圣,强行带走塔中一个名为“牢笼中的武士”的雕像,他一回王宫就暴病,第二天即死亡。

七、日本佛教——以高野山与比叡山为例

日本佛教,属于中国汉传佛教文化圈。但是,已经非常明显地本土化成为日本佛教。日本佛教成就了自己的宗派,大本山,甚至一些宗派还大力改革,佛教僧伽可以成家立业,子承父业。印象中,日本佛教特别重视立宗的经典和创宗的祖师,成为了祖师佛教。日本佛教的太多世俗化,实际上是对西方文化的退却与妥协,是明治维新时日期本弃东入西的负面产物。这提示我们,本土化是个正确的方向,但无论如何本土化,佛教的本质与核心精神是要坚守住的,否则,就非佛教了。

日本佛教,有两山很著名,一为真言宗高野山,另为天台宗比叡山。

高野山,为世界文化遗产,入唐求学的空海创立的真言宗大本山,已有1200多年历史,为日本两大丛林之一,位于日本和歌山县,总寺为金刚峰寺,周边分布有120多个寺院群。空海把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融合,创立真言宗,建立高野山。高野山与日本名人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德川家康都有交集,许多名人造访于此,或墓于此。高野山古树参天,据说,空海尚未涅槃,在此坐禅,寺院每日三餐还在为他送饭,这也成为高野山每天的重要宗教仪式。

比叡山,入唐求学的日本天台宗开创者最澄创建,为世界文化遗产,为天台宗总本山,于10京都。为日本佛教两大丛林之一,盛时僧人3千,僧兵2万。延历寺为总寺,不过,比叡山延历寺与织田信长有过冲突,因此,曾被攻击,焚烧,后人评价:“亡山门者,非信长也,山门也”。因为,延历寺卷入了軍阀争战。

无论高野山,或比叡山,空海或最澄,他们入唐留学,回国后,都想创立如中国的四大名山一样的道场,不同的是,中国的信菩萨,而日本的,信祖师而已。

日本佛教的本土化,更体现在佛教教育上,如每个宗派,几乎都办了自己宗派的大学,日本佛教,现有佛教大学30多所,如真宗之大谷大学,曹洞宗之驹泽大学,临济宗之花园大学,日莲宗之立正大学,净土宗之佛教大学,真言宗之高野山大学,诸宗联办之大正大学。诸宗还办有许多女子大学。

以上诸国佛教的简要介绍,结论指向:佛教进入各国,皆与本土文化、政治、经济、习俗等结合,形成国别特色。有的在本土化中佛教本质、核心精神坚守传承的多些,有的坚守传承的少些,但无论如何,都在本土化。一样的,中国也不可能例外。只是,历史经验与教训要吸取的是,本土化,或中国化中,要发扬好佛教积极因素,抑止住消极因素,要吸收社会先进文化,摒弃落后文化。要坚守佛教核心精神,坚持优良传统,要正信正行,向善向上,不可在中国化中,泥沙俱取,盲目而化,过度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娱乐化,消失本真,没了自己,从而迷失方向,误教误国。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