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链补链 创新赋能 亮点频现解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都篇章”

[热点] 时间:2024-04-28 05:07: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20次

原标题:稳链补链 创新赋能 亮点频现解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都篇章“成都篇章”

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应用于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L1通道,既美观时尚又节能减排,稳链成为机场新地标建筑。补链

图为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加工的创新不同尺寸与切型的石英wafer原片。最大的赋能发展原片大幅降低了光刻工艺晶片成本,比国际厂商有更高的亮点性价比,已广泛应用于苹果、频现华为、解读三星等高端智能手机。制造质量

成都围绕电子信息、业高装备制造等五大重点产业,成都篇章规划建设了32个以制造业为牵引的稳链产业功能区,推进企业、补链项目聚集,创新通过专项政策有区别地扶持引导。赋能发展

近年来,有“新一线城市”排头兵之称的成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发展态势表现亮眼:全国医药百强企业,成都独占三席;全国21家世界灯塔工厂,成都揽收两家;全球一半的IPad和笔记本电脑CPU为“成都造”;成都还率先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和飞机研制基地。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成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这片发展热土,试图解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都篇章”。

优化产业布局 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成都要在新一线城市突起,重中之重是推进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巡视员刘幼成介绍,近年来,成都市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抓手,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功能区”是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调研发现,这种发展模式构筑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打破了传统产业园区产城脱节、职住分离的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模式,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探索,也是形成城市竞争优势的制度创新。

为了优化空间布局,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成都市2017年首次提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其中,围绕五大重点产业规划建设了32个以制造业为牵引的产业功能区,每个功能区确定一至两个主导产业,推进企业、项目聚集,通过专项政策有区别地扶持引导。

调整带来的改变让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受益匪浅。该公司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唐茜表示,公司拥有大面积发电玻璃生产线。“以前,一项原材料背板玻璃需要从江苏购买,走陆运价格太高,走船运价格便宜,但只能在长江丰水期运输,严重制约产能提高。如今,在功能区内不仅可以找到背板玻璃供应商,而且附近就有国家光伏检测中心,产品检测非常方便,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同时,在推进功能区建设方面,画出产业规划图,让企业按图索骥。“通过设立行业准入门槛,孵化和引进优质企业,鼓励有闲置土地和发展低效的企业主动转型,腾退土地资源给更适合区域发展的企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朱健说。

抛弃过去“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方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成都用一串数字和多个指标证实了选择的正确:2020年,成都五大产业产值达2.2万亿元,新引进重大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161个,协议投资3889亿元,占成都市投资的56.7%;高端通用芯片、柔性显示、液晶面板等实现创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全球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的灯塔工厂,成都独占两家;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稳链补链 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

“十三五”期间,成都制造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0065.7亿元,同比增长19.8%,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规模稳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在2008年率先成为千亿产业。2018年,成都提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为万亿级产业集群。从千亿到万亿,不单是产业规模的扩大,更是产业质量的跃升。近年来,成都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六大领域,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出台《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系列政策,精准产业要素供给,支持成立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构筑产业发展新生态。如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仅规上企业数量就已超1400余户,从业人员超60万,英特尔、IBM、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公司相继落户,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蓝图已成现实。

产业链较为完备是受访企业提及最多的成都优势。围绕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八个产业生态圈,成都近几年不断补链强链。仅新型显示产业,成都就已聚集京东方、深天马、中光电、富士康、戴尔、TCL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生产的全产业生态链。

一辆整车下线,涉及几百家供应商、上万个零部件的配套组装。“我们深入调研分析重点企业供应链运行情况,及时跟踪了解重点企业原材料及零部件保供、产品运输、市场开拓等情况,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保障用工、用能等生产要素需求。”刘幼成说,“成都鼓励龙头企业向本地中小企业开放供应链,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的核心产品提供配套。”

据悉,成都以实际政策支持补链项目落地,出台了《成都市工业稳链补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支持企业牵头面向城市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

技术创新赋能 抢占未来发展新五年

创新能力提升是城市抢占高能级产业的一大关键要素。展望下一个五年,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唐茜说,“将通过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推进建设更多先进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建设世界一流的碲化镉发电玻璃产业集团。”

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是石英晶片制造商,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客户大多来自全球知名企业。“公司高精度压电石英晶片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公司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近年高端产品不断涌现,部分产品的价值是传统产品价值的几十倍,这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团队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让企业的发展后劲十足。”泰美克副总经理陈荣国说。

“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内外双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食品工业及川调企业的发展将迎来最好的时代和黄金发展期。”饭扫光集团运营副总经理游海军表示,未来将加强产品的创新和研发,让饭扫光成为方便川菜的头部品牌。

据悉,成都未来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积极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抢占发展新赛道,增强竞争新优势,深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增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成都力量”。

同时,持续壮大五大优势产业,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氢能源、生物技术等先导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推动工业在GDP中的占比、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双提升”。

“新的五年,成都在提升发展万亿级电子信息集群的同时,将努力打造另一个规模超万亿的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刘幼成表示。(□记者 刘芳 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