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综合指数模式转变!科学合理设定养老金增长率

[综合] 时间:2024-04-28 05:01: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66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文|杨长汉设定养老金增长率的向综学合功能目标,既要不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数模式转也要兼顾养老金财务的变科可持续性。摄影/宁颖在每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理设老金率政策当中,养老金待遇的定养增长率可谓万众瞩目。2023年全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增比例为3.8%,增长这是向综学合继2005年全国实行养老金调增政策以来的第19次养老金待遇连涨。保持养老金待遇的数模式转合理增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变科发展思想,直接影响亿万退休人员的理设老金率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定养从设定养老金增长率的增长依据来看,相比于单一挂钩工资增长率、向综学合物价增长率或双挂钩工资与物价增长率的数模式转模式,设定科学合理的变科养老金增长率需要采取挂钩多因素的综合指数模式:综合考虑工资和物价与多种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基金财务收支平衡因素。养老金待遇增长有迹可循在我国,养老金待遇随政策变化而调整。200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明确要求:“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国务院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率的一定比例。”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先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历年都联合发布“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2016年实行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并轨以来则统一为“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均规定当年全国退休职工养老金调增的比例。《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指出,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确定。各省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迄今为止,基本养老金待遇增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养老金待遇大幅增长阶段。基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往养老金待遇的基数状况及工资和养老金制度改革进程,2005年、2006年、2007年养老金待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第二个阶段是养老金待遇稳定增长阶段。2008—2015年,养老金待遇的年均增长率设定为10%左右。第三个阶段是养老金待遇增长率趋于下降阶段。随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家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高质量增长,养老金待遇的年增长率在2016—2023年分别为6.5%、5.5%、5%、5%、5%、4.5%、4%、3.8%。我国基本养老金增长率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是单向增长,养老金待遇只增不降,即使面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20—2022年全球新冠疫情冲击,养老金待遇都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二是增长率逐步降低,从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率逐步降低到个位数增长率。三是增长率限高,2020年以前历年政策规定的增长率指标表述为某个增长率“左右”,自2020年起增长率指标设定为高限。四是增长率设定区间,历年养老金待遇增长率低于上年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高于上年消费者物价指数。五是增长率决定机制发生变化,从挂钩工资增长率逐步转向挂钩物价指数,并综合考虑调整待遇的资金来源。六是增长率设定方法发生变化,从相机抉择为主逐步转向指数化正常调整方法与相机抉择方法相结合。向综合指数模式转变目前,世界各国基本养老金主要采取现收现付制养老金模式。大部分国家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金的待遇调整实行指数化正常调整机制,主要的养老金调整指数模式有以下四类。一是与工资增长率挂钩。以德国、丹麦等国为代表,主要实行养老金调整与工资增长状况挂钩。该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退休人员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及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待遇公平。但该模式所设定的养老金待遇增长率较高,容易激化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国民收入分配的代际矛盾。二是与物价指数挂钩。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为代表,主要实行养老金调整与消费者物价指数挂钩。该模式有利于保持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防范通货膨胀对退休金的侵蚀,保证退休人员合理的基本收入水平。在低通胀的背景下,该模式带来的养老金增长率较平稳;在高通胀背景下,养老金的高增长率可能带来巨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三是双挂钩模式。以芬兰和瑞士等国为代表,采取养老金调整同时与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挂钩的模式。该模式可以综合平衡应对通货膨胀和支持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两个目标,既保持养老金待遇的实际购买力,又促进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该模式的不足在于,忽略了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体系改革、养老基金财务状况等因素。四是综合指数模式。综合挂钩工资指数、物价指数并引入人口预期寿命、缴费年限、老年赡养比、养老基金财务状况等浮动调整的养老金可持续性因子。该模式同时考虑经济增长、工资变化、通货膨胀、养老保障公平,兼顾老龄化挑战、养老金制度改革、养老基金的短期和长期财务平衡。以日本、德国等国养老金调整机制改革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国家基本养老金调整模式转向综合指数模式。全球主要国家基本养老金调整指数模式的发展,大体表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指数化调整的幅度越来越小。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养老金调整趋于小幅调整。二是指数化模式趋向综合化模式。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指数模式有不同的适应性。在早期较多国家选择养老金调整单一挂钩工资增长率或物价指数之后,养老金调整与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的双挂钩模式被更多国家采用,进而更多国家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而采用综合指数模式。三是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养老金待遇增长的刚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不科学不合理的养老金指数调整可能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导致罢工、游行等社会不稳定状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设定养老金增长率的功能目标,既要不断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也要兼顾养老金财务的可持续性。养老金增长率过低,不利于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养老金增长率过高,不利于养老基金收支平衡,会加剧养老金代际矛盾。保持养老金待遇的合理增长关系到养老金待遇的充足性,保证养老金待遇的充足性则需要必要的养老金财务可持续性条件作为支撑。退休人员养老金保持一定的待遇水平和增长率,有利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稳定和扩大社会需求,有利于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和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的待遇公平。目前到21世纪中叶,我国处于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人民生活迈向共同富裕。保持养老金待遇合理的充足性、合理的替代率水平,才能保证广大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迈向共同富裕。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养老基金短期和长期的财务收支状况决定了养老金待遇增长的可能性和可持续性。设定养老金增长率要以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物价变化为基础。养老金增长率挂钩的基础指数首要在于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根据在职职工工资、物价上涨情况调整养老金待遇水平,是我国社会保险法确定的养老金待遇调整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内外养老金待遇调整的普遍经验,体现了分配公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经历19次连续调增之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经济增长转向中低速新常态增长率区间,养老金增长率逐步下滑、趋于低增长率状态,趋近物价变化水平。养老金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和物价变化挂钩,可以促进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共同分享经济成长、促进代际公平,同时保障退休人员合理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设定养老金增长率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基金的财务状况。养老金增长率的设定在侧重考虑工资增长率和物价变化因素之外,还要考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基金财务状况等关键因素。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基金的财务状况变化紧密关联,我国目前到本世纪中叶长时期面临老龄化加速加深的严峻挑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长、少儿及年轻人口占比不断减少、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养老基金缴费人口递减、养老金待遇领取人口递增、退休人员领取待遇时间延长,势必导致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金体系收入增长率趋势性降低、支出规模和支出增长率趋势性提高,因此导致收支倒挂、收支剪刀差不断扩大。在老龄化基础上,养老金待遇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养老基金支出。养老金待遇的增长预期体现养老金增长率政策的必要性,养老基金的财务状况决定养老金增长率政策的可行性。随着养老金待遇的不断增长和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增长率的设定需要采取综合指数模式:在主要挂钩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之外,同时纳入重要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基金财务指标等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因子。养老金增长率采取综合指数模式主要的挂钩指标包括: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与缴费基数及缴费费率和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人均养老金水平、退休人员数量及其变化情况、退休年龄、预期寿命、制度赡养率、社会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状况、省际养老金水平对比、财政支持能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状况、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发展状况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设定养老金增长率的基本依规。长期来看,设定基本养老金增长率要逐步健全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待遇自动调整机制,形成养老金增长参数调整与养老金制度内外因素联动的综合的正常调整机制。同时,设定基本养老金增长率要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对增长率设定的时间周期、调整依据、触发条件、实现方式(完善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实现条件(资金来源)、决策机制等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调整收益指数研究”(项目批准号:71974219)的阶段性成果】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0月上旬刊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