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石头问道》: 认知生命的本来状态

[综合] 时间:2024-04-28 13:57: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97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石头问道》: 认知生命的海南本来状态

《石头问道》 作者:刘希彦 版本:岳麓书社 时间:2021年2月

文\彭忠富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周刊状态经学家看到了易,石头生命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问道革命家看到了排满……”二十多年来,认知一直将《红楼梦》作为枕边书的海南文化名家刘希彦认为,《红楼梦》有着极丰富的周刊状态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描写,它教会你悲悯和欣赏生活中的石头生命美,尤其是问道教会你理解一个孩子,因为《红楼梦》里写得最多的认知是孩子。《红楼梦》的海南主体回目里面,这群少男少女大抵在十二三岁之间。周刊状态

刘希彦指出,石头生命曹雪芹是问道在讲如何认知一个生命本来的状态。《道德经》里说“复归于婴儿”;《圣经》里说:“你们若不回转,认知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这其实是个很大的命题。在最新出版的《石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中,收录了《闲言碎语亦是载道的》《众菩萨才是最大的情种》等十九篇文章,作者对红楼中人物的解读、主题的探讨,都是立足文本,结合自己的思考,从具体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性格及命运、揭示主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本书全方位的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来解读《红楼梦》,旨在借解读《红楼梦》来通讲国学的方方面面,可谓亲临第一现场,见古人之真面目真功夫。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当下,重新解读这部伟大的作品尤其具有意义。本书形散而神不散,这种似断而连的多层解读模式,恰恰展示了全书结构的多样而统一,形成了由相对独立篇章解读红楼与整体探讨红楼艺术魅力浑然相成的鲜活解读体征,从宏观到微观,从故事脉络到人物特征,无不探赜索隐,发人深省。

譬如在《众菩萨才是最大的情种》中,作者谈到曹雪芹仅凭做风筝即可养家糊口,可是他为什么宁愿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也要完成《红楼梦》这部皇皇巨著呢?刘希彦认为,一是隐喻家史,借回忆江南的温山软水,揭示钟鸣鼎食之家的兴衰规律;二是证道之心,道就是真相,《红楼梦》是用“满纸荒唐言”讲真相。通过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之口,《红楼梦》道出了人间的真相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刘希彦认为,“魔”首先是心魔。别人不是魔,你才是魔,这一辈子谁对你要求最多,是你自己,给你造成最大痛苦困扰的也是你自己。心魔一直存在,可以吞噬人,也可以历练人。常说的“战胜自己”,其实都是指心魔。贾宝玉的心魔是希望“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哪怕“好事多魔”也在所不惜。

此外,刘希彦认为《红楼梦》这本小说“大旨谈情”,是曹雪芹最了不起的地方,他事实上是要以情证道。这是大胸怀高见地,世间万般无非一个“情”字,不以情证道,又以何物能证呢?周汝昌认为贾宝玉最后出家的时候带走了一个“情榜”,上面记录着他一生中经历的所有女子。世间一切皆可放下,唯有情放不下,这才是个情种。刘希彦认为,这种解读修佛修道的看着可能不太习惯,殊不知,要说情种,贾宝玉不算最大的情种,佛学里菩萨二字的含义是“觉有情”,意思是让一切有情众生觉悟的人,可见众菩萨才是最大的情种。因为众生,他们一个都放不下。(彭忠富)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