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凤凰涅槃”——云南陆军讲武堂与二野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之沿革

[休闲] 时间:2024-04-29 15:20: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14次

1951年1月30日,凤凰涅槃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云南分校高级研究班毕业纪念合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校部驻地原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1951年1月,云南云南沿革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云南分校体育运动大会团体操表演

1951年,陆军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颁发给到校学习的讲武讲武军政原起义部队军官的毕业证书
    □ 尹仑  任传振

  2020年新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有光荣的堂的堂野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大学第分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凤凰涅槃牢记使命’教育的云南云南沿革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陆军陆军干部不断检视初心、讲武讲武军政滋养初心,堂的堂野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大学第分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的凤凰涅槃重要指示,为研究、云南云南沿革传承和弘扬云南红色历史与革命文化指明了方向,陆军陆军我们要不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百年军校的红色历史

  创办于1909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所“百年军校”,闻名海内外。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这里创办军事学校的历史却很少为人所知。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校旧址,位于昆明市中心承华圃,东邻翠湖,西接钱局街、北邻仓园巷、南与云南省科技馆毗邻。此处自古便是练兵习武之地,明朝时期镇守云南的“黔宁王”沐英在此建“沐王府”,效仿汉代名将周亚夫“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做法,遍植柳树,厉兵秣马。清末时期进行军事改革,又在此选址创建新式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才。这里曾经培养了朱德、叶剑英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著名军事家。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也是今天云南一个重要的近代历史与文化遗址。但是,目前对这一军事学校的宣传,多集中在清末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以及民国时期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而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讲武堂旧址开办军事学校的历史,缺乏应有的关注、整理、研究和宣传。

  八年办校,五次更名

  1950年至1958年的8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开办军事学校,直至1958年迁出,期间军校不断发展变化,曾5次更名,依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军区初级步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这些名称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部队院校学习和借鉴苏联军事教育先进经验向正规化发展建设的历程,见证了从办校之初单一的步兵向各兵种指挥学科完善健全发展的过程,反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8年办学历史,使得讲武堂旧址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的解放与边疆建设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也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增添了浓厚的红色历史和革命文化内涵。

  二野军政大学第四分校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进驻云南陆军讲武堂,使这所百年军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凤凰涅槃,焕发崭新生机。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开办军校的起点。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清末时期,发展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从办学角度讲,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至新中国四个办学时段。由于办学正规、学科全面、教学严谨,在清末时期,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天津北洋讲武堂(1906年开办)、奉天东北讲武堂(1907年办)并称为“清末三大讲武堂”。民国时期,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又与广州黄埔军校、保定军官学校和东北讲武学校并称为“民国四大军校”。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举办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建校于江西南昌,办校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第三分校(建校于浙江金华,办校于四川)、第五分校(建校于江西上饶,办校于贵州)一起,并称“二野军政大学三大分校”。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第四分校,在革命圣地江西南昌莲塘伍农岗乡村师范学校建校,二野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兼任校长、政委。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组建时,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办校方针,明确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风,以“培养人民解放军现代国防军军事政治干部”为培训目标,1949年6月开始招生。在学校开学典礼上,陈赓勉励学员继承和发扬“抗大”好传统、好作风,使自己成为一个忠诚的、勇敢的、守纪律的革命军人。陈赓还为首期学员书写了“努力学习革命知识,锻炼自己,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的解放而奋斗”的题词。因为当时部队处于向西南进军的征战途中,学校没有固定的教室,在向大西南进军中沿途招生、办校、教学。

  1950年3月20日,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跟随南下部队,经过5000多里行军,进驻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办校(校本部及部分分队在讲武堂)。5月20日,二野军政大学四分校在讲武堂大操场隆重举行首期学员毕业典礼,校长陈赓从前线回到学校参加典礼,在讲话中要求毕业学员继续到工作中去学习锻炼,要牢记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务必艰苦奋斗。

  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

  1950年3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从南京迁抵重庆,4月奉命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5月下旬,二野所辖第四兵团在昆明开办的二野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也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隶属云南军区。

  云南军区初级步兵学校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为适应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正规化军事院校建设。

  1951年2月,西南军区军政大学云南分校奉命改编为云南军区初级步兵学校,校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和干部管理处,部(处)下设20余个科(系)。

  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

  1951年4月,云南军区初级步兵学校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根据总参谋长聂荣臻指示,学校增设了一个练习连,下辖重机枪、迫击炮和坦克3个排,后又扩编为练习营。

  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

  1952年,为适应现代化战争及军队整编后干部的需要,西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发布经毛泽东主席签发的《关于调整全国军事院校的命令》,把全国现有5所高级步兵学校、24所初级步兵校,整编为2所高级步兵学校、9所初级步兵学校,这些院校实行统一调整,统一学校的管理,统一干部培养计划,统一教育方针与内容,重在提高教学质量。

  1952年7月,西南军区召开学校整编工作会议,决定按全军步兵学校新的编制序列,调整所辖步校,明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学校(校本部驻贵州省修文县)为基础,合并第七步兵学校之大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该校9月开学上课,并在校部驻地(云南陆军讲武堂)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

  1955年4月,西南军区撤销,云南军区奉命改称“昆明军区兼云南省军区”,解放军第三步兵学校行政管理和部分干部任免权划归昆明军区。这一时期,中央军委对全军院校实行军委与战区统管与分管相结方式。1955年6月,昆明军区奉国防部5月30日电示,第三步兵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步兵学校”,沿用原学校教学编制体制,直至1958年迁出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1950年至1958年,人民解放军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办校期间,累计培养学员14650名(含改造起义官兵7237人)。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在此办学,继承延续了这所军校办学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军、政人才,在接管政权、清除匪患、改造起义部队和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支援地方建设等一系列斗争中,这些学员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置生死于度外,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解放大西南、建设新中国等各项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云南陆军讲武堂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革命熔炉,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人民军队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对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今天,当云南陆军讲武堂已经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时,有必要深入挖掘这一百年军校的红色历史与革命文化,使其具有历史的延续性。通过深入学习党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不断深化研究和整理云南革命故事,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和传承云南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为谱写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奋勇前进。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