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在乎一团和气了 有些国家要懂站队

[休闲] 时间:2024-04-29 09:31: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58次
习总不在乎一团和气了 有些国家要懂得站队了

  中国也要加紧整合中东

  中东乱局,中国其实是不乎美国衰退的信号,美国对于中东控制力的团和减弱,俄罗斯和欧盟赶紧整合中东和伊斯兰,懂站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中东很乱,到处打仗。不乎俄罗斯、团和欧盟、懂站队美国互相捣乱在所难免,中国但大家现在都在拼速度。不乎咱们中国也要加紧,团和不能落后。懂站队

 中东难民

  不但在中东,中国中国也要加紧在半岛整合。不乎南海、团和东海、朝鲜和韩国,这是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

  韩国政治投靠中国

  韩国以往只是在经济上和中国打的火热,但朴槿惠出席了抗战阅兵让我们看到韩国在政治上向中国靠拢!

  朴槿惠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

  顶住美日的压力,不顾美国的阻挠,说明朴槿惠不想再搞美日韩同盟,被美日当枪使,还得受朝鲜的威胁。相反中国在渤海的演习大秀肌肉,让韩国看到了崛起中国的力量,韩国决定政治上投靠一下中国,不再和美日一样联合围堵中国。

  现实的逼迫和血的历史记忆让韩国开始与中国政热了,美日只好无奈放手一下韩国了。

  欧洲没来让世界火药味变浓

  从利益角度看,中国和美欧的贸易往来如此频繁,为了美欧的利益,美欧也会高规格参加阅兵式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了。

  这对比中俄之间的亲密关系,一下就看出了东西方的分裂。大肆报道后,给其他国家也营造了这个印象——我们要和美国打对台戏。

 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参加阅兵

  中国扛起了对抗美国的旗帜

  不满美国的小国家,以前中美合伙坑人,担心中国军力不够对抗美日,现在放心了。

中俄联合对美国霸权发起挑战

  对欧洲来说,他们已经被美国绑架了,想和中国走近,以摆脱经济危机怕是难了,中国没有让利没有委屈求全让美欧元首来,整个世界的格局不再是一团和气了,通过阅兵,大家的队伍已经站好了,下面就是中国和西方争夺队友的时刻了。

  之前我们的主旋律是和平,现在的主旋律是在斗争中前进,不是单纯的发展经济,而是想美国的霸权发起挑战,两手抓,两手硬!

  中国这个队伍的旗帜已经插上了,下面就看谁将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中美如果真的开战 世界其他国家将如何站队

  中美一旦开战,各国会如何站队?

  十多年前,提起战争,我们总会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可以对华开展的只有美国,开战地区也会局限在台湾、朝鲜、南海三大热点地区。然而多年过去了,这种情况现已起了变化。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维护本身权益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网上近几年疯传的各种对华开战10国的文章也是满天飞,不过在笔者看来,往往这10国都是美帝的附庸国.

  可以说,只有在美国默许、或者跟随美国脚步,这些国家才可能对华宣战。美国对华开战后各国的反应如何呢?

  印度:或协助美国火中取栗

  印度地缘确实好,就是摊上一堆阿三。。。

  印度军队

  南亚地区的唯一大国印度,一直以来在藏南问题上与中国有着天然冲突,加上北方宿敌巴基斯坦受到中国支援,所以一直以来也是将中国视为宿敌。不过印度真的会死心塌地跟随美国对华开战?

  印度新“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

  印度除巴基斯坦稍有牵制外,几乎是南亚地区强权,自然对美国这一全球霸权虎视眈眈。

  首先美印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虽然都会将中国视作威胁,但是印度更注重印度洋霸权利益,美国在亚洲战略更偏向于遏制中国.

  美国想要渗透南亚和印度洋一再受到印度抵制,美国在印度洋的基地也不过只是一块英属小岛礁上的机场,也足以见得印度对美警惕程度丝毫不比对华警惕程度要低。

  印度新“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可谓印度左右逢源的典型案例:各种万国造技术的堆积。

  再者说来,印度优秀的地缘位置: 唯一强大邻国中国相隔喜马拉雅山,周边没有足够与他匹敌的国家,又身处印度洋战略要道,可谓从冷战以来一直是美苏争取的国家,长期处在左右逢源的地位。

  

  中美开战,印度很可能将视程度决定是否参战。中美试探性的区域冲突印度自然不会参与。 全面战争(虽然概率微乎其微)印度势必权衡利弊投向美国。

  但是如果说会跟随美国对华宣战,那么试想,有谁认为美国会为中日钓鱼岛问题对华宣战?或者即使美国宣战,印度会跟着下水?印度可能只会在一种情况下跟随美国对华宣战:

  那就是美国霸权确实会因为一战成败而决战时刻--如果中国一旦在决战中战胜美国,并撷取霸权地位,哪怕是东亚、太平洋霸权地位,那么下一个目标肯定会是西面的印度洋,印度现有的战略压力将会大大增加。

  澳大利亚:除随美参战外别无选择

  澳大利亚军队,妥妥的和加拿大一级别的美帝附庸军。

  中国海军

  澳大利亚,一个远在南半球的“西方国家”、英联邦国家、昔日英国犯人流放地,在今日来看仍然没有多少存在感。处于中美夹缝中的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扮演平衡性中等强国的战略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

  从长远来看,中澳之间地缘政治和经济矛盾的此消彼长(换句话说是即在安全危机上担心中国崛起,但是又在经济上想获取利益)仍将左右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方向,自从2011年以来,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将澳大利亚带上战车。

  澳大利亚

  已经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立起海外基地,虽然处在开始阶段,但是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俨然已经成为美国的跟班。

  虽然在美澳军事同盟框架下,美国如果对华宣战,澳大林亚势必会加入战局,但是一来澳大利亚军事实力并不强大,顶多算是像伊拉克战争那样做个小跟班,二来由于地理上远离中国,并且地理位置并不重要,不会对战争产生太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且中国要依赖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贸易,中国对澳大利亚突袭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俄罗斯:或在必要时刻伸出援手

  中俄美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传统小说《三国》的关系,美国太强大,剩下两家只能暂时抛除各自的恩怨,来合纵对抗美国。随着中俄关系的日益密切,特别是国际形势的复杂化使两国的安全挑战增多,开始有一些人呼吁两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

  现在看来,中俄之间不需要结盟,因为非同盟状态下的战略协作关系更有利于双方的利益。中俄两国都不需要结成军事同盟来保证国门安全,而两国所面临的多重安全威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或不适宜通过大规模使用武力来解决,这也使得结成军事同盟变得没有必要。

  不结盟有利于中俄双方保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无论是冷战年代的还是目前仍然存在的军事同盟,无论是多边的还是双边的军事同盟,都有一个事实上的领袖国。这不仅是由于弱国需要依附强国才产生了联盟,而且某种常设联合军事指挥机构必然形成的上下级关系都会造成国家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苏军事联盟是如此,今天的北约也是如此。

  日本:期待开战后渔翁得利

  不同于印美之间的关系,日美关系更像是大哥与不听话的跟班。

  众所周知的,二战后的日本在政治上遭到美国的“阉割”,虽然冷战时期在美国扶持下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却仍然贼心不死,怀念着昔日的辉煌,一心想要摆脱美国控制,近几年来一再在钓鱼岛问题上触碰中国神经,中日会在钓鱼岛“擦枪走火”,并进而爆发一场局部战争吗?这可能是几年来我们一直关心的话题。但是我们普遍的认知却是日本不敢打,中国不想打。

  钓鱼岛是中国给日本挑衅以教训的地方,我们开创了维护该岛主权的新空间。但我们也需清楚,钓鱼岛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中日即使围绕钓鱼岛开战,它也一定是没有胜负的战争,而是中日各自表达不放弃该岛意志、摸索下一步和平解决的一个昂贵环节。

  中国这些年军费持续增长,海军力量通过宫古海峡走向太平洋,这会让日本方面感到不小压力。日本不得不接受逐渐适应中国海军力量崛起这一虽不舒服、但却是唯一的选择。不同于之前,日本现在受到美国制约太大,想要主动对华开战难上加难,而中美开战恰恰是日本最希望看到的情况。

7组数字对比中美空军 解放军逐步反超美军

  美国空军官方杂志《Air Force》2015年5月号刊发了年度特刊——《美国空军2014年年鉴》,总结了一份美国空军最新的实力统计表(截止2014年9月30日)。有媒体选择其中的7组关键数字,进行深入解读,直观体现这支拥有着5433架各型战机的世界最强空中力量的真实实力、成长中的解放军空军和这个强大对手相比还有多大的差距。

  1962架

  由于受到冷战后防卫要求削减的影响,曾经计划生产700多架的F-22第四代战机最终只生产了180多架就停产,而作为替代现役第三代战斗机主力而研制的F-35A的装备进度也有拖延,这导致美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的换装速度明显落后于第三代战斗机的退役速度。

  这也使得美军战术战斗机的数量长期萎缩(2012年总数为2026架),而且由于生产较早、使用频繁等原因还存在一定老化问题(F-16C/D机队平均机龄22年,F-15C/D机队平均机龄29年,A-10C机队机龄更是在30年以上)。

  即使如此,“萎缩”中的美国空军仍然拥有1962架战术战斗机,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除了297架A-10C“雷电”为对地攻击机之外,其余均为性能先进的第三代或第四代战斗机,其中四代机数量已经突破200架大关,包括38架F-35A。

  根据《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至2015年年初,解放军空军已经装备600架左右的歼-10、歼-11等性能较为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虽然这一规模可观、机龄很新(歼-10部队平均机龄远不满10年)的三代机机队在亚洲堪称首屈一指,但面对美国空军这只“还没瘦死的骆驼”时仍然相形见绌。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F-35A的快速生产即将步入正轨,仍然保有近1000架第二代战斗机的解放军空军在装备数量和质量上追赶的道路还很漫长。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