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隽永千年战国策——谋臣策士游说辩论的文献辑录

[探索] 时间:2023-12-29 22:34: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3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丨隽永千年战国策——谋臣策士游说辩论的海南文献辑录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 /p>

关于先秦历史的典籍中,《战国策》是周刊比较特殊的一部。之所以如此,丨隽国策主要因为它的永千游说史实记载未必十分可靠,但因为文笔生动而流传于世,年战为后人所喜闻乐见。谋臣在一定程度上,策士《战国策》的辩论写作风格甚至影响到了司马迁《史记》的写作。

版本历经千年

总的献辑来说,《战国策》是海南一部说辞的合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士对各国形势的周刊分析和相应的策略主张。从体例上看,丨隽国策这本书更像是永千游说一部汇编集而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据推测,年战书在形成之初就有多个不同版本,谋臣而且原本在汉朝前就大多散失或亡佚了。

《战国策》的书名,来自于西汉的宗室大臣、文学家刘向。后者在校理皇家书库时,发现六种记载战国纵横家说辞的作品,这就是后来所谓的“中书六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语》《修书》)。在此基础上,刘向又加上“国别者八篇”等材料进行了编撰并汇编为《战国策》,全书分三十三卷,约十五万字。

西汉文学家刘向。(资料图)

之所以定名《战国策》,刘向在《书录》中作如下解释:这本书是“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立策谋”之作,书名之“策”即“策谋”之意。当然,后世学者也有认为“策”是“简策”的意思,如近代叶德辉、王国维等即持此见,不过认同者不多。

《战国策》成书后,东汉时期的高诱曾为之作注并增订了十篇左右。但在之后数百年中,这本书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北宋时,由于版本再度散佚,时任校书官的曾巩奉旨“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之后,曾巩“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由此,曾巩的这一校本成为后世的共同祖本。

曾巩之后,孙朴、姚宏、鲍彪、吴师道等学者继续对《战国策》进行注释补正工作。其中,鲍彪将原书按国别分为十卷,即西周策卷、东周策卷、秦策卷、齐策卷、楚策卷、赵策卷、魏策卷、韩策卷、燕策卷和宋卫中山策卷,《战国策》由此成为一部完整的战国时期国别史。不过,鲍彪本在调整策文次序时增删改动颇多,这也是为人所诟病之处。至于姚宏本,在校注时大体保留了原貌,而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明清时期,也有不少学者对之前版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不同程度的修订。但总体而言,《战国策》的最初版本已无法考证,最早的编者也可能是基于当时的一些重要史实和游说谈资为基础,由此夹杂了很多文学性描写。在经过宋、元、明多个朝代的各种校正修补后,这与最初版本相去甚远,其中的真伪错讹也已难以定论。

《战国策》。(资料图)

连横还是合纵

从时间范围上说,《战国策》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始皇统一。纵览全书,主要记载了策士们对各国君主的游说活动和各种权谋智变的斗争故事,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及外交等方面的基本面貌。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国分晋”。以此为分界线,东周也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在春秋时期,周王朝虽然式微,但各诸侯国尚且讲求礼义,即便是霸主,也主要通过盟会来协调各国关系。因此,春秋时各国虽有大大小小的战争,但还没有大规模的兼并活动。

等到战国时期,周王朝已是可有可无,各诸侯国也缺乏具有压倒性力量的霸主。在此群雄割据的局面下,诸侯之间不再崇尚礼义而是以势相争、以谋相夺。为了扩大自己势力,各国间不断发生冲突,战争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就像顾炎武所评价的:“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在此历史背景下,讲求道法、仁义、非攻之类的道家、儒家、墨家学派纷纷被边缘化,而侧重严刑峻法或军事、外交的法家、兵家、纵横家学派应运而生。在《战国策》中,就主要记录了那些策士们连横合纵的活动和谋略。

司马迁曾说,战国时期各国“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横长短之说起,矫称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在这里,司马迁把各国不信失约的原因归结于纵横家,这一说法虽然未必全是事实,但也确实说明了那些策士们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当然,所谓“游说”也不是简单的耍嘴皮子。策士们想要打动各国君主,就必须对所在国和敌国的情况有相当透彻的了解,这没有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是很难办到的。此外,策士们还必须具备高超的游说技巧和论辩谋略,这方面的训练同样必不可少。正因为如此,也有人认为,《战国策》的原稿很可能是那些策士们用来练习的讲稿,几经打磨后才得以流传后世。

秦陵一号铜马车。(资料图)

文学压倒史学

就作品属性而言,《战国策》无疑是历史类古籍。对于该书的真实性,后世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中,一部分篇章缺乏历史依据甚至让人觉得荒诞不经,显然是时人或后人的模拟之作;而另一部分作品虽然文采稍逊,但史实上相当可靠,对了解当时的历史有着较大的史料价值。

有趣的是,那些更像是文学作品的篇章,如《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反而流传更广,为后人所熟知。在行文上,《战国策》一反之前典籍严肃典雅的特点,其中的故事讲述技巧十分高超。如《冯谖客孟尝君》一章就采用了“三叠式”的结构手法,将冯谖寄身孟尝君门下后三次提高要求的情节,用以衬托孟尝君的宽容大度;再如《苏秦以连横说秦》一章,苏秦在穷困潦倒时,至亲都不和他说话;而他衣锦还乡时,家人郊迎三十里,嫂子更是“蛇形匍匐”,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这些都是脍炙人口、令人过目难忘的精彩篇章。

据统计,《战国策》中提到了610个历史人物,类似上文的精彩刻画可谓比比皆是。此外,书中还留下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或寓言故事(多达204个),比如鹬蚌相争、狐假虎威、惊弓之鸟,还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这些成语,有些是直接引用,有些则是从句子中提取出来的,如《冯谖客孟尝君》中说的“狡兔有三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这里就有两个成语。

《战国策》中记述了策士们在游说中采用的各种华丽语句,这种骈词俪句的语言手法对汉赋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后来的《两都赋》《二京赋》等,都采用了类似的铺陈绚丽手法,借以描写京都的富庶之态。当然,过多的采用文学手法也有损于史学的客观性,但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那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雏形首先出现在《战国策》,无论是司马迁写《史记》还是后世编撰各朝正史,都从中受益匪浅。(金满楼)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