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访华交锋五大议题,中方需未雨绸缪

[时尚] 时间:2024-04-28 14:49: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72次

    

作者:王鹏(Wang Peng)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在不断加剧的访华方需对抗中,中美关系仍保持对话与沟通。交锋继布林肯和耶伦相继访华之后,大议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亦将于7月16至19日访华,题中“与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和其他‘最高级别’官员会面”,未雨以“重启世界上两个最大污染国之间的绸缪全球变暖谈判。”克里此行既可以为持续紧张的克里中美关系带来新的转机,但也将在甲烷排放、访华方需气候标准等议题上与中方产生激烈交锋。交锋在综合各方最新开源信息的大议基础上,本文对克里访华的题中主要利益诉求、议题设置进行初步研判,未雨认为中美双方可能在如下五大议题产生交锋。绸缪

敦促中国落实2030减排承诺

克里此行,克里首要重点大概率是敦促中国落实2030减排承诺,并很有可能要求中方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如果能够达成),一是明确给出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每年排出的额度,二是明确每年关停、转产的煤电厂数量和产能。

美方认为,中方此前已经明确给出“3060”承诺,即中国的碳污染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然后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据美国单方面统计,“中国燃烧的煤炭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美方统计,在2021年度,占全球煤炭消费量一半多一点的中国加大了对煤炭的投入,在2021年新增煤电装机容量为3300万千瓦,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三倍,其煤炭排放量显著上升。美方此前公开宣称,中国政府在2022年批准的新建燃煤电厂数量超过了过去七年的任何时候,这导致中国的排放量持续增长,未能实现其国际承诺。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

▲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

因此,克里访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中方明确给出每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此外,美方还将进一步敦促中国加快淘汰煤炭,并打击森林砍伐。

要求中国建立

违规碳排放国际补偿机制

克里此行还有较大可能,以完善全球碳补偿市场、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太平洋岛国)生存诉求为理由,强力要求中国就未能达标的情况设立国际基金,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内,布林肯等美方要员多次出访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等南太平洋岛国。美方多次宣称,将加强与南太岛国的气候合作和基建合作。针对岛国对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担忧,美方承诺将推动国际社会,尤其是主要的碳排放国(显然包括中国)建立相关救助和补偿基金,对遭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南太)国家提供资金补偿。

此前,在中美签署2021年《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时,就有美国政客和环保人士批评称,文件的其余部分在一些关键细节上仍然过于模糊,比如包括中国在内的“发达/富裕国家”应该向那些在气候灾害和适应成本方面苦苦挣扎的贫穷国家提供何种财政援助,这些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国际社会也存在一定的批评声音。譬如,由受气候变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所组成的小岛屿国家联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其主席奥布里·韦布森(Aubrey Webson)也公开表示,这份草案“不是当下需要的决定性措辞”。

在是否以及如何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岛国提供补偿的问题上,国际社会存在深刻矛盾和重大争议。而美国有较大可能利用这一矛盾变相对华施压。

发展中国家呼吁从所有碳信用交易中拨出一定比例的收益作为适应基金。但欧盟批评了这一想法,称其为“强制性国际税”。对此,美欧领导人坚持认为,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等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从燃煤发电和其他化石燃料的转型。但这些国家则反驳说,它们缺乏这样做的财政资源,而富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却不愿提供援助。工业国家历来抵制为损失和损害建立特定融资机制的呼吁,因为他们担心这可能为大量责任索赔打开大门。目前,发达国家中只有苏格兰(地方)政府公开承诺,可以为气候灾害的受害者提供140万美元的补偿金。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受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的岛国而言,这笔资金无疑杯水车薪。

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制度性问题是如何监管快速增长的全球碳补偿市场(global market for carbon offsets)。早在2015年,《巴黎协定》就敦促就这一主题制定更加明确的规则,但各国谈判代表未能就这一极其密集和技术性的主题达成一致。碳补偿机制允许国家或企业通过支付其他地方的减排费用来补偿自己的排放,但它不仅没有在会计、透明度、核查等具体技术层面取得国际共识,而且为大国以减排为口实、以规则为手段在气变、环保领域展开“战略竞争”预留了操作空间。对此,中方需未雨绸缪,提前准备。

敦促中国履行

其有关减少甲烷排放的国际承诺

甲烷排放问题是近年来美国在对华气候政策中日益重视的新议题,也是对华施压的新抓手。因此,克里此行有极大概率将强力敦促中国履行其有关减少甲烷排放的国际承诺。

中国虽未正式签署《全球甲烷承诺》,但已于2021年与美国签署了《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其中专门提出加强甲烷减排行动。美国单方面认为该联合协议缺乏具体细节,使美国既未能从中国那里得到一份精确的减排时间表,也没有为中国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设定年度上限。美方认为,中国同意从2026年开始“逐步减少”污染最严重的化石燃料——煤炭,但没有具体说明减少多少,也没有具体说明减少多长时间。因此美方得出结论,中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兑现其在《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有关解决甲烷排放问题的承诺。

拜登政府现在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因此此次克里之行,有较大可能单列甲烷议题,敦促中国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和每年对应的排放额度,以使美国及国际社会能够更加透明地观察、督促中国实现其国际承诺。

甲烷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贡献率高达25%,仅次于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比,虽然甲烷寿命更短,在大气中的存在年限仅为10年左右,但其吸附热量能力更强,还会抑制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系统,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化石能源产生的甲烷排放占全球总量的1/3,在全球2050碳中和的假设下,2020-2030年化石能源甲烷排放需下降75%,其中1/3源自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减少(集中在煤炭),剩余2/3来自生产技术的改进。目前,美国甲烷排放主要来源于石油、天然气、畜牧养殖;而中国甲烷排放则主要来自煤炭开采和畜牧养殖。

美方之所以高度重视甲烷排放议题和“全球甲烷承诺”,主要原因、动机有三:

第一,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后,急需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重新找回主导权和话语权。而“全球甲烷承诺”则被美国总统拜登选择为“改变游戏的承诺”,成为美国重新掌握全球气变议题话语权的新抓手。

二是欧盟2020年10月发布“甲烷减排战略”矛头直指进口天然气,美国急需稳固和扩大其作为欧盟液化天然气(LNG)最大“供货商”的地位。这一经济诉求在2022年俄乌危机爆发后被进一步加强。如何在甲烷减排议题与全球天然气市场两者之间同时实现“抢占道德制高点”与“市场份额”的双重目标,是拜登政府全球气变战略与对华气候政策的重大议题。

三是美欧急需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强化对发展中国家施压,并转嫁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美国虽已重返《巴黎协定》,但其国内甲烷减排成效至今仍乏善可陈。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甲烷承诺”的“甩锅”价值得以凸显,即它虽然不能成为有效激励、推动美国通过国内技术革新和制度改革真正落实减排承诺的催化剂,但它可以成为转嫁减排责任和施压发展中国家的平台、工具。尤其是在对华施压的外交操作中,“全球甲烷承诺”正成为一张新的好牌。

重建中美“例行气候讨论”机制

克里此行还有可能谋求在中美之间重新建立例行的气候讨论机制(routine climate discussions),并且使之在未来免受中美在其他领域的矛盾、冲突的干扰,譬如佩洛西窜访台湾等恶性事件。

从更广义的意义来讲,此举的实质乃是在气变领域为美中“战略竞争/竞合”设置单向“护栏”(guardrails),即单方面地防止中国因为美高官窜访台湾、美悍然对台军售等踩踏中方底线的行为而中断中美气候对话。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单向护栏”并不对美国的上述严重侵犯中国国家主权的行为构成有效制约,因此是一种片面的常态化机制,而且其中还暗含了将“中断中美气候对话”的责任强行甩锅中国的企图。

2022年8月,美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悍然访台,迫使中方中断中美气候对话。当时,美国务卿布林肯、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分别表示,“中方决定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不是在惩罚美国,而是在惩罚全世界”。此论与在中美“战略竞争”中设置“护栏”,以及在不考虑中方主权底线的基础上单方面重建中美“例行气候讨论”机制,其共享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逻辑内核是一致的。

绑定俄乌危机与气变议题,

以气候借口胁迫中国对俄施压

克里此行还有一定可能,将中国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购买、使用与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中国的国际减排承诺相挂钩,然后指责中国购买、使用俄罗斯石油不仅破坏了全球气变合作,而且也通过给普京“输血”来加剧乌克兰正在遭受的军事入侵与人道主义危机。

美国朝野的主流观点认为,普京长期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作为在国内外行使权力的工具。美媒还认为,尤其是在普京“入侵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中,俄罗斯能源被进一步“武器化”(weaponization)。

在上述基本认知的基础上,美方注意到,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印两国加快了低价大量购买俄罗斯煤炭和石油的速度,使两国经济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冲击的时候得到缓冲,同时让普京继续从能源出口中获利,尽管他已受到西方制裁。类似地,美国也对时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从俄罗斯进口大批巴西急需的化肥和柴油深表不满。美国指责中印两国,虽然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但他们与俄罗斯普京政府的合作,加上以能源安全的名义扩大煤炭使用的做法,最终使中印两国的碳排放量继续增长。因此,中俄能源合作议题也有较大概率成为克里对华谈判桌上的筹码,用来“一箭双雕”,即一手要求中国承担更大减排压力,一手又借减排议题对中俄关系施压。

小结

上文已经在综合各方最新开源信息的基础上,对克里访华的主要利益诉求、议题设置进行初步研判,并明确指出中美双方谈判团队很有可能将在“2030减排承诺”、“碳排放补偿机制”、“全球甲烷承诺”、“例行气候讨论”、“俄乌危机与中俄能源合作”等议题上展开交锋。

交锋并不可怕。对大国而言,有章法、有节制、各有所得且相互尊重对方底线的交锋,往往是最终外交转圜,实现双边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中美都是大国,大国的交锋,打的更多的是“明牌”、“阳谋”。中国人不搞事,也不怕事,更不畏惧“从实力地位出发”谈事情。

我们真诚地欢迎克里特使的来访,更期待两个负责任大国能够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本原则和礼貌,开诚布公地对涉及两国切身利益和人类福祉的重大议题进行深入交谈,然后取得共识、化作行动,共同造福这个充斥着太多不确定性的世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