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被捕:被制造的“大凉山网红”

[探索] 时间:2024-05-03 20:31: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21次
虚构贫困博取同情

搞伪慈善吸引流量 直播卖货收割粉丝

故事是多名大凉假 助农是假 欺骗消费者赚取非法利润是真

像打击电信诈骗一样打击网红行骗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百万被捕被制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粉丝

世界上本没有大凉山“剧本网红”产业链,网红尝到甜头的山网人多了,也便就有了。多名大凉

情节是百万被捕被制之前精心策划好的,人设是粉丝刻意做出来的,生活贫困不过是网红他们骗取大众同情的一个幌子。你以为他们饭都吃不饱,山网但实际上,多名大凉他们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百万被捕被制过得潇洒滋润。粉丝

大凉山不出产人参,网红不出产黑枸杞,山网也不出产雪燕,但是在大凉山网红的直播间里却啥都有;网红主播明明说刚刚收了十几斤的核桃,却在直播里能卖成百上千单的货;网友从大凉山网红直播间下单的土特产,其发货地址显示的却是其他省市……

他们肆无忌惮地践踏大众的良知,不断地试探我们对弱者的同情,当你真正对他们动了恻隐之心时,你就成了他们收割的韭菜。

打着助农旗号售假冒农产品赚得盆满钵满的大凉山网红们,不仅损害了凉山当地村民的形象,更抹黑了慈善,欺骗了消费者,让人从头到脚透心凉。

网红——彻底凉凉

虚假助农、售卖假货牟取暴利

凉山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被捕

9月20日,四川省凉山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为主要代表团队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案”。这些“网红”在MCN机构的孵化下,打着助农旗号,通过摆拍虚假视频,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牟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据介绍,今年5月,凉山公安机关接凉山州市场监管局通报,发现网红“凉山曲布”“赵灵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经昭觉县公安局立案查明,2022年7月,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负责人张某来到凉山,物色到个体工商户赵某(女,汉族,27岁)、阿日某某(男,彝族,23岁)等“网红苗子”,开始精心孵化。

该公司通过设计剧本、话术,专门挑选当地无人居住的生产用房、破壁残垣作为直播背景,为二人编造了淳朴的男主角形象和纯真善良的女主角形象,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偶遇”“蹭饭”“助农”等情节的视频,博取眼球、收割流量。

最终孵化出的“凉山曲布”“赵灵儿”两个网红账号,粉丝量均超过200万。赚取流量后,该公司顺势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假冒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超千万元。据介绍,赵某、阿日某某在7个月内,收入就超过70万元。

今年7月,昭觉县人民检察院对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虚假广告罪的赵某、阿日某某,以及MCN公司负责人、假冒产品供应商等批准逮捕。

另外,今年6月,凉山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当地网红“凉山孟阳”“凉山阿泽”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涉嫌犯罪。

经立案查明,2020年以来,成都澳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负责人唐某以剧本、摆拍等方式,在短视频平台孵化了有着300多万粉丝的“凉山孟阳”(阿西某某,女,彝族,21岁),以及“凉山阿泽”(阿的某某,男,彝族,21岁)。2021年3月以来,该团伙从成都、昆明等地低价购入雪燕、红花、贝母、羊肚菌等农产品,打着“凉山土特产”“助农”“原生态”等旗号,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销售。其间,唐某还伙同李某、郭某等人,雇佣网络水军,在直播间制造爆款、抢单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据了解,“凉山孟阳”是凉山较为知名的“网红”,走红初期曾靠“卖惨”打造悲情人设,博取网友同情。2022年以来,她被曝出视频摆拍,以及出入高档场所、穿名贵衣服等,网友开始对其产生质疑。

目前,该系列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捣毁MCN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查扣涉案蜂蜜原材料20余吨,假冒“大凉山土蜂蜜”成品4700余瓶,商品外包装5万余件,生产设备3套;冻结涉案资金500余万元。

通过侦办此案,警方还厘清了网红团队“吸粉—引流—带货—变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以及“上游供货商家—包装引流团队—虚假助农主播”的吸粉带货利益链条。目前,已永久关闭“云南波波”“山村老人”“乐行四海”“火不了”“善行者(正能量)”“小明(传递正能量)”等账号82个,采取禁言、清理粉丝、暂停或取消营利权限等手段处置“秦少与秦机”“爱心小双”“小梁哥”等账号106个,清理违规信息13869条。

同时,严厉打击MCN机构或个人打造“励志网红”等虚假人设,以“大凉山”“助农”为名通过“套路带货”“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虚假营销、非法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对60个违规账号关闭“商品分享”(橱窗)功能,永久关闭“小虞”“赵灵儿”“曲布”等粉丝量两百万以上账号5个。

粉丝——你总是心太软

善良很宝贵 别给不值得的人

“几毛钱一斤都没人要!救救我们吧,真的要活不下去了!”你一定在手机里刷到过这样的视频。一名80多岁的老大爷头发花白,满目愁容地看着自己的果园,画面配文写道:“苹果滞销了,帮帮我们!”

他淳朴的样子,呼之欲出的悲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父辈。于是,很多人慷慨解囊,花钱助农。可是,有人发现,老人不仅种了苹果,还种了菠萝、大蒜、辣椒……而且每一样都滞销。

看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了:都是套路。

“滞销大爷”已经够让人啼笑皆非了,但没想到,“悲情式营销”竟然毫无底线。

有团队以扶贫捐助、帮扶困难群众为名,引流量,博同情。他们会让一些小孩子站在镜头面前,表演痛哭。哭不出来,先是给他们上眼药水。效果还达不到预期,就直接上手,把孩子掐哭。这样的手段,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是彻彻底底地抛弃了良知。

他们在摇摇欲坠的屋子里拍摄视频,让你心生不忍。但实际上,这只是一间废弃的平房,用来欺骗大众的道具。而他们真实的家,干净整洁,与普通人并无区别。你以为他们过得很惨,实际上他们骗取你的同情赚得盆满钵满。为了引流吸粉,他们杜撰剧本,雇佣演员,演出一个个“卖惨”的视频。一会儿说在工地干活,工资低得可怜;一会儿又说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但其实全是剧本和套路。他们利用了网友的同情心,越过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牟取暴利。

为什么我们会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呢?

那是因为,他们在无限制地消费大众对贫穷的信任,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变得求助无门。虚假信息多了,人们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了。

于是,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怪相”:卖惨的人越来越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声音却传达不出来。有人透支了这条信任链,剩下的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只能跟着遭殃。

坏人作恶,影响的往往是好人。这才是整件事里,最可悲的地方。社会的运转,除了法律,还有公序良俗,道德良心。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愿你我都有一双慧眼,明辨是非,看清善恶。善良很宝贵,别给不值得的人。

真相——似在雾里看花

被制造的“大凉山网红”

虚构偶遇视频走红背后的带货灰产链

>>“偶遇”

23岁的曲布和27岁赵灵儿,是一对来自凉山的青年男女,曾是爆红的网络主播,两人粉丝量均超过200万。

两人的走红,源于一条“偶遇”短视频。2022年8月19日,赵灵儿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讲述了她在偏远山村“偶遇”了淳朴、帅气的彝族青年曲布,并盛情邀请她到家里做客的故事。

曲布在视频中展现出的淳朴、善良、帅气,给网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不到一个月,赵灵儿和曲布两个视频账号都涨粉百万,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网红”。

>>带货

第一条“偶遇”视频爆火后,赵灵儿又发布了第二条视频,她又来村里遇到了正在打核桃的曲布,这也为后来的直播带货埋下伏笔。2022年8月19日至29日,赵灵儿发布四个关于曲布的小视频,获得100多万粉丝。

但在爆红之后,也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质疑。有网友分析,他们背后有资本包装和团队运作,或许他们本来就认识,只是为了拍作品而假装偶遇,还有人怀疑他们彼此爱上了对方,成了情侣。

面对质疑,赵灵儿发布视频回应称,她只是一个视频制作者,“我和曲布是偶然的相遇,我本来也就是想记录一些乡村生活,首先没有团队,更没有大家说的资本和大公司的包装……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这个善良淳朴的男孩。”曲布则称,他只把赵灵儿当作“姐姐”。

而在走红后不久,两人便开始频繁的直播带货之路,主要是售卖核桃、蜂蜜等农特产品。从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赵灵儿和曲布开直播超过40场,其中赵灵儿的账号销售数据显示,购买人数超过5万人,售卖产品超过16万件。

>>“淘金地”

表面上看,赵灵儿和曲布的“偶遇”成就了一段充满正能量的助农、创业的佳话。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凉山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是赵灵儿和曲布拍摄视频的地方,这里距离昭觉县城约30公里。近日,当地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村里来了一伙拍视频和做直播的人,声称是来帮他们卖农产品的,其中就有赵灵儿和曲布,“他们都一个老板带来的。”

“他们来了就在山上到处拍找老房子拍摄,但这些房子在易地扶贫搬迁到新房子后,都废弃没人住了。”村民海来哈曲回忆,这些拍摄视频的人很少和村里人交流。

据当地村民讲述,这些人自称是来帮他们卖农产品的,有时会邀请村民一起拍摄,会给点东西或钱。不过,村民也很疑惑,这伙人长期以原产地在谷莫村为噱头直播卖货,“谷莫村这么小的一个村子,哪有那么多蜂蜜、核桃产品卖给他们,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就是打着我们村的旗号拍视频赚钱,助农是假的。”村民们并不知道,赵灵儿和曲布均是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精心孵化的网红。

>>灰色产业链

在赵灵儿、曲布的直播间里,醒目的“大凉山”字眼映入眼帘,“曲布”手指着家乡的山坡,“赵灵儿”用亢奋的语气,不断介绍和强化着这些商品产自大凉山,是原生态的产品。

不过,有网友也发现,所购买的核桃、蜂蜜等农产品包装印有“大凉山”图形商标标识,但发货地并不在凉山,而是成都蒲江等地。

2023年5月,针对赵灵儿、曲布等网红打着凉山旗号贩卖外地货品行为,凉山州市场监管进行立案调查。随着民警的深入侦查,一条该公司从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到中端内容编撰、剧情拍摄、电商运营,再到后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平台——要有担当

在治理虚假营销的各种套路中

平台责无旁贷

又见大凉山“卖惨带货”,这次不少主播盯上了当地的石榴。

9月,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的石榴进入成熟季。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多段催泪短视频,视频内容多为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老人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同情,还有多家网络账号将视频内容作为新闻进行了转发。

相似的情节,不同的版本。在这些视频中,拍摄者精心编写剧本,付钱给“看着可怜”的老人或者孩子当演员,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声称当地果农面临销售难题,拍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卖果。而实际情况是,当地的石榴并不愁卖;有的如“山区9岁男孩卖石榴”之类视频,当事人家里根本就没种石榴。主播却靠着这类视频,打着助农的幌子,把“自家”石榴的销量搞了上去,或者赚取了流量。

显然,拍摄者就是以“卖惨”为噱头来吸引网友关注,以实现流量变现的目的。而当“大凉山”“老人”“孩子”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时,再加上一个略带悲情的故事,就特别容易在舆论场引发网友的同情怜悯之情。

这种套路营销、虚假宣传强化公众对某一地域的刻板印象,消耗社会善意。其“产品”销量,靠的不是口碑,而是在深谙流量密码后的人设打造、情绪渲染。

其实,任何“卖惨带货”的操作都需要有平台的支撑和加持,针对特定区域,呈现套路化倾向且宣传意味明显的视频拍摄,平台理应有针对性加强审核管理。尤其是多个不同主体,在相同时间段,发布类似短视频,更不难监测。

所以,在治理虚假营销的各种套路中,平台责无旁贷,不能总等问题放大,在外界督促下才肯“下手”。

当然,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针对此类情形,也需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对那些不择手段的牟利行径,就要及时出手,亮出法律利剑。

对消费者而言,平台各类视频鱼龙混杂,选择“相信”前,不妨多些鉴别意识,多些对比了解的心思,才能免于受骗。总之,打上大凉山标识的“卖惨带货”一再出现,正是对相关短视频治理问题的警示,对此,该有更多整治的硬招实招。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