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郝振山海上石油钻井20载 从“洋专家”手里抢回操控权

[探索] 时间:2024-05-03 06:55:5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07次

点击进入下一页

郝振山

  2月25日,洋专家中海油宣布,政协位于我国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郝振回操渤中19-6气田,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山海上石可以供百万人口城市的油钻居民使用上百年。这是井载渤海湾盆地5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气田。

  “渤海发现的从手千亿方大气田,是控权中国海洋石油工人送给全国两会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礼物!” 昨日在全国两会的洋专家现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钻井事业部深圳作业公司经理郝振山自豪地说。郝振回操全国两会期间,山海上石他一直身穿“蓝色西装”,油钻表达身为中国海洋石油工人的井载骄傲。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20多年的从手郝振山,目睹海上钻井平台核心装置操控技术掌握在洋专家手里,不甘的他努力成为中国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第一个中国司钻。他带领“南海二号”海上钻井平台远赴缅甸开拓东南亚海上油田市场,在硬件设备都不如国际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打开了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征战海外市场的局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杜安娜、肖桂来、李波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骆昌威

  外国专家一人工资相当于整船人! 他不服气

  20上世纪70年代,海上石油资源成为全球能源界最诱人的蛋糕,但中国的海上石油资源开发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装备”。

  1989年,郝振山从石油技校毕业,加入中海油。他成为海上平台“南海六号”的甲板工,面对一片海阔天空,他心潮澎湃,认定这是一份属于男子汉的工作。但甲板工的工作是琐碎的,都是除锈、刷漆、打扫卫生的体力活儿。“南海六号”是当时国家引进的最先进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岗位都是花重金请外国人操作。

  “相比陆地石油,海洋石油起步晚,我们有个入场前教育,领导说,大家要学好技术,外国专家就算骂你,也得忍着。”郝振山说,当时一个外国专家的工资等于全船人的工资,他心里一直不服气。一天他跑到司钻室,观察苏格兰专家如何操控刹把,被对方不悦地赶出来,不服输的他决心一定要把技术学到手。

  刹把是钻头的方向盘,为海上钻井平台最核心的装置。掌握刹把的司钻需要从仪表查看下方的岩性,确定钻速等数据,保证高效地钻入,同时轨迹要符合标准。司钻不仅技术含量高,并且关系着整个钻井平台的安全,如果操作失误会发生井喷,船毁人亡。“我们常说司钻手里三条命,包括钻井、设备、人员的安全,系于司钻一身。”郝振山说。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