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舞“新意” “红创”再出发浙江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观察

[热点] 时间:2024-04-30 09:30: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79次

原标题:匠心舞“新意” “红创”再出发浙江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观察

匠心舞“新意” “红创”再出发

浙江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发展观察

( 2021-08-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本报记者蒋彤

最近,新意浙江东阳双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洋有件开心事。匠心

7月15日起,舞红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创再出发产业虽然远在东阳的浙江王海洋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去北京观展,但他对展览馆很熟悉——展览馆红色大厅的东阳红木装饰项目就是由他负责的。

王海洋激动地发朋友圈:“参与红色大厅的木雕装饰项目,是红木我从业以来最珍贵的一次机遇。这不仅是发展我的骄傲,更是观察对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认可,是新意东阳木雕红木产业的骄傲。”

前人耕耘,匠心流传匠心

位于浙江省中部的舞红东阳市不产红木木材,但凭借历史悠久的创再出发产业木工、雕工手艺,浙江在红木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红木木材产于热带地区,材质坚硬,生长期在几百年以上。因其稀有,明清时期红木家具在宫廷与贵族中流行,形成京作、苏作、广作三大主要流派。彼时的东阳,未在三者之列,但蓬勃发展的工匠和木工技艺,却悄然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很多传统古建筑背后都有东阳木匠的身影,我们东阳人都听过明清时期东阳木匠北上修故宫的故事。”王海洋说。

上世纪80年代,为谋营生,大批东阳木工南下广州做学徒。在广东工厂,东阳木匠们不断锤炼技术,并逐渐接触到一些红木木材供应渠道。

与此同时,东阳木雕的名声越来越响。“改革开放以前,东阳木雕多以工艺品及箱柜家具外销为主。”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说,“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由外销转向内销,国内市场迅速打开,东阳木雕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2000年前后,借着东阳木雕的名声,凭着历史传承下来的木工手艺和在外闯荡中构建起的红木木材供应渠道,南下闯荡的东阳木匠回乡成为“红创一代”,为东阳红木行业打下了基础。

守正创新,抓住机遇

2013年下半年开始,红木家具行业销售量下滑,此后整个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业内一部分企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秩序是消费不足的部分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

“红木家具市场消费不足与消费观念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苏阳红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春飞说。家具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倾向现代家具样式,传统红木家具因难以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在消费市场遇冷,产业迫切面临转型。

“双洋红木曾经也做家具,近年来我们探索产业转型,涉足红木、原木整装领域,形成了团队,在大块木料的加工处理上积累了一定经验。”王海洋认为,在红木整装领域的经验与口碑是他赢得红色大厅装饰项目的关键。

王海洋作为东阳红木行业“红创二代”的一员,在“红创一代”奠定的产业基础上守正创新,面对行业危机不退却,反而一头扎进行业内部,深度分析发展方向,尝试转型升级,这才抓住了这次机会,而这更是东阳红木产业未来的机遇。

“这次红色大厅的装修对东阳红木行业转型起到了引导作用。未来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企业将多元化发展,向原木整装、古建修复、家居一体化等领域拓展。”东阳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何大婷说。

众人拾柴,创新升级

消费市场的变革是迫使红木产业转型的首要因素,而由消费环节倒推,生产环节的成本优化也是转型的重中之重。随着机械生产、绿色生产、高效生产的推进,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企业也在生产环节不断革新。

红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极度依赖人工,如何降低人力成本成为产业转型中一个重要课题。何大婷介绍,“现在行业内出现了新的空气能烘干技术。空气能烘干采用新能源,较传统烘干更加环保,还可以利用手机等进行远程操控;同时通过数控化改革,大大降低对人工的依赖。”

近年来,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木雕红木产业发展,成立木雕红木家居产业发展局,出台扶持政策,开展效能评定、环保整治、品牌打造、平台建设等系列工作。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傅为民表示:“东阳正在全力推进‘数字赋能、平台赋能、科创赋能’三方面工作。建设‘数字红木’平台,更加精准有效打造千亿产业;建设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服务企业高品质发展;筹建研究中心与重点实验室,依托科技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蒋彤)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