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朝阳临时管控区新生儿诞生记 正文

朝阳临时管控区新生儿诞生记

[探索] 时间:2024-04-20 23:31: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59次

原标题:朝阳临时管控区新生儿诞生记

“生了,朝阳女孩。管控”5月16日下午1点多,区新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生儿杨云雷收到了妻子发来的诞生微信消息。半个小时后,朝阳他迎来了与女儿的管控第一次见面,“孩子眯着小小的区新眼睛,正在睡觉,生儿我轻轻地摸了一下她的诞生脸颊。”

这个小生命顺利降临的朝阳背后,是管控一群人的努力。

4月25日起,区新杨云雷所在的生儿潘家园街道武圣农光社区紫东苑小区被划入临时管控区。此后,诞生妻子林素慧的核酸检测、产检和生育变得波折,多亏了社区和医院的热心帮助。在核酸检测时,志愿者会优先让林素慧做;每周的产检,社区会帮忙联系医院,办理通行证;临近预产期,社区工作人员付怡还给他们值班电话和通行卡,以便紧急情况能及时出小区。医院提前添加微信,随时答疑解惑。

5月16日清晨,林素慧的羊水破了,杨云雷急忙拨打社区电话和120。没过多久,救护车就来到小区楼下,杨云雷和医护人员将妻子送上救护车。各个防疫关卡为他们放行,一路畅通。七八分钟后,北京垂杨柳医院,医生们热心为林素慧做了产检,共同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

“你能体会到看到孩子第一眼的感受吗,我真的无比激动。”杨云雷把女儿的照片发给了父母、朋友,还有帮助过他们的武圣农光社区工作人员,分享喜悦。付怡又把照片转发到了小区群,祝福不断,“临时管控了这么久,大家都有点疲惫,这个好消息让我们一下子又鼓起了劲。”

5月17日,朝阳区封控管控区域防控措施调整,多个区域解封,包括武圣农光社区。付怡跟孩子父母开玩笑,这个孩子给大家带来了好运,而杨云雷则连声感谢。在管控的二十多天里,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和温暖,他都记在了心里。

“生了,女孩”

“快,我羊水破了!”5月16日早上6点,紫东苑小区,林素慧的呼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丈夫杨云雷正在洗漱,迷迷糊糊被吓了一个激灵,他赶紧跑向卫生间搀扶妻子。肚子阵痛,羊水破裂,杨云雷突然意识到:孩子快要出生了。

场面有些许慌乱。杨云雷原本想快点开车送妻子去医院,但林素慧疼得直不起身,只能先扶她到床上躺下。杨云雷又想起要给社区报备,便拨通付怡的电话,对方提醒他“先赶紧打120,叫救护车,有什么事及时联系我。”

响了几声,急救电话很快被接通。工作人员问了孕妇的身体情况、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等,杨云雷一一回答。由于他们所在的是临时管控区,电话那头还多了一句叮嘱,“准备好出门需要的证件信息,在家等我们。”

听到急救人员的叮嘱,杨云雷提着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挂断电话,他便开始收拾住院需要的东西,父母则在一旁守着妻子。

十几分钟后,救护车开到小区楼下。医护人员将林素慧抬上担架,送上了救护车,杨云雷也跟着上了车。小区大门敞开,防疫关卡放行,救护车一路畅行,直达主路。他们的目的地是,两公里外的北京垂杨柳医院。

自从朝阳区划定临时管控区域,为保障居民的就医需求,垂杨柳医院变成了定点救治医院之一。附近临时管控区的居民一旦有突发状况,医院急救车可以直接开进小区进行救助,快速打通生命通道。就在前几天,紫东苑小区有一位独居老人摔倒,也是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

七八分钟后,救护车顺利抵达垂杨柳医院。为了方便管理,垂杨柳医院将老住院楼设为管控区居民专用区域,各项就医流程变得更便捷。早上7点多,办理住院的人并不多,杨云雷没怎么排队就帮妻子办好了住院手续。

得知有来自临时管控区的孕妇,有些医生还没到上班点,就专门跑来给林素慧做了检查。不到一个小时,她就做好了B超、胎心、血常规等一系列产前检查,安心待产。

时针慢慢指向11点。林素慧被推到了医院8楼的产房待产,因疫情防控管理,杨云雷则留在了2楼病房继续等待。双方的父母无法到医院陪护,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情况,杨云雷不断地更新着最新消息。吃过午饭后,他又回到了病房等待,“在医院里,我心里踏实多了。”

“生了,女孩。”下午1点多,杨云雷看到妻子发来的微信消息,还有一小段视频,无比激动。

半个小时后,医护人员顺利将母女送下楼。杨云雷笑着回忆与女儿的第一次见面,“孩子眯着小小的眼睛,正在睡觉,我轻轻地摸了一下她的脸颊。”

“孕产妇无小事”

实际上,最初林素慧的产检和生产准备在朝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

4月28日,因朝阳区妇幼保健院暂停收住院工作,林素慧被转到垂杨柳医院,后续的产检和生育都在此进行。也就是在那时候,妇产科的工作人员就加了林素慧的微信。

早在疫情初期,垂杨柳医院妇产科就连夜整理了孕产妇们的资料,一个个打电话并加微信,确保能及时联系上她们。随后,医院建立了不同月份预产期的微信群,还有针对封管控区域和弹窗孕产妇的微信群。医护都在群里,会对孕产妇的提问进行回答,进行“点对点”沟通。

妇产科与生殖中心主任辛德梅介绍,特殊时期,孕产妇的心理可能比较敏感。孕妇一紧张就容易宫缩,进而导致早产的发生概率变高,“孕产妇无小事,当她们有疑问,我们希望能第一时间回应并解决问题。”

林素慧也曾在微信群提问,她担心分娩来得太快,担心就诊流程是否顺畅。辛德梅让她放心,医院24小时都有人接诊,可以随时电话联系。一有空闲时间,辛德梅就会拿手机回复群里的提问,等她去忙了,别的医生也会接力答疑。

5月16日早晨,垂杨柳医院妇产科接到消息,林素慧即将抵达医院生产。妇产科的医护人员马上开始忙活,启动应急快速反应团队,当林素慧抵达时,医护人员已经准备完毕,在门口等候。

针对封管控区域来的孕产妇,除了有妇产科和她们“点对点”沟通外,垂杨柳医院还与社区建立了微信群。当林素慧被送上救护车时,武圣农光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告知医院,“我们社区有一个孕妇送过去了。”这样一来,确保了孕妇、社区和医院的信息畅通,更快更好地为她们提供保障。

抵达医院后,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会根据孕产妇的身体情况进行分级,如果是高危型孕妇,则需要多学科会诊。林素慧的身体状况良好,属于低风险,医护人员依照流程帮她做了专科查体。评估她的分娩会比较快后,医护团队快速反应,评估产程,将她推入产房。

5月16日12:59,林素慧诞了一名女婴,孩子的健康状态评分是10分,满分。

“又一个小公主平安诞生了。”辛德梅感到欣慰。从4月26日晚主动申请留在科室至今,辛德梅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没有回家。整个妇产科的医护人员都是如此,没有一个掉队。新生儿降生的喜悦,冲淡了他们连日高强度工作的疲惫感。

从这轮疫情开始到现在的二十多天里,不少就诊对象通过微信群、表扬信等方式表达了对垂杨柳医院妇产科医护的感谢。辛德梅觉得很感动,全科室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不能让孕产妇焦虑,一定要让她们把心放下,我们辛苦点无所谓。”

疫情期间,妇产科会比以往更早地推动流程,留有充裕的时间保障孕产妇的平安。医护人员还会花更多时间与孕产妇沟通,缓解她们焦虑紧张的情绪,陪伴她们顺利生产。辛德梅举了一个例子,剖宫产一般是配备3名医生,现在配备的是4名医生,包括一名守台医生,专门负责手术期间与产妇沟通,缓解其恐惧心理。

疫情之下,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他们的笑容也被口罩遮住。辛德梅希望能用更多的言语和行动,去陪伴和温暖孕产妇,“我们不是冷冰冰的‘大白’,大家都是很有爱心的。”

“感谢社区的帮助”

“2022年5月16日12:59,3240克。母女平安,喜迎小棉袄。”女儿出生后,杨云雷迫不及待地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刚出生的女儿,她躺在小被子里,小眼睛亮晶晶,肉肉的小手挨着嘴巴。

杨云雷把这张照片发给父母、朋友,还有帮助过他们的武圣农光社区工作人员,分享孩子诞生的喜悦。

志愿者林刚开心地把照片分享到小区群,他还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小区出生的小宝宝,着实让疲惫困顿了二十余天的团队开心了一番。”付怡还原了当时群里的热闹,大家接连送上祝福,“临时管控了这么久,大家都有点疲惫,这个好消息让我们一下子又鼓起了劲。”

大家都夸刚出生的宝宝可爱,杨云雷给她取的小名是“小可”,寓意“可可爱爱”。

“特别感谢社区工作者这二十来天的帮助,他们忙里忙外很辛苦。”杨云雷打心眼里感激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管控以来,妻子的核酸检测、产检和生育,都得到了社区的很多关心与帮助。

4月25日,武圣农光社区被划入临时管控区。杨云雷一家并没在意。又过了三天,眼看着产检的时间到了,小区仍在管控,出行不大方便。杨云雷有些急了,通过物业找到了社区工作人员。起初,他有点担心,害怕没人管这事,也怕工作人员推托。“找到社区后,才发现他们真的很负责。”

和社区说明了情况后,付怡很快就帮他们联系了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并办理了出入小区的手续。朝阳疾控一位工作人员也主动加了林素慧微信,沟通情况。那天,他们顺利完成产检。

一切顺利的背后,是社区工作人员的保驾护航。

在日常的核酸检测中,付怡会在一旁帮忙维护秩序,也会观察小区居民的情况。每到遇到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她都会主动上前询问:家里几个人、有没有什么困难、孕妇状态怎么样、什么时候生产等。几轮下来,她对居民的情况也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付怡也是这样注意到林素慧的,又因去产检要办通行证,她们加上了微信。付怡介绍,紫东苑小区大约有居民1100人,其中有3位孕妇待产,社区都和她们建立了联系,及时关心她们的日常情况。

产检每周一次,杨云雷会定时到社区领取出入证,也会及时和社区沟通妻子的情况。“每次去社区,他们都很热情,让我觉得既温暖又安心。”

共同的“家”

对于特殊人群来说,更多的关心,已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中。

杨云雷每次陪妻子下楼做核酸,志愿者们总会优先安排他们做。

4月27日,林刚第一次遇见林素慧前来做核酸,他连忙跟排队的居民解释,优先让她做。“我们小区的居民都挺热心的,大家也会自觉让老人孕妇先做核酸。”往后的日子里,只要遇见了林素慧,他都会热情地上前,尽力帮忙。

“70后”林刚在紫东苑小区住了二十多年,也是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与街坊邻里相熟。小区被划入临时管控区后,他便主动报名成为了志愿者,负责维护核酸检测时的秩序。

林素慧的预产期是5月19日,日子越近,大家心里的弦也越紧。

5月13日,付怡给了杨云雷街道发布的两个24小时值班电话,叮嘱他们不管什么时候,有事随时联系。付怡还帮他们办理了通行卡,并每天签订一份承诺书,让他们带在身边。“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就不用慌忙办手续了,他们也能及时进医院。”

临近预产期的那几天,杨云雷一直很谨慎,他每天到社区更换最新的通行卡,确保紧急情况随时出小区。

直到5月16日,林素慧顺利产女,大家心里的石头才落地。付怡和孩子父母玩笑着说:“希望这个孩子给社区都带来好运,让疫情赶紧结束。”

第二天,朝阳区封控管控区域防控措施调整,多个区域解封,包括武圣农光社区。

林刚觉得这个孩子给大家带来了好运。临时管控的二十多天里,他切身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的不容易,也感受到了不断壮大的志愿者团队的团结,“大家都挺给力的,像家人一样,共克时艰。”

付怡变得更忙碌了。为了让居民能早点拿到通行卡,那天社区工作人员加班到凌晨1点。回顾这二十多天,碰到居民不理解时,委屈的眼泪在付怡眼中直打转。但她记得更多的是大家带来的感动,“有志愿者的帮忙,业委会和物业每天送饭,居民还会送水送小点心等。这些让我觉得很温暖,这是我们共同的家。”

5月18日,武圣农光社区的居民领到了通行卡,可以到小区外自由活动。杨云雷一家也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了熟悉的家中,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甜甜地睡着。(吴梦真 吴采倩)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