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内涵

[休闲] 时间:2024-05-04 12:56: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43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一定要摆脱原有的建设那种只从物质现代化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偏向。这意味着我们要从过去的社会深刻“增长逻辑”转向“发展逻辑”。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党的主义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现代全面依法治国、化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战略布局”。将原来的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调整,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社会深刻全面从严治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现代  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化国三个维度  人民论坛网发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文章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从三个维度理解:第一个维度是内涵物质的现代化;第二个维度是治理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全面制度的现代化;第三个维度是人的现代化,即更大程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其中,人的现代化是物质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物质的现代化  文章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各有其侧重点的。例如过去在物质短缺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物质的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我们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即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着重讲的是物质的现代化。  进入21世纪,“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在物质的现代化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之后,我们就要及时跟进制度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文章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着眼点从物质的现代化开始过渡到制度的现代化。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重要部署。可以说,如果没有制度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物质的现代化也将难以进一步取得新的进展。有了制度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来支撑,物质的现代化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人的现代化  文章指出,近年来,我们党开始关注“人的现代化”,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意味着不能再单纯依靠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发展,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创新。要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让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发挥更大作用。要通过人自身的发展,通过国民素质(包括健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普遍提升,给“创新”打下一个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使发展的方式和目的高度统一。  新的发展原理: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  文章认为,注重人的现代化,意味着要用新的发展原理来指导中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原理是人本逻辑,这与传统发展经济学讲的资本逻辑有明显区别。在物质短缺、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需要重视资本逻辑,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要避免资本逻辑导致人的异化,避免财富鸿沟、人力鸿沟,避免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情况。  我们要避免这种资本逻辑带来的发展畸形,就必须转向人本逻辑,即通过人自身的发展来实现整个国家的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