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筚路蓝缕开创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南繁育种基地

[娱乐] 时间:2024-04-17 15:41: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76次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筚路蓝缕开创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奋斗南繁育种基地

筚路蓝缕开创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百年筚路南繁育种基地

大海之南铸就绿色丰碑

■ 海南日报记者 梁君穷 黄媛艳

点击查看更多

4月初,启蓝缕春光正好,航新走进位于海口湾畔、征程面积达4800多平方米的开创海南农垦博物馆,感受到的橡胶是半个多世纪来的青春能量——这里真实地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解放军官兵、生产复转军人、基地基地归国华侨、南繁知识青年、育种社会民工、奋斗科技工作者为主要代表的百年筚路英雄群体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启蓝缕历史,展现了创造北纬18度以北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航新建成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奇迹。

海南岛的另一端,农业科技者正在三亚南繁的基地内进行育种研发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从高产的水稻、玉米,到抗虫害的棉花等,包括袁隆平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南繁工作者将青春的汗水洒在这片土地,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热土创造。如今,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正在三亚建设,海南的特色农业科研承担了新的使命,也迎来了历史的机遇。

旧: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在崖县(今三亚市)南红农场发现野生稻“野败”,并于3年后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良品种,为中国的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图为袁隆平在崖县培育杂交水稻。海南日报记者 陈奕霖 翻拍

不惧封锁 艰辛拓荒

开车行驶在海南岛各个市县,常常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橡胶林,以致于它显得那样普通。但细看新中国历史,会发现海南天然橡胶垦殖和生产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关系着国计民生,地位举足轻重。

天然橡胶是国防和工业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但天然橡胶种植受地理条件限制却很大,西方生物学界甚至曾断言中国没有一寸土地能使橡胶存活,世界植胶界也公认巴西三叶橡胶树只适宜在南北纬17度之间生长。

解放初期,我国所需要的天然橡胶都要从东南亚产胶国进口。1950年12月,美国颁布了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全面禁运的法令,阻断了我国进口天然橡胶的渠道。

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党中央毅然作出在我国华南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重大决策。1951年11月,我国成立华南垦殖局,1952年1月1日成立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海南农垦总局前身),当年下半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一师(以下简称林一师)。随后,林一师与海南垦殖分局合编,揭开了在海南岛大规模垦荒植胶的序幕。

海南农垦博物馆顾问林旭飞在其所著的《橡胶帝国》一书中写道:从1952年至2012年的60年间,共聚军民及发展人口100万人,职工21.1万之多,开垦荒地1178.8万亩。

琼崖纵队老红军谢福正在解放海南后,转编入林一师,在他的回忆录中,详细地记录了他的战友陈金照牺牲的故事,为了能及时运送一筐胶种,陈金照在万泉河合口处遭遇山洪坚持渡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谢福正一生热爱着农垦的事业,他曾说‘我活着要跟我的首长王政委种橡胶,要是哪一天光荣了,我还是去那边向已故的王政委报到,继续种橡胶’。”林旭飞介绍,这里的王政委正是当年林一师的政委王昌虎。

除了解放军战士,还有大批南下干部、归国华侨、科技工作者、社会民工参与到了这场几代人的橡胶垦殖建设中,为国防建设和海南岛的开发作出了伟大而隐秘的贡献。

新:俯瞰位于三亚市海棠湾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开创南繁 育种天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南繁兴起和初步发展的时期。50年代初,我国农业教育家、作物育种学家吴绍骙对苏联科学家特罗菲姆·李森科的“环境决定遗传的外因论”进行质疑,大胆提出异地培育的假说:北方的玉米种子到南方可以正常生长;南方培育的玉米种子到北方也能正常生长。

为了证实这一假说,吴绍骙团队与广西、河南两地农业部门合作,于1956年立项,开展“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课题研究,揭开了农业南繁育种工作的序幕。最终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在海南进行玉米育种是可行的。

从此,全国各省份农业科研单位纷纷赴琼,从单一的玉米育种,慢慢扩大到高粱、水稻、棉花、小麦、甘薯、麻类、瓜果、蔬菜等作物品种。

南繁人背着行李离别亲人;头戴笠帽在地里付出辛勤的汗水;回到屋里抹去汗水进行室内工作……当年的海南欠发达、交通不便,对于远赴海南育种的科研人员而言,要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1959年起连续三年,中国棉花研究所原所长汪若海都是从河南出发到海南,当时乘坐的是浓烟滚滚的蒸汽机火车,经过7天7夜的行程才到达海口,又换乘破旧的两轮牛车才能到达南繁基地。

20世纪70年代,玉米育种专家吴景锋从湛江出发去三亚,一路上汽车停停走走。“饭店里吃的品种单一,只有炒粉、包子、粉汤,我是北方人,刚开始根本吃不习惯。”他回忆道。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纷纷来到海南开展科研育种,至今累计已超过60万人次,其中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一大批农业专家和农业工作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北方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西北瓜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等,都在南繁度过了艰苦但充实的岁月。

几代人的坚守,换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近万个农作物新品种,70%以上经历了南繁洗礼。事实上,不仅是水稻,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的海南,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

科技创新 砥砺前行

早在华南垦殖局成立之初,叶剑英就反复强调:“要解决种子问题,没有种子,要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虽然叶剑英强调的是橡胶种子,但对其他农作物同样有启示意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今年3月20日至24日,种子行业的权威论坛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三亚举行,29名院士、百余位业内专家和种业领军企业代表相聚鹿城,用一场场精彩的报告碰撞出思想火花,点燃海南乃至中国种业发展的未来。

海南的农业科研,也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来到了新的历史起点。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正在积极推进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李健介绍,当前科技城正加快建设示范性“智慧化”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依托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产业园展示基地运营平台,全方位保障南繁科研活动有序开展,同步建立服务南繁综合配套区,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在现有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以GIS数字地块管理等智慧化、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南繁科研农田建设标准。

面对南繁产业发展你追我赶的态势,海南农垦也没有停下步伐。早在20世纪50年代,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原南滨农场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优势,吸引了大批育种专家在此从事科研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原南滨农场开始建立南繁制种基地,并成功研制出水稻杂优品种。2016年9月,原南滨农场转企改制为海垦南繁集团,开启新征程。

“从过去的提供南繁服务为主,到现在的‘育繁推服’并行,产业‘新芽’持续萌发。”海垦南繁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垦南繁集团正加快建设占地5040亩的国家生物育种专区,提供基础设施完善的科研用地,打造南繁种业总部经济。

)(梁君穷 黄媛艳)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