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发射目击:中国空间站梦想再迈坚实一步

[休闲] 时间:2024-04-29 17:57: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次

­  10月17日7时,神舟实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胡杨金色正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已经进入发射前半小时准备阶段。目击迈坚

­  距离发射塔架一公里外的中国站梦火箭测试发射大厅,科技人员坚守在各自的空间机位前严阵以待,视线牢牢锁在身前的想再显示屏上。从主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神舟实步塔架上的发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着发射前的最后准备。

­  “30分钟准备!”发射场上空传来零号指挥员的目击迈坚口令。零号,中国站梦是空间发射时测发指挥的调度代号。在发射前30分钟,想再零号是神舟实步发射场的“最高指挥”,各大系统均须听其号令。发射

­  东风航天城大礼堂

­  晨光下,目击迈坚发射塔架由上至下徐徐打开回转平台,长征二F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一号飞船离开塔架的怀抱,缓缓露出“芳容”。此时,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做好了迎接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各项准备。

­  这是神舟飞船的第十一次出发,载人飞行的第六次出发。

­  发射塔架的回转平台全部打开。清晨的阳光下,乳白色的长征火箭耸立在蓝天与荒漠之间,船箭塔组合体在三层摆杆的环抱下,安静地等待着起飞的口令。

­  “长征报告,运载火箭准备好!”长征,是发射场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的代号。“飞船准备好!”“航天员准备好!”报告声不断传到指控中心。发射塔架上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5分钟准备!”

­  这是时隔三年后,我国航天员又一次太空之旅。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与陈冬将在轨驻留33天,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2名航天员33天的太空遨游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陈冬担任指令长助手,负责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等任务。在轨期间,他们将模拟未来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方式,即载人飞船将利用自身机动能力追踪空间站,实现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此外,他们还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与空间应用。

­  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出征仪式

­  “1分钟准备!”火箭控制自动转电,摆杆摆开,导流槽喷水……发射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  发射进入读秒阶段。距离发射塔架西侧1500多米远的空地上——这片观看火箭发射最近的安全区域内,等候多时的媒体记者和参观人群,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准备拍下火箭点火升空的壮丽瞬间。“5、4、3、2、1,点火!”

­  “点火!”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同声高喊。1、2、3、4……箭体尾部喷出火焰,但火箭仍立在发射平台上,足足3秒钟丝毫未动——这是火箭发射时的“蓄力”。发射场上一片沉寂,静静等待着。

­  “起飞!”指挥员的口令铿锵有力。

­  “起飞!”全场观众再次同声高喊。

­  刹那间,大团烈焰从两侧的导流槽中喷涌而出,托举着塔船箭组合体拔地而起。烟尘飞腾,大地颤抖,尾焰灼烧空气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如千军万马奔驰而来,很多人捂上了耳朵。火箭拖着长长的焰尾从巨大烟尘中钻出,直入云霄。

­  12秒后,火箭转向。

­  120秒,逃逸塔分离。火箭点火后的两分钟是最容易出现紧急情况的阶段,逃逸塔则承担着航天员瞬间逃生,安全返回的任务。逃逸塔分离意味着火箭发射已经顺利度过最危险的阶段。

­  神舟十一发射

­  155秒,4个助推器分离。火箭拖着长长的白烟,划过天际,渐飞渐远…

­  160秒,一二级火箭分离。211秒,整流罩分离。这意味着神舟十一号飞船已经穿过大气层,飞向外太空。在300多公里高度的近圆对接轨道上,三十多天前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早已做好准备,等候着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牵手”。

­  575秒,船箭分离。600秒后,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显示大厅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大厅的掌声雷动。

­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中国人朝着建立空间站的梦想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  揭密:“神十一”与“神十”有哪些不同?

­  此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搭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备受关注。那么,此次的神舟十一号相比神舟十号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创新?

­  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

­  神舟十一号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飞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简称GNC分系统,承担着飞船从起飞到返回的全部运动控制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GNC分系统指挥罗谷清告诉记者,此次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神舟十号飞船一脉相承,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不过相比神十,神十一有三个明显的变化。

­  第一,飞得更高。过去,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比过去高了50公里。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飞得更高对飞船的要求也更多,这意味着交会对接时飞船的控制与神舟十号不一样,还需要连续变轨。

­  第二,实验更多。因为这次飞行要进一步考核神舟飞船作为人员物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性能。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  第三,时间更长。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十的15天翻了一倍。在这一个月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证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飞船在驻留、应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就比过去增强了。

­  神舟十一号瞄准未来空间站

­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为了满足本次任务的要求,提高飞船的安全性、可靠性,验证未来的航天技术,具体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  第一,为了满足本次任务的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目的是为了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够适应本次任务的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从343公里调整到393公里这一要求。同时还优化调整了货物装载的布局方案,这样使这次任务随行的货物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

­  第二,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新增配置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它的目的是显著扩大了测控的覆盖率,提升了飞船姿态快速变化时候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从而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和飞船的可靠性。

­  第三,为了验证未来航天技术,满足未来空间站上对长寿命的要求,对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交会测量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  交会对接“眼睛”更加明亮

­  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一号将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作为交会对接的“眼睛”,神舟十一号光学成像敏感器这次进行了升级,将更加“明亮”。

­  在“天宫二号”及以后的空间站任务中,交会对接会变成一项常态化任务,对接环境也将更复杂,这就对光学成像敏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之前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应用的都是CCD成像敏感器。本次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对接,采用新一代光学成像敏感器CRDS。CRDS抗杂光的能力更强,即使在太阳强光直射时,“眼睛”也不会被“亮瞎”,具备了在苛刻光照条件下准全天候稳定测量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

­  肩负重任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开启了它的太空之旅,让我们期待它的精彩表现吧!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海峡之声记者 龚天宁 邹志伟)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