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正文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综合] 时间:2024-04-27 19:00: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23次

原标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红网时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袁理

三湘四水展芳华,源头活水芙蓉国里尽朝晖。为乡湖南,村振河网密布,兴注沃野千里;风景秀丽,源头活水人文荟萃。为乡乡村振兴的村振路上,湖南以水为脉,兴注描绘出了一幅“河畅、源头活水水清、为乡岸绿、村振景美、兴注业旺、源头活水人和”的为乡生态新画卷。

记者了解到,村振近年来湖南省紧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加快补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了农村水资源、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融合发展,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发展格局中,提供了水利支撑和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因水施治,“小水源”打造“大粮仓”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今年7月份,湖南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启动了“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三年行动”,对蓄水容积1千立方米-10万立方米的农村小水源工程进行清淤扩容增蓄和必要的坝岸整治、配套设施改造,力争三年恢复供水能力1亿方,实现“小水源、大粮仓”。

加强水源保障,提升灌溉能力,是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2021年,首批50个县市区1万余处小水源,已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农新村井田塘。

娄底市高度重视农村小水源工程,通过试点推进、以奖代补、创新清淤方式、创造性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作用等多措并举,已经连续4年实施山塘清淤计划。今年,娄底市县两级财政专门安排2600万元,发动群众自筹资金2505万元,对全市1965处小水源工程进行供水能力恢复建设,实现新增蓄水能力4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改善了农村水生态环境,有效增强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充分发挥了农村小水源在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村饮水中的重要作用。

湘潭湘乡市是2021年首批实施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工程的县市区。湘乡市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推行“四自两会三公开”建设模式,圆满完成计划内235处农村小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70万方,有效解决了部分山塘淤积、塘堤崩塌、涵闸堵塞等现象,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以水入景,农村河湖水清岸绿

碧水绕村流,鱼戏莲叶间。

农村河湖寄托着浓浓乡愁,也是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湖南省水利厅、财政厅积极落实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精神,统筹推进试点县建设和省级“水美湘村”示范创建工作,开启了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新篇章。

长沙市浏阳市“书香村”水文化博物馆。

水系连通通万里,生态宜居惠千家。

湖南省3个首批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坚持资源、资金和项目整合,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联动机制,以试点县建设带动美丽屋场、污水治理、乡村旅游、文化等投入约10亿元。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总投资超13亿元,治理农村河道205公里、湖塘633个,部分重点集镇河段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岸线绿化率达90%以上,真正实现了“水脏”变“水美”“水患”变“水利”“水穷”变“水富”。

娄底市娄星区高登河流域龙潭坝治理之后成了“网红景点”。

娄底市娄星区坚持防洪安全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全线涉水驳岸实施生态连锁砖和生态挡墙等生态化设计,将高登河流域10余座河坝改造为兼具防洪、灌溉、生态的“美丽岸线”,大幅度改善了滨水空间。

常德津市毛里湖镇青苗河道。

常德津市坚持以美丽公路为基础、美丽河流为主线,围绕双河口河道、陈家汊湖、庹家峪溪等片区打造了11个美丽屋场,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岳阳市岳阳县麻塘办事处区域整治。(龙春涛 摄)

岳阳市岳阳县着力打造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济的水系格局,实现了新墙河和麻塘垸内湖泊渠系的生态补水,麻塘片区换水保证率达到90%,一张“生态水网”在巴陵大地逐渐形成。

点水成金,乡村振兴引来“活水”

千里湘水碧连天,村映水色湖湘情。

省级“水美湘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结合湖南地方特色,以河湖水系为脉络,统筹水系连通、岸坡生态化治理、防污控污、人文景观建设等多项措施,水域岸线并治,将22个村庄打造成“红色人文、民俗民风、自然风光、复合型”4类湖湘特色村庄治水样板。

长沙市望城区团山湖村袁家塘。

长沙市望城区团山湖村作为雷锋同志曾经工作的第一站,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和生态种植等综合效益,发展“水下森林”产业,让一条河流与一方经济共生共荣,构建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怀化市通道县太平岩村,将小江河流域进行全线梳理,联动当地特有的侗族民俗风情,着力打造“山环水绕,秀丽侗寨”的湘西特色名村,因水而乐,促旅游升温。

邵阳市邵东市漆树村以不破坏原村现有自然环境为前提,按照“一湖、一带、一品、一景、一线”思路,打造了一个山清水秀,拥有集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乐水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水美湘村”,盘活了全村的水资源,带动村庄水经济发展。

郴州市资兴市汤边村通过综合整治汤市河、秋田河,有效增加了流域内的水系资源,不仅保障了行洪安全,更借势周边茶田、炎帝文脉积极拓展涉水产业发展,让死水变成了活水,真正把乡村的“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老百姓得到实惠的“金山银山”。

目前,22个“水美湘村”示范村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累计治理农村河道23.3公里,建设生态护岸16公里,新建改造塘坝32处,整合打造人文景观50余处,服务人口3.25万人。以水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开枝散叶,点水成金。条条溪河、片片塘湖变成美景,一幅幅碧水绿岸、人水和谐的“水美湘村”画卷正在湖湘大地徐徐展开……

打造幸福河湖,守护绿水青山,传承湖湘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性要素。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的省情、水情,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努力打造幸福河湖,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水利贡献。

(陈诗芹 袁理 刘娜)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