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边疆·看变化 | 国庆将至,跟随记者上高原到边关,致敬卫国戍边的边防军人

[百科] 时间:2024-05-04 03:28:3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55次

    

原标题:走边疆·看变化 | 国庆将至,走边致敬跟随记者上高原到边关,疆看将至记致敬卫国戍边的变化边关边防军人

    

    

又是一年金秋时

我们即将迎来共和国74周年华诞

神州大地千里金风、万里锦畴

每一处光景都是国庆跟随锦绣中国

此时此刻

在巍巍雪山、在茫茫戈壁

在每一处界碑矗立的上高戍边地方

边防官兵正用执着的坚守

守护着祖国的岁月静好

治国必治边,强国必强边

边关连着中南海

边防军人的卫国冷暖牵动各级的心

前不久

习主席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工作汇报时强调

要“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

为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

记者奔赴新疆边防一线

上高原、防军闯戈壁,走边致敬访哨所、疆看将至记进班排

记录新时代新疆边防的变化边关历史巨变

展示新时代戍边官兵的家国情怀

国庆到来之际

我们整理集纳“走边疆·看变化”系列报道

一起致敬边防军人的坚守与奉献

红其拉甫边防连——

雪山之巅暖意融 卫国戍边志更坚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巡逻。(王礼帅 摄)

入秋,国庆跟随祖国最西端,上高戍边素有“万山之祖、卫国万水之源”之称的防军帕米尔高原,连绵雪峰耸峙云端,走边致敬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景象蔚为壮观。

雄伟奇崛的另一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平均海拔4500多米,空气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60%,气温最低达-40℃以下。

在这片风雪高原,有一群可敬的人常年戍守边关——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

9月2日,记者跟随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运送物资的车辆,沿着宽阔平整的314国道一路前行,实地探访这个边防连队。

呼吸急促、浑身无力、头疼欲裂……随着海拔攀升,记者开始出现高原反应。

快到连队时,记者看到,一片萧瑟的高原景象中,一排新型第四代营房格外引人注目。

下车走进营房一楼大厅,几十盆绿植郁郁葱葱、错落有致,摆放整齐、随用随取的氧气瓶令人安心。

边关连着中南海,边防军人的冷暖牵动各级的心。指导员冯康佶告诉记者,新时代十年,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亲切关怀下,边防官兵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老式营房保温效果差,冬季靠烧锅炉取暖。晚上,司炉工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起床加煤。可大家还是觉得冷,睡觉不敢脱棉袄,被子上还要盖大衣。”回忆过往,二级上士丁文涛说,“新营房不再需要人工烧煤,还配备了智能化电锅炉,只要设定好温度,屋子很快就能暖和起来,保温效果也很好。”

走进官兵宿舍,记者看到,靠墙安装着一整排白色的暖气片,每名战士床头都安装了吸氧终端。“我刚入伍时的条件跟现在可没法比。当时一个班只配备一个氧气罐,谁不舒服谁用。”二级上士苗广林表示,自己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条件。

楼上楼下走一圈,不少设施令记者印象深刻:洗漱间24小时供应热水,淋浴间设有小型汗蒸房,医疗设备间配备血液生化分析仪、便携式心电图机等,新型菜窖里保温保湿设备齐全……

连队温室大棚里,绿油油的青菜、沉甸甸的西瓜、红彤彤的西红柿……五彩缤纷,春意盎然。

“这些餐桌上常见的蔬菜瓜果不算啥,我们还利用温室大棚种出了芒果。”在一名战士指引下,记者竟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看到一棵已经挂果的芒果树。这名战士告诉记者,随着交通条件改善,运输车辆朝发夕至,官兵们基本每天能吃到新鲜果蔬。

红其拉甫边防连温室大棚里种出了芒果。(钱宗阳 摄)

风雪高原营区暖意融融的背后,还有市电的一份功劳。连队老兵告诉记者,十几年来,营区用电经历了3次变迁——

早先,营区用油机发电,只能保障重要时间段用电;后来,使用太阳能发电,一旦遇上雨雪天,就会经常断电;现在,在军地共同努力下,连队接通了市电。

“过去,手机信号不好,打电话经常要爬山找信号,遇到大风天气,信号往往就会中断。”丁文涛说,现在营区实现5G信号全覆盖,手机信号随时“满格”。

为国戍边,使命所在。在与连队官兵交流过程中,记者强烈感受到:无论生活工作条件如何,官兵牺牲奉献的精神始终没变;保障有力,为国戍边的劲头更足。

吾甫浪沟,素有“死亡之谷”之称,连队官兵每次巡逻,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30多次蹚过冰河,往返近百公里,随时可能遭遇泥石流、雪崩、山洪等险情。

一次,连队军医杨海波在巡逻时,连人带牦牛被河水冲走300多米。获救后,他在河滩一块石头上刻下4个大字——“生还留存”。

一级上士周林平,服役将满16年,是连队最老的兵,年底即将退役。记者问起巡逻途中最危险的遭遇,这名老兵沉默许久,只说了一句:“都习惯了。”

看着不善言辞的周林平,二级上士许新有忍不住告诉记者,这句“都习惯了”是由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堆积起来的:在吾甫浪沟巡逻时,曾险些被湍急的河水冲走;行走于山高坡陡的路段,曾被滚石砸伤;夜宿巡逻路,遇到野狼……

“别看巡逻路这么艰险,我们班长最自豪的事有两件:一是扎根红其拉甫近16年,巡逻执勤没出过纰漏。”许新有顿了顿接着说,“二是把自己安安全全地带回家,交给父母,交给老婆。”听到这里,周林平的眼圈有些发红。

距连队不远的山顶上,有一块黑色的长方形墓碑迎风矗立。碑上,是一只军犬的照片和事迹简介。“那是我们连队的功勋犬‘兰德尔’。”谈起这位特殊的战友,周林平这才打开了话匣子,“它有灵性,每次连队外出巡逻都要跟着我们。不带它,它就偷偷跳上车。夜宿巡逻路,好多地方有狼。许多狗怕狼,它却勇敢冲上去保护我们。那年比武,它的后腿断了,却顽强地坚持跑完障碍。”

“‘兰德尔’立了3个三等功。退役后,大家舍不得,一直养着它,直到它去世。我们把它葬在这里,头朝着国门,墓碑向着连队……”说着,周林平别过头去,抹了抹眼角的泪花,缓缓向着墓碑敬了一个军礼,“这也是我们红其拉甫的兵”。

国门无言,雪山见证。组建以来,一代代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把忠诚镌刻在风雪高原,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1次、二等功12次、三等功40次,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

“红其拉甫,很高很高。红其拉甫,很远很远……”悠扬的歌声在雪山间回荡,雪山外的人们不会忘记,这里有一群为祖国站岗的士兵。

塔合曼边防连——

“戍边团结柳”,根根相连守边防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该团官兵与驻地群众举行联谊活动。(彭源 摄)

塔合曼,塔吉克语意为“四面环山”。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新疆军区塔合曼边防连官兵常年驻守在这里。在一代代军民合力守护建设下,这里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金秋时节,记者一行探访该连。连队营区内,绿柳成荫,格桑花开。只有营房背后高耸入云的慕士塔格峰提醒着我们:这里曾是帕米尔高原东部的荒滩戈壁。

从播下种子到扎根高原,从一片荒芜到满眼绿色,从彼此守望相助到协力稳边固防……塔合曼,见证了一代代戍边官兵洒下的血汗,也见证了一个个军民一心、团结如磐的传奇故事。

出营区向北,14座蔬菜大棚一字排开。蔬菜基地内,辣椒、西红柿、卷心菜……十几种瓜果蔬菜长势喜人。这是塔合曼乡各族群众的“菜篮子”。

“没有连队官兵的帮助,就没有这座蔬菜基地,我们在这里就扎不下根、过不上好日子。”蔬菜基地负责人田迎国动情地给记者讲起那段难忘的经历。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种菜曾经是一种奢望。20多年前,田迎国从甘肃张掖来到塔合曼乡务工。为连队修缮营房时,他发现大棚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当时就动了心:“要是我也能在高原种出蔬菜该多好。”

不久后,田迎国拿出所有积蓄自建蔬菜大棚。然而,他满怀期待地播下种子,长出的菜苗不是被“冻死”,就是被“热死”。

“当时,我急得满嘴是泡。”田迎国回忆,眼看自己的心血就要“打水漂”,他急忙向连队官兵请教。

换土、育苗、沤肥……官兵把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手把手帮他种出了第一茬蔬菜。

“从那以后,大棚连年丰收,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田迎国笑着告诉记者,如今,他建起了县里最大的瓜果蔬菜基地,种出的各类果蔬成了当地市场的抢手货。

连队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张16年前官兵捐资助学的老照片——画面中,时任连队指导员白雪源给一名塔吉克族男孩赠送文具。旁边,一位头戴红色小帽的塔吉克族小姑娘,抱着官兵赠送的新书包,满脸幸福。

今年“七一”,连队官兵与塔合曼乡寄宿制小学师生举行军民共建活动。女教师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参观连队荣誉室时,指着照片里的小姑娘,激动地说:“那就是我!”

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给记者讲述了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塔吉克族家庭,兄弟姐妹4人靠着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刚上小学一年级,她就差点因贫困辍学。

连队官兵得知情况后,决定帮她完成学业。此后,连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这家人的资助从未中断。

一年冬天,塔合曼乡突降暴雪,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全家被困在放牧点。危急关头,连队官兵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将他们一家人和牛羊全部安全转移。

“18岁那年,我如愿考上了师范大学。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毕业后回到家乡,像连队官兵那样帮助更多孩子圆梦。”卡尼加汉·巴扎尔加米里说。

在塔合曼,边防官兵与当地群众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像慕士塔格峰的冰雪融水一样,绵绵不绝,时刻滋润着彼此,为荒凉的戈壁孕育出无限生机和力量。

一次,连队官兵巡逻时遭风雪袭击,车辆抛锚在一座海拔4700米的达坂上,如果不能及时脱困,后果不堪设想。

紧急时刻,塔吉克族护边员木拉利开上自己的车,拉着一名汽车修理工,带上氧气、药品,在厚厚的积雪中赶往车辆抛锚地点。在他们的帮助下,官兵成功脱困。

连队营区南侧,有一片枝繁叶茂的树林。记者走近细看,竟是百余棵白柳簇拥成林。

戍边32年的军医杨保盛向记者介绍,20世纪80年代,连队整修营区,周边的塔吉克族村民闻讯,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前来帮忙。大家都说,“解放军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在村民帮助下,营区很快修葺一新。事后,官兵和村民一起种下这105棵象征军民团结的“戍边团结柳”。

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亭亭如盖,百余棵柳树相守相依、根根相连,成为一代代官兵与当地群众军民一家亲、协力守边防的历史见证。

记者离开塔合曼时,这里秋意渐浓。不久后,这里将迎来漫长的寒冬。官兵们说:“在风雪边关,只要我们和群众紧紧相依、血脉相连,就能像‘戍边团结柳’一样,战胜凛冽的风雪,在帕米尔高原傲然挺立、茁壮生长。”

阿拉马力边防连——

天边边,“家国”二字重千钧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阿拉马力边防连官兵在执勤途中。(訾豪 摄)

阿拉马力,蒙语意为“苹果”。但这枚“苹果”不在繁华都市,而是在遥远的边关。

9月5日,沿着霍尔果斯河畔蜿蜒曲折的山路,记者一行翻山越岭,一路北上,来到卡拉乔克山脚下的新疆军区阿拉马力边防连。

连队营区坐落在一个小山头,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在一片无人区中格外显眼。

60多年前,一首《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从这里诞生,几经创作改编,响彻座座军营,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祖国要我守边卡,边防线上把根扎,雪山顶上也要发芽……”云海之下,山河之间,一代代戍边官兵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人烟稀少的天边边,在苦与乐、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戍边的意义,体味家国的分量。

“到偏远地区当兵,是我自己的选择。但来到阿拉马力之初,我还是有些不适应。”上等兵李想是一名大学生士兵,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老家在平原,以前坐车从未晕过。去年,刚到连队那天,弯弯绕绕的山路把我颠得头晕目眩。掀开车帘,周围山连着山,漫山遍野除了草就是树,没有人烟。我当时就想,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其实,阿拉马力边防连带给许多新战士的,有疑惑,也有惊喜;有温暖,更有挑战。

走进连队新一代营房,记者发现,宿舍宽敞明亮,每一间都配有暖气。洗漱间里,洗衣机、烘干机整齐排列,水龙头24小时都有热水。厨房里,电气化蒸煮设备一应俱全。

“虽然远在天边,但连队的生活条件还好。”李想说,但这里的气候环境随时都能让你领略到它令人生畏的一面。

去年冬天,阿拉马力气温骤降,最低温度达零下30多摄氏度。李想告诉记者:“夜晚站哨执勤,我穿了厚厚的几层衣服,最外面还要套上一件羊皮大衣。”

“鞋也得穿两双。普通的防寒靴20分钟就冻透了,外面得套一双厚马靴。”回忆站哨时的情形,李想说。

雪后巡逻,班长竟让他少穿些。一开始,李想有些不解,但他很快明白了班长的良苦用心。

“一出营门,积雪没过小腿,我们只能用推雪板开路,艰难向前推进。返回时,从里到外都被汗水浸透了。”

“手冻伤冻裂、流鼻血……阿拉马力的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李想说,那段时间,他反复思考来这里的意义和价值。

除夕夜,李想在山顶站哨执勤。一抬头,他看见了远处霍尔果斯口岸的万家灯火。

那一刻,他想起父亲在电话里说的话:“儿子,咱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值得。”

那一刻,他回忆起班长带他为界碑描红时的情景:“界碑后面就是祖国。在这里戍边,就是守护千千万万个家庭。”

那一刻,他回想起边防建站后首任班长高生禄的故事。高生禄戍边8年,复员时选择把家安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理由很简单:那里离阿拉马力最近。

有一年,通往连队的公路被泥石流阻断。得知消息,已年过七旬的高生禄带着老伴,翻山越岭用小推车为连队送来补给物资。

高生禄去世前一个多月,特意回连队探望,难舍这里的一草一木。临终前,他叮嘱老伴,每年都要替他回连队看一看。

“一辈子献给阿拉马力,一辈子牵挂阿拉马力。”连队老兵的故事,让李想找到了来这里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坚定了乐守边关的决心,“今天,与住地窝子的开拓者相比,我们的条件优越得多,还有什么理由不把戍边的职责尽好!”

二级上士郜亚浦已在阿拉马力坚守十年,同样是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戍边的价值。

“刚来时,连队门前还是泥巴路。”当年,从中原腹地来到荒凉边关,郜亚浦有些失落。他对记者说,当时上山的路只有一条,有一次遭遇山洪下泄,大家眼睁睁看着运送补给的车停在山下,就是上不来,最后只能靠人力把物资一趟趟背上山。

驻守边关,注定要与艰苦、寂寞相伴,但其价值与意义也一点点显现。郜亚浦说:“有一次,连队处置边境突发情况。我和战友们追了几座山,终于抓获了不法分子。回来时,天黑透了,衣服也湿透了,心中却为忠实履行了戍边职责而感到有种说不出的充实。”

一代代戍边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如山间雪松般扎根矗立,成长为固边守防的忠诚哨兵。建连以来,连队受军级以上单位表彰21次,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

记者离开阿拉马力时,回首远望,山坡上,战士们用石头垒出的“乐守边关”4个大字格外醒目,经过岁月的洗礼,字的颜色一次次被风雪侵蚀冲淡,又一次次被官兵粉刷一新。

“乐守边关”,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情怀。

红卡子边防连——

“惠民驿站”架起边疆军民连心桥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连队军医和卫生员为驻地群众、护边员提供巡诊服务。(訾豪 摄)

霍尔果斯河畔,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红褐色山梁。山下,边防线上的多条道路交会在一起,形成交通要冲。

因山脉为红色,又建有哨卡,当地群众叫它“红卡子”。新疆军区红卡子边防连便驻守于此。

9月6日,记者一行离开阿拉马力,沿霍尔果斯河蜿蜒前行,探访这个连队。

连队营区附近的三岔路口,一座钢结构板房格外醒目。板房外墙上,挂着一块大大的牌匾——“红卡子惠民驿站”。

“心系边民倾心为民,军民共谱团结乐章。”惠民驿站大门两侧的一副对联,阐明了驿站建设初衷,也道出了红卡子边防连官兵的心声。

走进驿站,记者看到,报架上整齐摆放着政策宣传单和报纸。一旁的书柜中,除了供群众阅读的书籍外,还有两个便民药箱,放着治疗感冒、腹泻、中暑、蛇虫咬伤等伤病的常用药。书柜下方的几个便携式工具箱内,扳手、螺丝刀、钳子等维修工具一应俱全。房间正中央,整齐摆放着桌椅、饮水机等,方便过往群众休息。

往里走,则是驿站值班区,两名战士正在办事窗口为群众办理相关手续。办事窗口前,两把供办事群众使用的凳子,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痕迹。

“这里原本没有凳子,来办事的群众不方便。”正在值班的一名战士告诉记者,“我们是为群众服务的,哪能让他们站着办事?”于是,连队官兵就在窗口前摆放了两个凳子。“现在,群众不仅坐着办事,位置还比我们稍高些。”

这个细节,让记者对这群边防战士肃然起敬:千里边防线上,可爱的战士们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驿站规模不大,却能为过往群众提供政策宣讲、休息饮水、办理通行证、医疗、车辆救援维修等多项服务。该连指导员告诉记者:“这个驿站既是我们服务群众的平台,也架起了边防官兵与边疆人民心连心的桥梁。”

这是宣传边防政策法规的驿站——

驿站前,宣传牌、显示屏上清晰展示着边防政策法规要点,广播中循环播放进入边境管控区的注意事项,边防政策宣讲手册、画报等随时发放。

今年初,一支来自内地的施工队第一次到边境管控区内施工,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和作业流程,导致施工受阻。得知情况后,该连主动联系施工队管理人员,为其普及边防政策法规,还利用惠民驿站为进出的施工人员讲解相关政策,帮助他们掌握有关工作流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这是为边疆群众排忧解难的驿站——

“单大叔您放心,有我们在,您家的西梅和杏干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挂断电话,该连指导员指着远处一片果林告诉记者,连队主动为果农和收购商牵线搭桥,为边境管控区内果园水果采摘、运输、出售开辟绿色通道。仅此一项,就帮助6户果农增收10余万元。

这是保障边疆群众身心健康的驿站——

今年6月,一位在边境管控区内施工的工人右手被砸伤,血流不止。前往医院的路上,他们路过惠民驿站,正在值班的战士见状,立即联系连队军医为受伤工人清创消毒、包扎止血,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7月11日,在驿站值班的战士发现一名工人身体不适,便赶紧从医药箱里取出体温计,把毛巾打湿后敷在工人额头上。待这名工人面色恢复正常后,又送给他一些防中暑药品。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宏大,做起来其实很小很具体。一件件平凡而温暖的小事,把“子弟兵”3个字深深镌刻在边疆人民心中。

你温暖着我,我守护着你。官兵也时刻被边疆群众的关心关爱感动着——

“那天,我正在惠民驿站值班,一辆装满水果的货车突然停下来,果农拿着一袋蟠桃和油桃,非要送给我们吃。我们有纪律,不能拿群众的东西,但心里还是非常感动。”

“那天天气特别热,我们在惠民驿站值班时,热得浑身是汗。一位50多岁的果农骑着电动车来到驿站,放下饮料和雪糕,转身就走。我立刻追了出去,想把东西退还,他却无论如何不肯收回。我只好收下,并给他转了16元钱。我们被群众这样关心,再苦再累也值得。”

……

“真心、用心、尽心,同心、同德、同守”——正如惠民驿站墙壁上的12个大字一样,在远离繁华的千里边防线上,边疆群众与人民子弟兵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共同铸就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阿拉山口边防连——

大风起兮,我自岿然不动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该连战士在瞭望哨执勤。(赵晨 摄)

祖国西北边境线上,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的谷地,有一条中国通向中亚的大通道,阿拉山口就在这条通道上。有着“风口第一哨”之称的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连,即驻守于此。

9月8日,记者一行从博乐市出发,前往阿拉山口边防连,探访“与风共舞”的边防官兵。

起伏的山岗间,蓝顶黄墙的新式营房格外醒目。放眼望去,无论是营房周围环境还是营房内部现代化设施,都令人耳目一新——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替代了坑洼不平的“搓板路”;能抗大风的输电“水泥桩”替代了以往的“黑杆杆”;屋内窗明几净,液晶电视、电脑、空调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山口,也是风口。西伯利亚冷空气带来的狂风,成为阿拉山口的主角,每年8级以上大风,平均要刮160天以上。

大风给官兵工作生活带来了困难:风大时,上哨十分艰难,只能手脚并用往上爬;巡逻路上,飞雪砂石被风裹挟扑面而来,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官兵告诉记者,瞭望哨哨楼是驻地的制高点,也是风力最大的地方。如今,为了保障哨兵安全,哨楼已由开放式围栏改成封闭式外墙,还专门设计了登哨楼的密闭通道,大大降低了刮大风时官兵上下哨的安全风险。

大风,给官兵工作生活带来不便,许多官兵患有沙眼和鼻炎,犯病时眼睛红肿发痒,不停地流泪、打喷嚏。

中士郑富强告诉记者,现在配发的防风沙镜和防风沙脖套可有效进行防护,对症治疗的药品也很齐全,患病的官兵已大大减少。

“大风如歌、责任如山”,瞭望哨后方的山坡上,战士们用石头垒起的8个大字格外醒目。在瞭望哨旁边的英雄山上,阿拉山口第一任边防站站长吴光胜的雕像屹立风中。

1962年8月,吴光胜带领17名官兵,拿着1张地图、拉着3匹骆驼、背着1口行军锅,从博乐徒步几十个小时抵达阿拉山口,在荒无人烟、狂风肆虐的戈壁滩上开始艰苦的戍边生活。

“2001年,老站长吴光胜在江苏老家去世。临终前,他叮嘱家人把他的骨灰带回阿拉山口,撒在他魂牵梦萦的边防线上。”该连连长告诉记者。

“大风起兮,我自岿然不动!”一茬茬官兵以革命前辈为榜样,风大意更坚,苦多志更长,扎根边防、奉献边防、建功边防。

——风再大,训练标准一丝都不能降。

“新兵训练时,我3000米跑成绩优秀,来到连队第一次考核,恰好赶上大风,结果跑了个不及格。”中士成良雄告诉记者,为了战胜狂风,他给自己的小腿绑上沙袋,苦练下肢力量;用背包绳拉着班长跑步,模拟大风带来的阻力;一次次进行冲山头练习,增强耐力和爆发力……他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又拿到了优秀。

“其实,风中训练有很多窍门。比如,顶风时要调整姿态侧点身,不能大口呼吸……”如今已成为训练骨干的他,谈起风中组训颇有心得。

采访中,记者看到,连队修建了室内训练场,前哨班也建成了地下训练室,训练条件的改善为连队军事训练提供了有力保障。

——风再大,巡逻执勤一步都不能落。

一年冬天,二级上士陈卫兵和5名战友徒步前往界标巡逻,途中突遇10级大风和暴雪。电台和北斗手持机因气温骤降,电池电量很快耗尽。

“狂风卷着大雪,完全遮蔽了视线。我们只能一步步挪动。防寒面罩被风雪吹透了,回到连队时,迎着风的半边脸都失去了知觉。”陈卫兵说,再苦再累,看到界标那一刻,大家都觉得值了。

这些年,为了完成执勤巡逻任务,连队官兵摸索出多种抗风队形。

“大风中巡逻,一路队形,人与人的间距要从5米缩短到1米,后一个人要紧紧拉着前一个的腰带;风吹久了,第一个人容易耳鸣和晕眩,大家要交替站到队伍最前头,顶风前行……”说着,战士们从背包中掏出一条背包绳给记者看,这是他们巡逻时的必备装具,风太大时就要用背包绳拴在一起走。

——风再大,卫国戍边一天都不能少。

再过3个月,坚守阿拉山口16年的一级上士闫晓飞,就要退役返乡了。

“从来不提要求的他,最近主动找我提了3个要求。”该连连长动情地说,“一是,在瞭望哨再执勤1个月;二是,到国门前哨班再站1个月岗;三是,在连队像平常一样再干上1个月。他说,卫国戍边一天都不能少,干满这3个月,就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山口呼呼的风声了。”

走下瞭望哨哨楼,石墙上一张彩色的中国地图映入眼帘,地图两侧镌刻着两句话:“祖国在心中”“故乡在梦里”。

那一刻,记者肃然起敬:一代代戍边人就这样在阿拉山口的风雪中,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玉科克边防连——

风雪边关,那一个个勇毅前行的身影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戍边战士在玉科克边防连前哨点执勤。(陈庆 摄)

在中国西部漫长的边防线上,有一座东西走向的阿拉套山。玉科克边防连犹如堡垒般,驻守在阿拉套山深处的玉科克峰中。

9月9日,记者一行人从博乐市乘车北上,深入层峦叠嶂的阿拉套山,探访这个地处“冬天雪封山、夏天步道难”艰苦环境下的边防连队。

走进营区,一座高约3米的黑牛塑像格外显眼。“黑牛”身形健硕,犄角尖利,双眼炯炯有神。

该连指导员告诉记者,这头牛与连队的结缘,始于上世纪70年代——

“起初,从连队到玉科克瞭望哨,山连着山、林挨着林,连一条羊肠小道都没有,虽然两地直线距离只有两公里,走山路的实际距离却达10多公里。哨所能否及时收到补给,成为连队官兵最关心的事情。”

1976年秋,一头名叫“阿黑”的牛,成为连队往返哨所运送物资的“主力”。一开始,战士们牵着“阿黑”走山路。往返次数多了,“阿黑”竟然能认路,独自驮着给养上山,从未出过差错。

“这一驮,就是整整17年。”指导员说,17年间,“阿黑”负重前行,累计行程达3.5万余公里,驮运物资约270吨,架起了连队与哨所之间的生命补给线。

“有一天,年迈的‘阿黑’头朝着哨所方向平静地躺下,离开了我们。”连队官兵告诉记者,在通往哨所的险峻路段上,连队为“阿黑”立起一块“颂牛碑”。近几年,由于道路一再扩建,官兵把这块碑迁回了连队荣誉室。

沿着“阿黑”曾经无数次往返的路途,记者登上了矗立在山巅的玉科克瞭望哨。

“阿黑”背驮补给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这座云端哨所内,电视、冰箱、洗衣机、暖气、电气化炊事等设备样样齐全。保鲜柜里,储藏着娃娃菜、豆角、辣椒、生菜、花菜等10多种新鲜蔬菜。

玉科克,蒙语意为“白色的石头”。冬天每一场大雪过后,这里便被铺得一片银白,“风吹雪”天气时常发生。

山高路险,自然条件恶劣,但阻挡不了边防官兵执勤巡逻的脚步。一代代戍边官兵像“阿黑”一样,无惧风险、默默奉献,在风雪边关勇毅前行,用青春热血践行着对祖国的誓言。

山高林密、悬崖耸立、急流密布……诸多不利因素,让很多人一度认为,对304至306号界碑地段的边界勘察任务是一件难事。

“有界碑的地方,就应该有中国边防军人的脚步。”入伍14年的一级上士魏发清回忆,2011年8月,他和战友进行了一次边界勘察。他们越过4座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山,跨过30多道山梁,攀越9处倾斜度达70度左右的山体悬崖,蹚过9条急流。完成这项任务共历时5天4夜,过程十分艰辛,也充满了挑战。

十余年来,定期组织对304至306号界碑地段的边界勘察,是连队官兵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一次艰难与风险并存的“探险”。

“一路几乎都是陡坡、断崖、流沙山,很多地方只容一个人侧身通过。”谈及边界勘察的艰险,一级上士刘仕高至今记忆深刻。一次,走在他前面的一名新战士,因拄着的木棍突然断裂,整个人失去重心,差点掉下10多米高的悬崖。幸亏刘仕高眼疾手快,一只手抓住这名战友,另一只手下意识抓住山坡上的灌木,用尽全力才使他脱险。

今年8月,连队组织边界勘察。途中突降大雨,随队卫勤保障的军医两次滑倒:一次是在前进途中,他跌入湍急的河水中,眼角碰伤,眼镜摔碎;返回时,他又一次摔倒在陡坡上。军医咬牙坚持,归队检查后发现,竟然摔断了3根肋骨。

“无论多么艰险,只要祖国需要,没有路我们也要蹚出一条路来。”与连队官兵交流时,他们说,卫国戍边,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常有,孤独寂寞却需天天面对,唯有像“阿黑”一样负重前行、坚持不懈,才能不负祖国、不负人民。

今年是一级上士魏发清担任军马饲养员的第13个年头,连队官兵都叫他“马倌”。

“马倌”是连队公认最脏最累的岗位——冬天,马厩中刺鼻的马粪味道很难消散,好多新兵第一次进马厩待不了几分钟,而魏发清却要每天到马厩里清理马粪。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能清理10多车。“在马厩里待久了,我身上有一股怪味,自己闻不到,战友们都能闻到。”魏发清说,长时间在充斥着刺激性气味的环境里工作,鼻子已经“半失灵”。

夏天,军马散养在山上吃草,容易走丢。魏发清就漫山遍野找马、赶马、驯马。“有一次,我骑马上山,突然遇到一群野狼,马吓得停住了脚。眼看狼群一点点逼近,我扯着嗓子大吼一声,没想到野狼居然被我吓跑了。”提起吓退狼群的往事,魏发清乐了。

魏发清笑的时候,两只眼睛弯起不一样的弧度。“结婚前,我老婆也问过我‘怎么两只眼睛不一样’”魏发清有些难为情地说,“这是刚当‘马倌’时摔的,左眼皮缝了6针。”

“马倌”不是官,却是边防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颗螺丝钉。在玉科克边防连采访,记者见到了太多太多在这样普通岗位上牺牲奉献的官兵。他们就像任劳任怨的“阿黑”,经年累月地默默坚守。

风雪边关,人迹罕至;云端哨所,寂寞相伴。一代代戍边人远离繁华、远离家人,靠什么克服重重困难险阻,在遥远的边关坚守了一年又一年?

在连队301号执勤点前,一块白色巨石巍然矗立,上面一笔一画镌刻着4个红色大字——“祖国万岁”。

记者想,这就是边防军人心中的答案。

卡昝河边防连——

做边关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文丨解放军报记者 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

卡昝河边防连官兵巡逻途中。(陈庆 摄)

初秋,阿拉套山深处,绿色的草甸逐渐变黄,卡昝河从耸峙的雪山间流出,汇入奔涌的博尔塔拉河。

9月11日,记者一行沿博尔塔拉河溯源而上,探访位于河谷腹地的新疆军区卡昝河边防连。

“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地处风口的卡昝河谷,雪山连绵,年风期约280天。该连升起的国旗,平均每两个月就会被大风吹坏一面。为此,连队特意在营区前的路边建起一面长方形砖墙,绘上五星红旗。无论刮风下雪,巡逻官兵都能远远看到这抹鲜艳的中国红。

连队营门两侧,“戍边是本职”“爱民是本色”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该连干部告诉记者,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牧场交错。组建之初,为方便群众生活,连队想牧民之所想、急牧民之所急,相继办起牧区首家“便民商店”、建起第一所季节性“牧民小学”、开通第一辆“便民班车”、开办首家“便民照相馆”、开设首家“便民流动医院”,赢得当地群众点赞。连队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走进连队新营房,记者看到,除了各种现代化生活设施,还配有数字阅读机、卡拉OK唱吧等文化娱乐设备。走廊上,“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宣传画尤为醒目。

采访中,记者记录下连队官兵与驻地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

连队荣誉室展柜里,整齐叠放着一摞绣着“爱民拥军”字样的花边手帕。

“这99块手帕,见证了连队第十任军医张鸣一的故事。” 现任军医闫鑫磊说,张鸣一在卡昝河驻守5年,为少数民族牧民接生过99个孩子。为表达感谢,孩子出生后,牧民都会送给张鸣一一块自己缝制的手帕。

“手帕虽小,却饱含牧民群众的真情。”闫鑫磊说,“张医生在市区举办婚礼。牧民们得知后,特意按照草原风俗,为他们在卡昝河又举办了一场婚礼,并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真挚祝福。”

连队西北角,建有一座“爱民亭”。亭子中央,是一名战士的雕像。

“这是连队原卫生员高继友的雕像。那年,高继友巡逻归来,突然发高烧。他刚躺下不久,一位牧民便急匆匆来到连队求助。原来,这位牧民的孩子高烧、腹泻多日,情况危急。高继友闻言,不顾自身病情,带上药箱就往牧民家赶,一直忙到凌晨四点多,才把孩子的病情稳住。由于第二天还有任务,高继友连夜返回连队。过河时,高继友因体力不支不幸从马上跌落,被无情的河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闫鑫磊动情地说,高继友牺牲后,牧民们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在他牺牲的地方立起一座“爱民碑”,前些年又修建了这座“爱民亭”,每逢清明节,周边的牧民都会赶来祭奠。

在连队营房三楼,记者看到一块木制牌匾,上面用汉语和蒙语写着“卡昝河边防连爱民诊所”。

诊所内,摆放着智能健康管理一体机、远程医疗系统,各种药品、急救设备、理疗设备也一应俱全。闫鑫磊自豪地说,这里不仅能为连队官兵提供医疗服务,还能为周边少数民族牧民提供健康体检和医疗救助。

潺潺流淌的卡昝河,见证了一茬茬官兵与各族牧民“我守护着你、你关心着我”的感人故事。

卡昝河畔,几间新修的蓝顶平房静静矗立。

“这是解放军为我们建的新房。”蒙古族牧民米·乌拉告诉记者,一年前,她家的老房子被狂风吹塌了。眼看寒冬就要来临,连队官兵自发组织捐款,买来砖、水泥、彩钢瓦等建材,由连长、指导员各带一支党员突击队,采取两班倒的方式加班加点建造新房,终于赶在大雪来临前,让他们一家住进了温暖的新家。

“米·乌拉大姐一家就住在连队旁边,平时经常给连队帮忙。我们既是近邻,也是一家人,他们有了困难,我们必须帮一把。”连长恳切地说。

沿着卡昝河岸上行,就能看到哈萨克族牧民加克·皮努尔的家。

每次官兵巡逻途经此处,加克·皮努尔大老远就招呼大家到家中做客,喝碗热奶茶暖暖身子。

“当初,是子弟兵帮我安下了家。”加克·皮努尔深情回忆——

“那年冬天,我们一家从伊犁迁徙到这里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是连队官兵帮我们找到临时住处安顿下来。后来,我为3个孩子的学费发愁时,连队官兵又送来一笔助学金,连续多年资助孩子上学。在连队帮助下,现在我和妻子都成了护边员,家里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加克·皮努尔一脸欣慰。

日子越过越好的他没有忘记连队。官兵们说,加克·皮努尔经常帮连队清理马厩、清扫积雪,各种杂活都抢着干,那份真诚让人感动。

如今,连队门前,当年的“便民商店”已退出舞台,新一代“爱民驿站”正在紧张装修。“将来,这里还要建一座电商采购点,帮助牧民直销牛羊肉,增加收入。”连长告诉记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离开连队时,看着这振奋人心的标语,记者不禁心潮澎湃。卡昝河边防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驻同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一定能汇聚起稳边固防的强大力量,在祖国万里边疆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央广网·军事频道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费士廷 钱宗阳 李蕾)返回,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