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警惕“赚钱App” 是福利还是陷阱? 正文

警惕“赚钱App” 是福利还是陷阱?

[综合] 时间:2024-04-30 02:52: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10次
眼下,警惕看视频赚钱、赚钱玩游戏赚钱、利还走路赚钱……不少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陷阱然而,警惕一些参与者发现,赚钱赚钱任务总是利还绕不开看广告,而标榜的陷阱高收益则迟迟难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警惕

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赚钱App,俨然成了“金融App”。利还就连平时常用的陷阱拍照、办公软件都有借款功能,警惕经常出现鼓励用户开通借款功能的赚钱弹窗提示。这类赚钱App打着“无所不赚”的利还旗号,以10元8元的赚钱福利为诱惑,吸引众多网民下载并参与。然而,当他们乐此不疲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时,不知自己已沦为不良科技公司的围猎对象,一步步掉进数字陷阱。

以蝇头小利为噱头,以注意力占据为手段,以强制性广告投送为目的,这是赚钱App为网民布下的第一道数字陷阱。以红包变现为诱惑,以窃取用户私人信息为目的,则是第二道数字陷阱。在利益驱使之下,赚钱App不仅奖励承诺难兑现,而且还试图通过植入App来记录和分析使用人的数字行为轨迹。以轻松赚钱为名,以数据获取与算法训练为手段,以广告信息精准推送为目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正成为一些科技公司设置的第三道数字陷阱。

此外,还有一些App以“免费领取会员”为噱头,引导用户使用借款服务。例如某款视频App以“免费送3个月VIP会员”为由,引导用户点击广告,点击进入后则会出现“新用户领30天首期免息券”“最高可借额度200000元”等网络借贷广告。

社交、出行、视频等生活服务类App用户基数庞大,其中很多使用者本无强烈借贷需求;在这些App“广撒网”式宣传下,一些使用者受诱惑开通了借贷功能。

并且不少平台的借款功能都以“实时审批、极速到账”为卖点,并且承诺的额度不低。几款App对开通借款功能的审核都颇为宽松,填写个人姓名、身份证号,进行人脸识别后,绑定收款银行卡就可以借钱。

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还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当记者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

此外,借贷功能还极易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国家网信办在今年5月的一次通报中指出,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其中半数以上App都具备金融功能,这些App存在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的问题。

对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快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为网络软件应用程序的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管提供制度依据。其次,信息通信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企业也应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监督纠错机制,强化事前事中监管,切实履行企业行业责任。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研发企业要在硬件端口的信息安全后门设计上自律,特别是针对老年用户的手机智能设备,要更加突出手机信息安全的加密设置。

不断提高网民的数字素养也不容忽视,这需要行政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社区、家庭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有效预防网民掉入不良程序开发者的数字陷阱,提升他们的数字素养能力是长久之计。只有帮他们建立起必要的网络识骗防骗意识,才能形成该群体针对数字骗局的“群体免疫力”。(综合光明日报、新华网等)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