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良工不示人以朴 正文

良工不示人以朴

[时尚] 时间:2024-04-29 16:16: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59次

原标题:良工不示人以朴

《后汉书·马援传》载,良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小时候聪慧过人,不示锋芒初露。人朴他哥哥马况对他说:“汝大才,良工当晚成。不示良工不示人以朴,人朴且从所好。良工”意思是不示希望他不要务虚名,忙于出头露角,人朴要大器晚成。良工“良工不示人以朴”,不示是人朴说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比喻一个真正的良工行家是决不肯轻易把粗糙或有瑕疵的东西随便展示出来的。

碧玉宜藏,不示佳作当赏。人朴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广博精微、璀璨似锦。诸子百家,孟诗韩笔,一个个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卷帙浩繁、千古绝唱,一篇篇积淀着沧桑的味道,特有的文学底蕴让人留恋不舍、叹为观止。随手挑拣其中的几枚“贝壳”,深学研习,自有体会:无一不是清新淡雅、超凡脱俗,无一不是匠心独运、精工细琢。

钻石不可能天生闪耀四方,美文也需反复淬炼打磨。细品历史,每一处珠玉之论的背后都隐藏着创作者的艰辛。吕不韦集众人之智著写《吕氏春秋》,可谓“穷尽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为保其精益求精,不惜将这二十多万字写在布匹上,张贴于咸阳城门,悬赏能士,承诺若增删一字便奖励千金;诗仙李白初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所作《黄鹤楼》而为之敛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精心构思,写出了与之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深感著书之难,反对世人速于成书,躁于求名,嘱咐弟子潘耒刊印《日知录》要再待十年,甚至“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绝笔为定”。这些名士对待作品都是一再琢磨,力求臻于完美,不轻易以“朴”示人。

“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千锤百炼、仔细推敲,乃是写好文章的助推力;急于求成、抱枝拾叶,则可能成为写作的绊脚石。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在生命的最后两天,他还在坚持修改《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在这篇最终未能完成的,仅有2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迹竟达53处之多。芟繁剪秽,才能弛于负担;文字频改,必有功夫自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结果迥然不同。欲让文章能“适千里”,不论是谁,都需要下一番功夫。

当然,提倡“良工不示人以朴”,不是说一个“良工”不经过辛勤创作就可以得来上乘之作,也不是无限制地要求人们去追求作品的深度、高度和广度,而是说作文不能应付了事。对于一个“良工”或者想成为“良工”的同志而言,应当以写出较高质量的作品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反对那种在治学上囫囵吞枣、写作上粗制滥造的作风。

瑜自璞中来,写出不示人以朴的文章并非易事。毕竟博取的“花粉”,并不就是“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味将就,就难免会在备课教案中东拼西凑,缺少灵魂的注入,难以敲准官兵思想的鼓点;或在调研报告中被动应付,下不足走访功夫,沉迷于材料堆里找数据,致使问题终究在原地打转转;或在完善各类方案中粗枝大叶、草率修改,绘不好基于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工笔画。只想在一步到位的设想中走捷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战地黄花分外香”,这是只有那些勇敢的创作者才能切身感受到的。只有像红军那样有万里跋涉、坚韧不屈的精神,乐在书海“卷巨澜”,勤于修改“战犹酣”,用匠心为文章注入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才能不示人以朴,达到“刺破青天”的高度。(■郝启荣)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