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后,他们过得咋样了?河南交上易地扶贫搬迁“民生答卷”

[时尚] 时间:2024-05-04 13:16: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次

原标题:搬出“穷窝”后,穷窝他们过得咋样了?河南交上易地扶贫搬迁“民生答卷”

9月24日上午,搬出搬迁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易地扶贫搬迁专场,后们河南介绍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咋样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交上

“十三五”时期,易地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共计25.97万人,扶贫主要涉及大别山、民生伏牛山、答卷太行山等“三山”地区的穷窝10个省辖市和示范区、50个县(市、搬出搬迁区),后们河南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9个,咋样省级贫困县5个,交上非贫困县26个,易地近26万贫困群众彻底摆脱深山的束缚,全面开启了易地新生的幸福生活。

25.97万深山群众搬到交通便利、生活便捷的858个集中安置点

安置点选址直接关系到搬迁群众是否“搬得出、搬得好”。易地扶贫搬迁按照“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四靠”原则进行安置选址,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享受公共服务,推动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经统计,“四靠”安置占比近九成,其中,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安置比例分别为13.8%、13.3%、52.8%、8.8%。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新建安置住房7.7万套,将分散在442个乡镇、4145个村的25.97万深山群众,搬到交通便利、生活便捷的858个集中安置点,建筑总面积约638万平方米,人均面积达24.57平方米,通过“下山”“上楼”,实现了从“好房子”到“好日子”的转换。

规模以上安置点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 就学就医一应俱全

按照“保障基本、缺啥补啥”的要求,在规模以上安置点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有社区服务中心、有义务教育学校、有幼儿园、有卫生室、有文化场所“五个有”全覆盖。同步配套水、电、路、网长度约2800公里,集中安置点的安全饮水到户率、生活用电覆盖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通信集中覆盖率均达到100%;累计建设科教文卫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2157个,有小学生的2.32万户搬迁家庭和有中学生的1.61万户搬迁家庭就学条件得到改善,就医条件普遍提升。

特色种养、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光伏扶贫等累计实现脱贫25.15万人

搬迁群众告别了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享受到安置点的现代化资源,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养、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光伏扶贫等,搬迁群众累计实现脱贫25.15万人,脱贫率达到96.8%。如何确保“稳得住、收益多”?

对此,河南开展产业扶贫“五个一”,即:建设1个村级光伏小电站,在安置点建成并网271个村级光伏电站,惠及1.2万搬迁户。落实1项特色产业帮扶措施,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药材、菌菇、林果种植及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带贫产业,约70%的搬迁群众享受到产业分红。建设1个扶贫车间,配套建设扶贫车间281个,已基本实现靠县城、乡镇的安置点全覆盖,带贫人数1.69万人。有1人稳定就业,建立精准就业帮扶台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800人以上安置点开展就业对接活动,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足不出户”获得就业信息,全省有劳动力搬迁人口基本全部实现稳定就业。有1份稳定收益,创新复垦券交易政策,将复垦券交易所得一部分交由专业理财机构投资管理,累计返还收益7582.53万元。据统计,已脱贫搬迁户中,从事特色农林业的有12.1万人,就业务工的有14.8万人,从事现代化服务业的有2.2万人,享受资产收益扶贫的有7.3万人,社会保障兜底的有2.6万人,同时享有上述两种以上扶持方式的有11.5万人。

“党建+易地扶贫搬迁”让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随着后续扶持工作渐次展开,搬迁群众告别了靠天吃饭、勉强度日的苦日子。安置点积极推行“党建+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新建党的基层组织234个、社区服务机构381个,其他通过纳入就近管理等方式实现基层组织全覆盖,逐步形成“党支部建在社区、党小组建在楼栋、服务队建在单元”的格局。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易地扶贫搬迁“河南路子”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