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守边人 • 云视角②】他们以身为盾 护卫边境山河无恙

[百科] 时间:2024-04-30 07:35: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63次

  “疫情就是最美命令,防控就是守边视角身责任!”“我是②们党员,我先上。盾护”在云南抗击疫情的卫边战场上,随时能够听见这句响亮的境山话语。

  云南有着4060公里长的河无边境线,是最美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有8个州(市)的守边视角身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②们云南外防疫情输入压力巨大。盾护

  然而为了不让病毒流入神圣的卫边国土,在云南抗击疫情固防强边的境山战场上有一群人,用生命和实践立下不获全胜、河无绝不收兵的最美铮铮誓言。

  他们是稚嫩孩子心中伟岸的父母、他们是年迈双亲口中成器的子女、他们是新婚燕尔却没度蜜月的夫妻、他们是几过家门而不入的家人……

  他们是一名名云南边境上的普通人,但他们也是一名名党员,一名名云南的守边人。

  云南网整合云南边境线上感人的故事,带你一起走近这些最美守边人。

  昏迷80多个小时,醒来最挂心的还是工作

图片来源: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8月8日20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539天的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姐勒边境派出所民警揭映杨,在隔离点与战友视频核对疫情防控人员信息时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岗位上,揭映杨昏迷时手中仍紧紧攥着辖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接人员信息表。

  8月12日上午,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昏迷80多个小时的揭映杨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长时间处于半昏迷状态,每天清醒的时间只有几小时,但只要睁开眼他最挂心的还是工作。

妻子在医院照顾揭映杨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排查工作不能断,密接人员必须全部隔离,我们守好了边境,就守住了群众的心!”昏迷前,揭映杨还在和派出所民警沈阳讨论卡南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揭映杨在对辖区执勤点开展检查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揭映杨负责的卡南社区是瑞丽市情况最复杂、外来人员最集中、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辖区边境线长10公里,汉族、傣族、景颇族和阿昌族等少数民族杂居。

每天,数十条涉疫重点人员信息,汇集到揭映杨这里。“这段时间,他经常加班到凌晨,真是太拼了。”揭映杨的同事说。

翻开揭映杨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辖区情况。跟他共事多年的民警说:“揭映杨是一个很认真细致的人,每次要了解卡南村的详细情况,只要翻他的笔记本就好了,比汇报材料更全更细。”

揭映杨在维持疫苗接种点秩序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疫情期间,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揭映杨依靠社区干事,组建了5个警民一家亲微信群,及时向群众了解辖区动态,并发布警务工作信息、疫情防控常识等。

“好民警,为人和善、处事周到!”这是大家对揭映杨的一致评价。

“不管加班到几点,第二天早上他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其实他一直患有高血压的。”在妻子眼中,揭映杨就像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既心疼又自豪。

从警16年,揭映杨始终如一。在全国防控疫情关键时刻,他夜以继日,奋勇拼搏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深刻内涵。

走出“象牙塔”铸成“活界碑”

心有所信,方能行稳致远;身在边疆,更懂守边之义。“扎根边疆、心向中央、不畏艰险护一方平安,听党话、跟党走,让党旗高高飘扬”是心中信仰点亮了张启书的力量之光。

28岁的张启书出生于富宁县木央镇的一个苗家村落,家庭贫困的他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2020年9月从清华大学医学部硕士毕业的张启书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地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趋严峻,急需充实边境一线强边固防工作力量。张启书作为文山市第一批“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奔赴边境一线村寨,开始了他的强边固防工作征程。

张启书在为界碑描红 图片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张启书把在清华大学时学到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群众语音,向他们讲述新冠病毒的病理危害、疫情时政以及接种疫苗的相关知识,用亲切的“苗族语言”交流,把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识说到群众心里去。

张启书利用巡查值守的碎片时间教小朋友识字、和老人聊天,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引导他们爱护卫生、传播产业发展知识,教会200余名卡点值守群众如何有效保护自己……张启书在谈笑间向群众潜移默化地宣传着党和国家的形势政策,构筑起了人人是强边固防参与者的铜墙铁壁。

张启书教会卡点值守群众如何有效保护自己 图片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为了发挥好巡逻突击作用,他把原本用来贴补家用的经费挤出来自费买了一张摩托车,从此他就成了边境线上的“巡逻小能手”,用他的摩托车把党的政策和温暖带进每一户群众家,他的摩托车踏遍了茅坪村每一寸土地,用脚步丈量了他抵边巡边的使命担当,用汗水浇铸了行走于边境一线的“活界碑”。

张启书是茅坪村的“文化人”,也是强边固防队友的“翻译官”,更是群众眼里最信赖的“小张”。

  抗疫父子兵,齐心守边境

在云南省绿春县的边境一线,有一对哈尼族父子——李沙坚、李正批,父亲是平河镇倮独村的支部书记,儿子是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平河分站的边境管理专职辅警。现在,两人是平河123公里边境线上戍边队伍里的一员,同心守护着边关。

李沙坚、李正批父子

界碑脚下的倮独村,村委会书记李沙坚在疫情防控执勤卡点上,正仔细检查着来往行人和车辆。李沙坚吃在一线、住在一线,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苗头隐患,动员广大村民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爱国爱家、爱边护边”的积极性、主动性,带领村民用自己的行动为村子筑起了一道人工“过滤网”,一年前,正是在这位边境老支书的鼓励下,儿子李正批穿上警服,毅然加入了边境专职辅警这支队伍,与他的战友一起并肩作战,坚守抗疫最前沿。

“看到没,就是那,山脚下那个就是我家。”界碑旁李正批知道,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家。

李正批的家在山脚,单位在山顶,短短不到10公里的距离,与父亲总是“完美错过”一家团聚的机会。抗疫一年,坚守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见过晨星,陪着皓月,李正批却一直没有踏足过界碑脚下的家。

儿子说,“父亲戍守在边境一线最前沿,以一名党员的身份率先做好表率,这是值得他学习的精神。”

父亲说,“我儿子现在是一名边境专职辅警,和我一样投身边境线,我觉得很自豪。”

父亲李沙坚

两个男人的这番话语却从来没有对彼此透露过,只是将这种对家人的思念化作日常工作的不竭动力,积极投入于边境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

父子俩在难得的对话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注意好自身防护。”

一声问候,一次叮嘱,是父亲对儿子的疼爱,是儿子对父亲的牵挂,也是戍边抗疫人的约定,其余的都含在对彼此的鼓励中。

揭映杨、张启书、李沙坚李正批父子都是万千戍边队伍里的代表,在当前边境疫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的特殊时期,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戍边人,冲在边境防疫一线,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夜坚守,默默奉献,用青春和汗水筑起一道边境安全的屏障。

屹立峰巅,群山仰望,

他们用担当守护平安,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千难万险踩脚下,跋山涉水守深山,

他们用精神的传承,铸牢祖国西南边境安全屏障。

跨过峭壁险滩,

戍边人就是祖国的坚墙,

守卫山河无恙。

  相关新闻:

  【最美守边人 • 云视角①】筑牢强边固防抗击疫情的城墙 云南幸甚有你!

 

  策划:韩焕玉 胡春

  编辑:孙寅翔 李享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