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土地拾荒者”复耕撂荒田 正文

“土地拾荒者”复耕撂荒田

[时尚] 时间:2024-04-29 09:19: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32次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林

五九六九,土地沿河看柳。拾荒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市镇龙凤村,耕撂杨柳冒出新枝,荒田枝头小鸟吹响早春号角。土地一片新绿环绕的拾荒荒地上,5台旋耕机“轰”地点燃引擎,耕撂正式拉开春耕大幕。荒田

“别小看这些撂荒田,土地到了秋天,拾荒都会长满金灿灿的耕撂稻谷。”“土地拾荒者”袁伯娟指着旋耕机刚刚开过的荒田地方,荒草被深埋至1.2米以下,土地翻出的拾荒新土散发出扑鼻的芬芳。

什么是耕撂“土地拾荒者”?就是那些能把撂荒田变成良田的能人。48岁的袁伯娟,生在、长在、创业在农村,干这行已经小有名气。

袁伯娟和丈夫李香于在当地经营一家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他们购置了一批旋耕机,专为大型农业基地业主和家庭农场提供耕地服务。

“我就看不得大好农田撂荒长草。”2016年,袁伯娟在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发现,有大量群众外出务工,超40%土地撂荒,便和农民商量能否开垦出来种粮食。有村民质疑:“这田地都撂荒十多年了,现在翻出来再种,能有啥收成?”更多村民觉得合算:“只要你愿意帮我们把荒地开出来,我们今年就免费给你耕种。”

袁伯娟相信,有现代农业技术,荒田变良田并非难事。有旋耕机深耕,荒草深埋土里就是肥料。春去秋来,当金黄色的庄稼铺满田野时,村民竖起了大拇指。除去开荒、种子、肥料、管理、收割等各环节成本,每亩稻谷还有大约100元的利润。

袁伯娟“拾荒”模式引起了白市镇党委政府的注意,研究后,他们决定:请来袁伯娟,在全镇开荒种田。

今年腊月二十五,务工群众大都已经返乡。白市镇龙凤村举行村民大会,只讨论一个主题:村里的荒田荒地到底要不要拿给袁伯娟种?

会还没开,村民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我们的土地,凭啥免费拿给她种?”“大型旋耕机开进来,破坏了我们田地原有边界,以后哪还分得清哪块田是谁家的田!”“给她种也可以,总比一直荒着强。”……

“乡亲们,静一静!”镇党委书记苏明华扯开喉咙,“袁伯娟来开荒种地,有较高的成本,前两年不支付土地流转金,但从第三年开始,大家可以按市场价收取土地流转金,也可收回土地自己耕种,但不能再撂荒了。”

听完这番话,大家又讨论起来。“这种模式还是可以,她开荒后种了两年,荒田成熟田了,我们收回来种也划算。”“开荒种田,前两年收成好不到哪里去,不给土地流转金,也可以理解。”……

最终,当天到会的32户村民,有28户决定将荒田荒地交给袁伯娟耕种。目前,全镇已有200多户农民自愿签约,将共计2000多亩撂荒田交给袁伯娟复垦。

在袁伯娟的带动下,白市镇有不少群众也加入“拾荒”行列。洗马村的周启摸开荒30余亩、石盘村的徐永定开荒40余亩……他们有一个共同愿望:不要让田地再荒下去。

离“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时节尚有一段时间,广安大地早已一片繁忙。龙凤村的那片荒地上,旋耕机隆隆开过,翻起了一片片新的希望。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1日 01版)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