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大理丨洱源一中:民族团结 花开校园

[休闲] 时间:2024-04-28 07:42: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200次

  彩云之南,铸牢中华洱海之源,民族民族风景秀美、共同丨洱物产丰富;罗坪山麓,体意团结凤羽河畔,大理团结和睦、源中人杰地灵,花开洱源县第一中学在此弦歌不辍。校园

  走进洱源一中,铸牢中华这里的民族民族一砖一石、一花一木都精心设计;推开校史馆大门,共同丨洱仿佛置身时光隧道中,体意团结将学校91年的大理历史娓娓道来;洱源一中自建校以来就饱含着团结的脉络和奋进的力量。

洱源一中

  一直以来,源中洱源一中以“振兴民族教育,花开造福一方百姓”为宗旨,秉承“德才兼备,学创俱能,身心两健,全面发展”的校训,辛勤耕耘,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主线,切实扛起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政治责任,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以增进 “五个认同”为核心,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为载体,以建立“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沃土,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绽放。

洱源一中

  在育人方面,洱源一中始终围绕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线抓教育、抓发展、抓法制、抓稳定、抓改革、抓质量,做到职能职责向主线发力,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人员力量向主线加强,不断推进新时代民族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师生。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中学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洱源一中党总支书记杨贵富说:“今年的高考,我们学校600分以上有2人,其中赵雄锋同学以文科成绩 653分,位于全省第382名。此外,入学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同学高考一本率达84.72%。”一项项荣誉,一张张笑脸,见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该校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活动,通过课程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实现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技艺“四进”课堂,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融入师生心中。

洱源一中校史馆

  “我们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形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楼道或校园内显著位置设计制作文化长廊,以开设民族趣味知识、民风民俗知识介绍专栏等形式,充分展现各民族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深厚历史基础,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精神风貌,大力营造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杨贵富说,让墙壁“说话”,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全覆盖。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增强师生民族自信。”洱源一中党总支副书记张智杰介绍,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以《民族常识读本》《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本》为主要教材,聘请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赵寅松到校给师生作民族文化传承专题讲座,让白族老师主讲白族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洱源一中

  此外,学校以文体活动周、民族大课间、社团活动、竞赛等为载体,搭建民族团结平台,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歌曲传唱、民族歌舞演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师生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使各民族学生在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同时,交流文化、交流感情、增进友谊。“我们通过不断挖掘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走上台、走进同学中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语言、歌舞,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张智杰说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学校的思想站位更高了,教育理念更新了,老师的工作劲头更足了,各民族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更强了。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殷洁 马喆 博达 吴沛钊 秦蒙琳 段苏航 李文诗 段芃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