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民族团结一家亲】洱源右所镇:“五个同心”促发展 共护民族团结之花

[百科] 时间:2024-04-30 17:15:3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39次

  优美的五个同心河湖自然风光、恬静的洱源洱源田园生活、古朴的民族民族民族建筑、多民族共生共建的团结团结幸福画卷……这是用来描绘云南洱源县右所镇团结村下属的南士庞、北士庞和绿玉池3个自然村落人民和谐共处、家亲团结进步,镇促之花一起共创美好未来,发展最真实的共护写照。

  依山傍水的五个同心村落之间,自然风光迷人,洱源洱源民族情谊动人。民族民族北士庞村主要以回族聚居为主、团结团结南士庞村以白族聚居为主、家亲绿玉池以汉族、镇促之花白族聚居为主,发展村落里还有藏、彝、拉祜、傈僳、纳西、普米等多个民族成分。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民俗相通,这是3个村落间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幸福密码”。

  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个村子,阡陌之间,往来互通,世代相交,和谐相融。”在团结村党总支副书记马亚伟看来,不同的地域阻不断村子之间的交融,不同的民族文化割不断村民们相亲相爱的情谊。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都要过上好日子”基于南士庞、北士庞和绿玉池世代稳定的民族团结基础,洱源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在这里有了最佳的开展“土壤”。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建设,村民们的民族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各民族充分感受创建活动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方面的作用,同饮—湖水、同走一条路、同结一条心、同护—条河,同建一个家,成为南士庞、北士庞和绿玉池3个村互联互通的“底色”。

  为了增进3个自然村之间民族团结,促进各族村民的交流,2009年,团结村委会建成民族文化活动广场,2020年又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广场上的党建活动室、村民综合议事会议室、图书室、广播室和乒乓球室、调解室等进行了打造提升。每天晚间,欢快的音乐在广场上响起,来自不同村子、不同民族的村民们在这里休闲、娱乐和交往,一次次友好的情谊建设在这里愈加稳固。

  2020年,一条120米长、5米宽的“连心路”在3个村子村民们的共同筹集下全新建起。“连心路”的开通,进一步连起了村民间的心相连,串起了3个村落间的路相通,既方便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注入生态保护理念

  在南士庞、北士庞和绿玉池绿3个村子中间有一个湖,湖水清澈、湖边绿意盎然,绿玉池是3个村子合力保护洱海源头,践行生态保护意义的重要工作之一。

  怎样守护这片净水蓝天?团结村建强一个党支部联盟,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引领作用的同时,建立南士庞、北士庞、绿玉池三个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水草打捞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源头保护。

  “树牢生态保护意识,守护美好家园。”马亚伟介绍,为了开展“共同保护一条河”行动,3个党支部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妇女、团员、各族群众代表组成的“洱海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每月义务开展一次巡河活动,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保护洱海源头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洱海保护治理共建美丽家园。

  共同呵护绿玉池和跃进河,让家乡的“江南美景”成为群众魂牵梦绕的乡愁。马亚伟介绍,3个党支部的强力建设不仅成为各民族增进感情的交汇点、矛盾纠纷的灭火器;还让党的旗帜在洱海保护、生态建设中高高飘扬。

  互帮互助带动乡村振兴

  绿玉池自然村村民介绍道,士庞村是远近闻名的“运输村”,最先跑运输的是回族人家,但如今,在回族的“传、帮、带”下,3个村子的汉、白族群众也跟着跑起了运输……

  近年来,以士庞村运输业为基础,引导运输从业者组建服务运输、信息共享、民主管理运输行业协会,通过“传、帮、带”,不断延伸产业触角,让车轮上的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艳,让经济发展成为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强劲动力。

  进入五月的团结村,在南士庞、北士庞和绿玉池绿3个自然村的田间地头里都是埋头农作的插秧人,嫩绿是水稻幼苗被一一插进田里,在绿色种植的技术加持下,等一个丰收季。马亚伟介绍,近年来,以洱海源头保护治理深入抓好“三禁四推”工作,村民们已经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传统的农业种植向生态高效种植业转变,让生态成为农业转型升级中最亮的品牌,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同饮—湖水,同走一条路,同结一条心,同护—条河,同建一个家园,从过去到未来,南士庞、北士庞和绿玉池3个村子将持续走出一条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路子。

  云南网记者 龙彦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