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 | 民革海南省委会建议:对标国际旅游城市 打造“网红”报刊亭

[综合] 时间:2024-05-03 09:29: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76次

原标题:两会好声音 | 民革海南省委会建议:对标国际旅游城市 打造“网红”报刊亭

>>专题 | 奋进自贸港 蓬勃展新局 新海南客户端融媒体聚焦2021年海南两会

新海南客户端、网红南海网、两会旅游南国都市报1月23日消息(记者 王燕珍/文 图 )报刊亭见证了不同年代人的好声青春,更是音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如今随着网购、革海国际手机看新闻越来越便利,南省传统报刊亭的建议发展也面临了更多新的挑战。针对报刊亭的对标打造发展,今年全省“两会”上,城市民革海南省委会建议,报刊将传统报刊亭向多功能报刊亭(便民服务站)转型,网红对标国际旅游城市,两会旅游打造“网红”报刊亭(便民服务站),好声提升海南省旅游形象。音民

路边的革海国际报刊亭。记者 王燕珍 摄

现状:报刊亭越来越少 市民期盼能有新发展

曾经,干净整洁的马路旁坐落的报刊亭,让很多读者羡慕不已,《读者》《知音》等一帧帧漂亮的杂志封面立体装点着小亭门面,横台上是《南国都市报》等一摞摞的报纸。问路或是换零钱,或是买报纸杂志,或是打电话,路过的行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报刊亭。那些年,报刊亭都一直“接待”着这些客人,可以说报刊亭曾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就连不少大学生都感慨报刊亭“承载着青春的回忆”“代表着逝去的时光”。大学生小智告诉记者,他从3岁起就每天去逛小区门口的报刊亭,从买《幼儿画报》起,到学会识字后买《儿童文学》,后来又买《南方周末》之类的报刊,“可以说报刊亭是伴随着我长大的。”小智说,陪着一代代人长大的报刊亭,不仅收藏着人们的青春和回忆,也保留着一条街、一座城的温度和味道。

70后市民许女士还记得,在她读高中时学校封闭管理,她每周五一放学出校门,就冲去报刊亭购买《读者》等杂志的情形,“那时候有的杂志很抢手,还怕买不到呢。”

“给我一份报纸。”很多老年人在多年的买报过程中,与卖报人还形成了默契。读者一掏钱,摊主已递上他要的那份报纸,一气呵成。67岁的吴爷爷说,他不订报,就喜欢去报刊亭买报,和摊主唠嗑,说一说今天的新闻,有的摊主还特意给熟客留一份对方每天都要买的报纸。

“可当我有一次想去买一本杂志,熟悉的报刊亭关门了,跑遍了很多条路才找到一个开着的报刊亭,我们也希望,在海南建设自贸港浪潮中,报刊亭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小智说。

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在变化,传统报刊亭生存空间越来越窄,面临着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彻底消失的抉择。

经营报刊亭10多年的海口一摊主陈先生感慨:“从前,报纸一到要排队,现在可看不见这样的景象了。现在大家买杂志可以上网买,而来买报纸的人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了,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发展,让报刊亭焕发生机。”记者走访了海口市中山路、琼州大道等多个路段的报刊亭,像陈先生一样的报刊亭摊主一方面坦诚,如今报刊亭发展空间不大了,但报刊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也透露了同样的希望有新发展的期盼。

建议:打造“网红”报刊亭 提升更多免费服务功能

在民革海南省委会看来,现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对报纸的需求也越来越少,传统报刊亭也逐渐消失,面临转型。

民革海南省委会表示,为加大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海南省旅游形象,建议将传统报刊亭向多功能报刊亭(便民服务站)转型。

具体怎么做?民革海南省委会建议,通过合理布局,统一设计多功能报刊亭(便民服务站)的外观,相关主管部门结合海南省当前国际形象,统一设计报刊亭外观样式,加入符合海南省文化的民俗特色,打造“网红”报刊亭,游客“打卡点”,将报刊亭做成一张“城市名片”,宣扬海南省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同时,升级多功能报刊亭(便民服务站)的功能,除了报刊零售、图书等“传统项目”服务外,还增加问询服务、 手机充电、打印、复印、公益资料发放、缴纳水电、煤气、电视费,电动车充电,便民雨伞等免费服务。

最重要的是,还要对多功能报刊亭(便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尤其是旅游知识培训,报刊亭不仅提供便民服务,还应为旅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例如酒店推荐、旅游路线推荐、租车推荐、餐食推荐等。

总之,多功能报刊亭(便民服务站)作为城市最前线的文化窗口,向游客和路人展示城市最基本的形象,当前海南省正在建设自贸港,可充分学习发达国家旅游城市“报刊亭代表旅游形象”经验,制定相关规定,提升海南省旅游形象。(王燕珍)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