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险重时永远冲锋在前!当消防员的20年,他参加灭火救援战斗近5000余次

[综合] 时间:2024-04-30 15:38: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23次

原标题:急难险重时永远冲锋在前!急难救援近余当消防员的险重20年,他参加灭火救援战斗近5000余次

东方网记者李欢5月18日报道: 日前,时永在闵行青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五四”主题活动上,远冲闵行消防救援支队张焕迪荣获 “新时代好青年”荣誉称号。锋前防张焕迪是当消的年闵行区吴泾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2001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参加次 入职二十年以来,灭火张焕迪同志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近5000余次,战斗抢救疏散遇险群众近1000余人。急难救援近余他还参加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等,险重先后荣获三等功2次、时永嘉奖12次,远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锋前防纪律严明、当消的年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急难险重 冲锋在前

2008年,张焕迪主动请缨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到达汶川后,眼前已是一片废墟。余震还在不断发生,张焕迪和队友冒着生命危险,翻越六座山两条河,携带30余斤的装备,徒步到达地震中心点四川映秀镇。在缺少大型机械、缺少搜救器材、缺少救护力量的“三无”条件下,坚持用手刨石解救废墟中的被困群众,手挖出了血,指甲挖断了依旧不停歇,腿跪得没知觉了还是坚持咬牙站起来,一步一步背送被困群众离开,群众队伍中有孤儿寡老,张焕迪便带头背起一位腿部受伤的老爷爷就走,10多个小时后,当所有群众都安全转移到安置地后不久,六级余震发生了,将出山道路全部封锁。“如果再晚出山20分钟,可能就永远留在里面了!” 张焕迪回忆。连续高强度作战,每天平均休息不到五个小时,食物供给不足,体重骤降十几斤,但感受着被救群众感激的目光和感动的泪水时,一切困难疲惫都烟消云散。千里驰援,七个昼夜,终生难忘,消防救援人的使命和荣光在他的内心闪耀!

2020年1月,新冠病毒开始爆发,各地防控开始严峻起来,大家都在居家隔离。在疫情爆发之前,吴泾消防站配备一支防化专业队。疫情当前,支队开始组建防疫分队。张焕迪第一个向党支部报名,“我申请加入防疫分队。”这句话感染了身边所有的战友。他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实干者”,营门规范处置程序、弥雾机消毒程序、洗消规范处置程序。曾经从来没有的处置程序他自己研究,不断训练,固化模式。在弥雾机刚刚到队的第一天,午饭时候,大家都没有看到他吃饭。中午遇到他的时候,才知道,他在摸索的过程里忘了吃饭。

疫情防控处置准备工作是辛苦的,防疫分队组建后,分队接过几起防疫洗消的警情,每一次出征前,张焕迪都会说“如果必须有人进入涉疫场所,我去。”到场后,他每次都会不厌其烦的按训练标准设置洗消、督促自身防护。“念念叨叨”在张焕迪的身上反而成了疫情期间最有力度的褒义词。

百炼成钢 磨砺剑锋

“火场没有补考,必须一次成优!”这是张焕迪20年来对自己不变的要求。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自我加压,深学活用,勤学苦练,从体弱的新兵,成长为1万余次出警零失手的“灭火尖兵”。2020年8月22日凌晨,闵行区龙吴路一居民房发生大火,一楼堆放的大量塑料玩具着火,二楼三楼有人员被困。除了正在猛烈燃烧的正面通道,侧面还有一个铁门可以通往楼上,由于小区老旧,电路架设凌乱,烧断的电线搭在铁门上,电火花飞溅。张焕迪选择正面进攻,在水枪手的掩护下,他带领的搜救组成功越过这道高温“封锁线”,终于在三楼顶找到了被困的70多岁老人。那个熟悉的面孔,从浓烟中走出,身背被困老人,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让给老人使用,把危险却留给自己。

张焕迪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十几处,肩关节、手腕、腰上、膝盖,直到脚踝,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伤疤,记录着他在火场和训练场的拼劲,张焕迪却觉得这些伤痕是他的“功勋章”。在每年总队、支队大练兵赛场上,都能见到张焕迪的身影,凭借顽强的意志力,连续斩获支队“攀爬挂钩梯”项目的第一名。

与很多的消防员一样,张焕迪16岁时穿上了这身消防服,一穿就是20年。刚加入消防队伍时,张焕迪的身体素质并不是特别突出,训练成绩也只是中上游水平,但他的吃苦精神和坚韧品质却是无人不服,别人一次能够达到的标准,他愿意数十次去尝试;别人休息时,他总在给自己加操加练,

今年35岁的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仍然每天坚持加操加练,对自己的要求从未降低。像张焕迪这样的基层指战员在上海消防救援队伍里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消防人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李欢)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