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路 纪念中国考古百年暨长沙发掘七十周年座谈会召开

[百科] 时间:2024-04-29 19:41:3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14次

原标题:回望百年路 纪念中国考古百年暨长沙发掘七十周年座谈会召开

6月11日,回望会召纪念中国考古百年暨长沙发掘七十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百年

红网时刻6月11日讯(记者 袁思蕾 通讯员 蔡孟芳)今天,念中年暨纪念中国考古百年暨长沙发掘七十周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国考古百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长沙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发掘湖南考古界老专家金则恭、周年座谈袁家荣、回望会召高至喜、百年单先进、念中年暨宋少华等围绕中国考古百年、国考古百长沙发掘七十年和湖南考古七十年历程等主题进行发言,长沙共同追述往昔、发掘展望明天。周年座谈

1921年,回望会召安特生作为民国政府的顾问,主持了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标志着科学的田野考古学在中国的开始。30年后,湖南考古于1951年发轫于长沙。当时,解放初期的长沙近郊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在造屋平土及烧砖取泥的过程中,发现了大批古墓。政府对文物考古工作十分重视,刚成立满一年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1年10月派遣工作队前往长沙配合工程进行发掘工作。此次长沙发掘是湖南省内第一次开展科学考古发掘,拉开了湖南考古工作的序幕。

当时的长沙发掘工作队由夏鼐、安志敏、王伯洪、石兴邦、王仲殊、陈公柔、钟少林等7人组成,夏鼐任队长,领导工作。此外,南京博物院的宋伯胤、王文林和湖南博物馆的程鹤轩也参加了工作。自1951年10月18日至1952年2月7日,工作队共发掘了古代墓葬162座,其中属于战国和西汉前期的墓葬共100座,汉代的墓葬45座,唐宋的墓葬共15座,时代不明者2座。此外,还在战国墓的填土中第一次发现长沙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物。

通过这次发掘,人们对长沙地区战国至两汉墓葬形制、棺椁制度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首次建立了长沙地区战国、西汉前期、西汉后期、东汉四个时期的墓葬编年。同时,出土遗物中有漆器、木俑、竹简、丝织品、铜兵器等,为北方地区所少见,特别是西汉后期墓葬中出土的船、车模型,是研究古代交通史的珍贵史料。随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7年出版了《长沙发掘报告》 。《长沙发掘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版的第二本田野考古报告,是华南地区首次出版的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发掘报告,它开创了战国、两汉墓葬整理的基本模式,对华南乃至全国战国两汉墓葬资料整理具有奠基性意义。

座谈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透露,接下来,湖南考古要做的学术课题主要是以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为基本任务,围绕考古中国和湖南区域文明化进程的总基点,构建五大研究体系,即以更新世环境与文化研究为重点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体系,核心是现代人迁徙和文化变迁研究;以稻作农业起源和社会复杂化研究为重点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体系,核心是聚落考古研究;以蛮夷之地华夏化进程研究为重点的湖南商周秦汉考古学研究体系,核心是商周青铜器和战国秦汉城址研究;以湖湘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六朝——明清考古学研究体系,核心是城址、墓葬与陶瓷研究;以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及保护规划、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公众考古为重点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体系,核心是遗产价值、保护技术与利用方式研究。(袁思蕾 蔡孟芳)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