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 农田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探索] 时间:2024-04-28 02:33:3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94次

1611978222337558.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朱敏 摄)

  中国小康网讯 1月29日,江西江西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统筹推进田建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办主任、整合资金准农作情召开省农村农业厅厅长胡汉平出席并通报全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情况。高标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办副主任、设工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王斌,况新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光华,南昌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袁胜国,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保护处处长罗锋,统筹推进田建省高标准农田办副处级干部罗省根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整合资金准农作情召开提问。新闻发布会由江西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黎峰主持。高标

  江西是设工一个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况新农产品大省,南昌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江西光荣使命、历史重任。紧紧抓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个突出短板,坚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切入点,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从2017年起至2020年,按亩均3000元补助标准,投入资金约360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158万亩,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会上,胡汉平指出,2017年江西省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超额完成了1158万亩建设任务,实际建设面积超过1179万亩,圆满收官“十三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连续两年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为全国贡献了“江西方案”、提供了“江西经验”。一是实现高质量建设。我们坚持质量第一,统一标准、连片建设,严把设计关、施工关、验收关、管护关,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达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耕地质量等别平均提高0.5等,亩均增加粮食产能100斤以上;经受住了2019年洪涝干旱并存、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历史洪水等重大灾害考验,为全省粮食丰产丰收、农业稳产保供打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实现高效率推进。2017年之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周期,一般需要2-3年;统筹整合资金之后,从2017年、2018年、2019年项目建设周期来看,做到了1个年度建成并“上图入库”;特别是去年,我们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一区一策、一标段一专班”方式,率先有序推动项目复工建设,按时超额完成了2019年度建设任务,有效保障了春耕生产。三是实现高效益利用。我们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合拳”,有力提升农田综合利用效益。2017-2019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平均土地流转率76.9%,高出全省近30个百分点;新增耕地面积超过9.54万亩,按照调出基准价测算,可实现指标交易收益超过137亿元;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万余个,在全省1289个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137.6万亩,惠及贫困户5.99万户。

  胡汉平介绍,这些年江西省通过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大提速,做到了实施一个项目,建好一片田园,兴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之所以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关键是构建了“五大机制”

  第一,构建了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建设高标准农田,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握指成拳、形成合力。统筹整合资金之初,我们为了解决好“五牛下田”问题,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省长亲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协调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同时,市、县(区)也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由书记或市长(县长)任组长,构建了党政领导、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协作、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

  第二,构建了多元投入的保障机制。我们围绕“钱怎么来”,建立了“省级统筹、县级使用”的资金管理新机制,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实现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率先在全国发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探索形成了“以田养田”的资金筹措新模式,2019年7月,我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了全国首支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发行两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共计78.39亿元。

  第三,构建了全程监管的监督机制。我们立足“怎么干、干什么”,制定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建设规范》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落实项目设计“三进三出”制度,强化项目施工全过程监管,构建了“定期调度、对接督导、挂点督查”三项常态化监督机制,建立了“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省级抽查”三级验收考评体系,每年省里拿出2.37亿元,对考评排名前20位的县给予奖励。

  第四,构建了绿色生态的保护机制。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始终把生态优先、环保节能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原则,做到“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树、禁挖山”,实现农田水利与绿色生态的协调统一。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规范要求,认真落实耕作层表土剥离、回填操作程序,引导各地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从项目资金中安排每亩不超过100元的土壤改良资金,有效保障耕地土壤肥力,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

  第五,构建了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我们统筹“建、管、用”一体,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新机制,省级财政安排了建后管护奖补引导资金,督促各地落实了亩均5-20元不等的县级财政预算管护经费,确保项目长久发挥效应。创新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八个结合”的利用模式,注重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提升粮食供给质量、助推脱贫攻坚、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田综合利用效益。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的目标,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重要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已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全覆盖,确保已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全覆盖,确保我省“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对接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组织精干力量,编制出台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指导市县完成规划编制,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田建设规划体系。二是抓好年度任务落实。2021年中央下达我省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317万亩,任务比往年更重。我们将强化日常调度、调研督导和约谈问责机制,指导各地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三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严格项目建设过程监管,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推动项目规范化建设。建立项目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查招投标领域企业围标串标、假借资质和挂靠等问题,严厉打击中标企业转包、违法分包和履职不到位的行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过硬,经得起历史检验。四是统筹建后管护利用。按照“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要求,压实地方建后管护责任,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田管护“田长制”和社会化管护新模式,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强化用途管控,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坚持良田粮用,优先保障建成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与土地流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结合工作,提升农田建设成效。(《小康》杂志社江西 朱敏)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