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又一种鱼因太过好吃濒临灭绝 正文

又一种鱼因太过好吃濒临灭绝

[探索] 时间:2024-04-29 10:45: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3次

    

美味的鳗鱼 | wikipedia.org

美味的鳗鱼 | wikipedia.org

提到鳗鱼,你最先想到的太过是什么呢?

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日料店里美味的鳗鱼饭和蒲烧,以及豉汁盘龙鳝,好吃鳗鱼煲等名菜,濒临一说起来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灭绝

可是又种鱼因你知道吗,肉味鲜美,太过营养丰富,好吃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濒临鳗鱼,现在也正遭受着濒临灭绝的灭绝危机?

餐馆水族箱里的鳗鱼| 摄影:黑鳞鸡冠蛇

餐馆水族箱里的鳗鱼| 摄影:黑鳞鸡冠蛇

河鳗是谁?

我们常吃的鳗鱼即“河鳗”,一般指的又种鱼因是鳗鲡目,鳗鲡亚目,太过鳗鲡科,好吃鳗鲡属的濒临成员,全世界共有19种鳗鲡,灭绝广泛分布于全世界除东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沿岸之外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

鳗鲡的身体细长如蛇,呈圆筒形,后半身侧扁,背鳍和臀鳍延长并与尾鳍愈合,腹鳍退化消失。

它们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沼泽,和山溪的淡水中,也会进入河口的半咸水,鳗鲡的皮肤表面裸露无鳞,覆盖着一层粘稠的粘液,加上皮下密布的毛细血管使得它们能够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从而短时间离开水也不会死亡。

葡萄牙阿尔科泽洛里贝拉斯德盖亚环境教育中心的欧洲鳗鱼。

葡萄牙阿尔科泽洛里贝拉斯德盖亚环境教育中心的欧洲鳗鱼。

幼鳗依靠这项技能能爬上高高的水坝,而成年的鳗鲡也可以在夜晚离开水爬上湿润的地面,像蛇一样在陆地上蜿蜒爬行捕食。

鳗鲡拥有细小而锋利的牙齿,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其他鱼类(包括卵和鱼苗),甲壳类和水生昆虫等为食,也会清理水中的动物尸体。

鳗鲡的视力很差,在水中主要依靠敏锐的嗅觉寻找食物,当捕到一口吞不下的大猎物或进食大型动物的尸体时,它们会紧紧咬住食物,利用灵活的身体和尾部的力量在水中高速旋转,像鳄鱼一样利用“死亡翻滚”将食物撕裂再吞食。

鳗鲡的存在既能控制其他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也能清理水中的动物尸体,其在水底的淤泥和缝隙中钻洞觅食的习性还有助于水体的物质循环,对于淡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手绘淡水鳗鱼 | ALAMY

手绘淡水鳗鱼 | ALAMY

为何会消失?

部分那么,为什么一些种类的鳗鲡会濒临灭绝呢?

这与鳗鲡的习性密不可分:鳗鲡在淡水中生活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便会顺流而下进入海洋(称作降海洄游),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自己祖祖辈辈固定的繁殖场。

例如日本鳗鲡(也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最常用来食用的鳗鲡)会沿着北赤道暖流跨越数千公里,到达菲律宾北部马里纳亚群岛附近的深海中产卵繁殖,而欧洲鳗鲡则会游上6500公里,到大西洋的马尾藻海繁殖后代。

看上去很酷的电鳗实际上不是鳗鱼。它们与鲤鱼和鲶鱼的关系更为密切。

看上去很酷的电鳗实际上不是鳗鱼。它们与鲤鱼和鲶鱼的关系更为密切。

鳗鲡一生只繁殖一次,成年的鳗鲡夫妇在完成给鱼卵受精的工作之后就会迅速衰弱死亡,魂归深海。

鱼卵孵化的鳗鲡幼体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类似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态发育:

刚出生的幼鳗被称为柳叶鳗,此时它们身体侧扁,活像一片小小的柳叶,全身上下都是透明的,脊柱和内脏清晰可见。

柳叶鳗几乎没有多少肌肉组织,血液中也缺乏红血球,它们以深海中从表层飘落下来的生物遗骸形成的有机碎屑(俗称海洋雪)为食,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后成长为体态与成年鳗鲡相似,但是体色依然像玻璃一样半透明的玻璃鳗(或叫鳗线),此时的鳗鲡幼体已经到达河流的入海口,开始准备进入淡水生活。

玻璃鳗在进入淡水之后随着年龄和体型的增长,背部的体色逐渐变深,腹部则变为较浅的黄色,称为黄鳗。

透明的针状玻璃鳗从公海长途迁徙数月后,在冬季涌入河口。

透明的针状玻璃鳗从公海长途迁徙数月后,在冬季涌入河口。

当黄鳗返回深海的产卵场进行生命中唯一一次繁衍活动时,也会经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变态发育:此时的鳗鲡体色变为银灰色,眼睛变大便于在漆黑的深海中看清周围环境,鳍也变得更加发达,性腺开始发育成熟,雌性的鳗鲡异常鼓胀的腹中充满了发育成熟的鱼卵,这个阶段被称作银鳗。

正是因为鳗鲡这种特殊的繁殖习性,导致我们无法像人工繁殖鲫鱼,鲤鱼和四大家鱼一样,在鱼塘或水池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鳗鲡。

我们买到和吃到的养殖鳗鲡,全都是养殖场将捕捞自在河口的银鳗人工饲喂养大的,换句话说全都间接来自于野生种群。

而鳗鲡由于在降海洄游期间完全停止进食,会在体内大量囤积脂肪,使得它们的肉味非常鲜美,肥而不腻,齿颊留香;也正是因此才给鳗鲡家族招致了杀身之祸。

鳗鱼走私车漏了。盲鳗粘液实际上并不是粘液,它更像是由细丝制成的凝胶。

鳗鱼走私车漏了。盲鳗粘液实际上并不是粘液,它更像是由细丝制成的凝胶。

全球鳗鲡都危险

由于人类多年来对野生鳗鲡(包括鳗苗)无节制的大量捕捞,再加上水利工程,水污染,河道硬化等对其赖以为生的生境造成的破坏,以及气候变化对幼鳗变态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日本鳗鲡已经沦为濒危物种。

而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的境况则更加糟糕,已经沦为极危物种,离野外灭绝仅一步之遥。

因为体型巨大而被称为“鳗鱼之王”“鲈鳗”的花鳗鲡,因为分布广泛目前全球范围内种群境况尚可,但是我国境内的野生种群则岌岌可危,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种在餐桌上一度非常常见的珍馐美味,如今也因为我们人类的因素,被逼到了灭绝的边缘。

欧洲鳗鱼在野外濒临灭绝,水污染(包括非法药物)是问题的一部分。

欧洲鳗鱼在野外濒临灭绝,水污染(包括非法药物)是问题的一部分。

如何拯救鳗鲡?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还能吃到这一美味,在有前面提到的几种受威胁鳗鲡种群分布的世界各国都已经采取了不同政策措施来保护野生鳗鲡资源:

在我国(包括台湾省)的法律都对捕捞鳗苗的季节,水域,捕捞数量和使用网具有着严格的规定,任何违规盗捕鳗苗的行为都会得到法律的严惩。

鳗鲡实际上是一类适应力和繁殖力相当顽强的鱼类,希望在有关政策的严格管控之下,这些游弋于河海之间的精灵能再次兴旺的繁衍起来,不要让鳗鱼的美味成为只能在书本中读到的传说。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