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三甲主任拍板上线的表情包,到底什么来头?

[焦点] 时间:2024-05-02 20:35:3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92次
本文作者:粥粥

一只猫咪表面笑嘻嘻,甲主头顶火冒三丈。任拍

一只猫咪看似无所谓地说着惭愧抱歉,板上表情包内心其实早已难过得落泪。甲主

「情绪小猫咪」表情包

在微信表情包商城检索「情绪小猫咪」,就能搜索到这组笔触简单、板上表情包情绪鲜明的甲主表情包。

后台数据显示,任拍自 8 月上线至今,板上表情包这组表情包已有上千次下载、甲主近万次使用。任拍但鲜少有人能想到,板上表情包这组表情包背后的甲主创作者,是任拍一群在医院住院的小患者们。

一个临床科室,板上表情包在微信上线一套表情包?

焦虑、抑郁、恐惧、愤怒……这些情绪持续且明显地出现在小患者们身上,有的说自己浑身不舒服,头疼、呕吐屡见不鲜,有的则已经有撞墙、烫伤皮肤、划手臂等明显自伤行为或强烈的自杀意念。

最终,他们都被送到这里。

这里是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住院部二病区,病区床位常年满员,年平均住院患儿上千人次,主要收治有神经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双相及相关障碍、抑郁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强迫障碍及其他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等病症的孩子。

来到这里的,常常是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情况。「这个月已经有 2 个坐轮椅来住院的孩子了。」儿童精神科主治医生齐军慧说,「他们不是受了外伤,而是因为精神疾病导致了腿软的躯体症状。」在这里,孩子们将用 4~6 周的住院时间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矫正治疗等诊疗方式。

今年夏天,13 岁的琪琪住进了病房,走到哪里她都抱着画本。在一次治疗中,心理治疗师侯威威发现她画了几十只张牙舞爪的猫咪,有的火冒三丈、有的崩溃大哭,浅浅勾勒几笔却栩栩如生。

琪琪画的猫咪 图源:北京安定医院

在琪琪眼里,这些猫咪就像自己的朋友,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但侯威威发现,这些猫咪似乎都不太开心。「大笑是什么样子?充满信心呢?……」在侯威威的引导下,琪琪创作了更多的猫咪形象。

科室日会上,治疗团队汇报了孩子的病情进展,侯威威提出用孩子的创意做一些钥匙扣等周边用于科普宣传。「要么,我们也做个表情包吧!」病区副主任、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陈旭拍板决定。

琪琪和医生们一起选择了 24 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有高兴、震惊、努力等正向的鼓励,也有暴怒、精疲力尽、孤独、无聊透顶等负面情绪。不仅画在画纸上,琪琪还绘制了仅勾勒线条的电子版,又和小病友们一起为猫咪涂上了颜色。

「小猫咪平时很帅,但是 ta 也是有情绪的~」这是主创团队为表情包撰写的介绍语。

表情包主创团队 图源:北京安定医院

在和患儿的日常沟通过程中,侯威威意识到,对于这些 9~14 岁的孩子们而言,「讲」出自己心中所想并没有那么容易:

孩子们没有足够的语言表达技巧,缺乏运用抽象观念将复杂的想法语言化的能力,很难让其他人理解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因此在遭受人际困难、家庭关系、学业压力、校园霸凌等问题时,相当一部分孩子转而采用自伤行为来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

因此,治疗团队一直在寻求一种易于被孩子们接受的表达方式——不需要专而精的语言技巧,既能帮助他们疏解情绪,又能给予医护人员评估的依据。

画猫咪,就是其中一种。

14 个孩子,聚在一起画猫咪

午休后,儿童精神科住院病区的活动区域又开始喧闹起来。电视机屏幕上播放着经典的动漫剧,身着紫色病号服的患儿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拐角本该是医生们的会议室,此刻的工作台上却摆着一排五颜六色的画笔。侯威威一路走一路吆喝:「绘画治疗啦!想画画的小朋友来这个房间。」

星星径直走到离门口最远的位置坐下,站在门口的护工大声叮嘱她:「可不能咬手了,再咬就不能参加啦,只能回病房喽!」

「哪个孩子的状态不好啊?」侯威威小声询问护工。得到示意后,他关上门快步走进房间,打开投影:「没事儿啊,我们来一起画画。」

「情绪小怪兽」绘画团体治疗现场,14 个孩子围坐在一起 图源:北京安定医院

当侯威威说不同颜色可以对应不同情绪的时候,星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医生叔叔,厌恶是什么颜色?」侯威威没有作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是什么颜色?比如说,动画片里你最讨厌的那个角色是什么颜色?」

星星抓着黑色蜡笔不放,在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火柴棍小人儿,然后用手指把颜色抹开,晕染了整张画纸。

「心理治疗师鼓励孩子的所有创意。」侯威威说,「患儿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可以将混乱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导入清晰、有序的状态,呈现出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

琪琪绘制的猫咪形象成为了绘画团体治疗的涂色素材 图源:作者拍摄

和一对一的绘画治疗不同,团体治疗不仅能给医护人员提供评估依据,还为患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空间与话题。

最让侯威威印象深刻的是 13 岁的妮妮。因抑郁、自伤行为入院的妮妮从一开始就「不太爱搭理人」,总是独来独往。原来,妮妮在学校的成绩不错,可 98 分的试卷换来的却是家长的一句「你看看邻居家的小孩,再想想你为什么还扣了 2 分?」。

长期以往,妮妮认为自己「差劲极了」,在学校里也没有朋友,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喜欢我」,更害怕和父母提要求。

在医生的鼓励下,妮妮也参加了一次团体治疗,但她只是沉默地坐在角落。斜对角坐着的一个男孩画完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同伴们分享:「我这个像不像《三体》里的黑洞?」听得这话,妮妮一下子抬起头:「哇!你也喜欢《三体》吗?」

男孩的创作 图源:北京安定医院

妮妮的主动搭话让侯威威无比惊喜,但他只把这份惊喜按下不提,不作引导干预,由着两个孩子从黑洞聊到量子纠缠,意犹未尽。一周后,在侯威威和妮妮的一对一心理治疗过程里,妮妮主动分享了这一周来她和《三体》小男孩的交流过程。

此后,妮妮的自伤行为逐渐好转,并得到了一次「出游」机会。她在电话里向父母提出,要参加北京的一场漫展。回病区前,妮妮主动走上前,拥抱了爸爸。

谈及此,妮妮父亲在家庭治疗里潸然泪下,他告诉侯威威:「我和女儿之间从来没有这样的互动。请您帮我转告孩子,爸爸很爱她。」

让情绪「被看到」

「我向爸妈求助过,无数次地声明,但都被忽略或轻视。现在我不接受他们的帮助,他们也不是真的关心我。这世上就没人关心我……」类似的患儿感受,在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经常被听到。

「大多数孩子的问题一开始是很好解决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孩子们的表达常常被忽视。到了后期,逐渐发展成家长没法应对的情况。」陈旭说,「孩子们是极具创造性的,同时也是发展中的。孩子需要一个发现自身优势、挖掘积极资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被看到、被关爱』的过程。

在「情绪小怪兽」绘画治疗现场,侯威威告诉孩子们,他还想把大家的画画作品做成毛绒玩偶。

「那我出院的时候,可以把我画的玩偶带回家、带去学校里吗?」一个从入院开始就抱着小羊玩偶不撒手的孩子问。

「当然可以啦,只要你愿意。」侯威威说。

图源:作者拍摄

在药物治疗之外,医生们还探索了许多场景适应训练。比如,孩子们会在康复师的带领下做各式的手工。再比如,小中考前,住院的孩子还成立了「考学小组」,由高年级的给低年级的讲题,当起了小老师。

这些场景适应性训练在封闭式住院的理想环境里构建出一个真实的人际交流场景,为患儿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更好地恢复社会功能提供了空间,从而能由「住院环境」顺利过渡到「有压力的外界环境」。

每天,有 300 个左右的孩子走进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门诊。陈旭感慨:「如果来门诊求助的孩子在经过评估后,能有 30% 左右的不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大多数情况经过咨询就能得到缓解,那说明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就更加全面了。」

其实,无论是悄悄上线微信表情包商城的「情绪小猫咪」,还是钥匙扣、玩偶等周边,在形式之外,儿童精神科治疗团队希望人们能用更包容、接纳的态度来对待情绪问题。「无论是正常的我们,还是情绪出现障碍的我们,处理情绪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如何与它共生共处,而不是忽视它们。」

表情包上线的第三天,隔壁的精神科主任医师找到侯威威,说:

「师弟,你们做的那套表情包发我一下呗?我想转给我女儿。」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