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 ——鄂州花湖机场净空区降高工程现场探访记

[休闲] 时间:2024-04-28 18:12: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5次

原标题:挑战“不可能” ——鄂州花湖机场净空区降高工程现场探访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 戴劲松 夏中华

78万余吨土石方!不可能这是挑战最高峰一天的外运量,相当于130列火车拉运,鄂州每列100节车厢、花湖每节车厢装满60吨。机场净空

96吨炸药!区降这是高工最高峰一天的用量。对标8年前被誉为“世界桥梁第一爆”的程现场探沌阳高架桥爆破,这一天使用的访记炸药可爆破96座同类桥梁。

两个数据中的不可能任何一个,都足以说明工程强度国内罕见。挑战而它们,鄂州同时出现在鄂州花湖机场净空区3座碍航山体降高的花湖施工现场。

按正常施工,机场净空整个工程计划一年完成。区降但由于前期办理行政审批、开辟施工通道、调集人力和设备等工作,加上疫情、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到8月下旬时,留给施工人员的时间仅3个多月。

“挑战不可能!”全市倾力,万人鏖战,科技攻关,不舍昼夜。自11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施工现场,探访现代版“愚公移山”。

辛劳“移山”:建设者和衣而眠,通宵宿工地

喧嚣的工地上,中建三局项目生产经理叶冬扒完了最后一口饭。

此时已是11月11日晚8点许。头一天,他在工地车辆上和衣而眠,今夜,又将是一个通宵。

“没法睡个囫囵觉,隔一会就要看现场,检查挖机是否在正确位置,车辆调配是否需要优化。”叶冬说。中建三局负责挖装和外运,从11月1日开始,平均每天有40万吨土石方从这里运走。“原先认为3号山最难,因为挖运量最大,到后来发现2号山更难,山路陡峭,作业面逼仄,导致施工困难重重。”

不远处,武汉爆破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洪刚正蹲在地上吃盒饭。“夜间要抓紧钻孔,数百米处有铁路线穿过,爆破得利用窗口期。”王洪刚介绍:“这段时间每天用60多吨炸药,但附近居民生活不受影响。我们采用数码电子雷管,延时精读比普通导爆管高,能实现单孔单响。”

爬上更高作业面俯瞰,500多台挖掘机、运输车摩肩接踵,远光灯相互交错,照亮夜空。

“震撼!壮观!”记者不禁感叹。

科技“移山”:智能磅房提速,大数据分析调配运力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山头。

张连杰在睡眼惺忪中赶到施工现场。他是参建单位、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净空降高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总计4000多万吨土石方要按计划在年内全部移走,每天最少得外运40万吨以上!”张连杰回忆道。

市昌达公司与中建三局、武汉爆破有限公司联手,从全国各地调配资源。施工现场,就像全国各地工程设备的“大比拼”。

最高峰时有1330台挖掘机、运输车同时运转,两者如何“衔接”实现效率最大化?

利用大数据,张连杰和同事将挖机和运输车进行合理匹配,并根据施工情况实时调整。

起初,运输车都是过普通磅,司机下车,打印过磅单,再上车等待,需耗时两到三分钟。发现问题后,施工单位增配10台智能磅,司机不用下车,过磅可在20秒内完成。“此前,每天过磅5000到6000车次,智能磅启用后达到万余车次,打印出来的过磅单码起来比人还高。”张连杰比划道:“每天运力一目了然,还能通过数据找到资源匹配的不足,时刻优化调整。”

科技提高效率。市昌达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宪群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曲线图:每天外运土石方从20万吨起步,数据一路跳跃式上升,到10月7日时,外运土石方首次突破50万吨。

团结“移山”:行政力量和专业力量“默契”配合

8月22日,鄂州市借用机场附近的华都建材有限公司办公楼,成立“降高工程前线指挥部”,由市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尹俊武担任指挥长,加快“移山”进度。

11月12日,他特意邀记者攀上楼项俯瞰,203省道就在眼底,一辆辆大货车来来往往。

“楼下经过的货车稍微‘断线’,就意味着可能有堵点,要抓紧调度。”尹俊武说,最高峰的一天,大货车排起来,长达15公里。

鄂州上下齐心协力,多个单位密切配合。临空经济区走家串户,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得到周边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并和市交通部门携手,拓宽临时外运通道。同时,选择两个建设用地作为堆场。

“之所以不到百日就胜券在握,主要得益于行政力量和专业力量的有效配合。”尹俊武说。

如今,从华都公司远眺机场方向,3个“平头”山与机场主体工程“凝望”,似乎“翘首”期盼着飞机一跃而起、直冲云霄的那一刻。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