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空了,意见簿上的“感动”满了

[探索] 时间:2024-04-29 03:33: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59次

原标题:安置点空了,感动意见簿上的安置“感动”满了

受灾群众返乡前的留言。记者供图 制图/周鸿斌

河南日报记者李虎成 代娟 通讯员 郭宗义

8月8日晚8点24分,点空的满新乡市第一中学老校区,簿上随着卫辉市政府派来接送最后一批受灾群众回家的感动大巴缓缓驶离,在该校设置的安置两个临时安置点正式关闭。

看着空荡荡的点空的满宿舍,已在这里紧张忙碌了半个月的簿上学校宿舍管理员高平老师松了一口气。随手翻开挂在宿舍显眼处的感动意见簿,一页页看下来,安置高平禁不住泪目——

“原本为失去家园感到无助的点空的满我们,在安置点不仅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簿上热情和爱心,更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感动温暖和关怀。学校老师天天陪着我们,安置市里的点空的满领导也经常来看望我们,让我们倍感温暖……”

高平记得,写下这份留言的是8月4日已返回家园的卫辉市第二完全小学数学老师刘芳芳。7月26日,她和姐姐一家10口人从卫辉市西后街转移到这里。

“安置点管理有方、组织有序,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安排了寝室长。在这里有空调、能洗澡,全家人都吃得好、睡得好……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家心里有底,一点不慌。人要懂得感恩:感恩党、感恩国家,要回报社会。”这是卫辉市华新棉纺厂退休职工常德成的留言,他还把在这里的切身感受写成一首400多字的散文诗,当作礼物留给学校。

同一时间,一直坚守在新乡市一中东校区的赵文鹤老师也在翻看老乡们的留言。赵文鹤和赵洁两口子都是党员,半个月来,夫妻俩顾不上8岁和5岁的两个孩子,几乎一直待在学校安置点。

“感谢一中的红石榴志愿者们……在安置点的这段经历,为我上了一堂最好的思政课,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

赵文鹤记得,这份字迹娟秀的留言,出自刚刚大学毕业的任玉东之手。7月20日暴雨过后,任玉东所在的卫辉市朝阳花园小区停电,她和父母、弟弟以及80多岁的姥姥、姥爷被困家中。7月28日,任玉东一家人乘坐冲锋舟撤离,后来被安置到这里。

“在安置点生活了9天,我们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特别是学校图书室,我在那儿看了《小王子》和《瓦尔登湖》……这一切都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帮助,更有你们的辛勤付出!”

“近日心里一直都很难受,这么大的水灾,把我的精神击垮了。但自从我来到安置点,充分感受到了温暖……我们要早日将家乡建成美丽的家园,到时候欢迎你们来做客!”

尽管有些留言没有署名,但顺着厚厚的意见簿往下翻,每一页的背后,都是一个暖心的故事。让老师们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反映意见,最后却收获了满满的感谢和感动。

按照新乡市政府安排,新乡市一中老校区、东校区安置点,先后接收、安置以及转移卫辉市、牧野区和鹤壁浚县部分受灾群众800余人。半个月来,该校党委动员组织1500余名师生志愿者,全力服务受灾老乡,和他们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截至8月8日晚,新乡市343个安置点的6.6万名受灾群众已全部回迁。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