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五华区“万名人才兴万村”赋能乡村振兴

[休闲] 时间:2024-05-10 12:49: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89次

  人才是昆明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今年6月,华区昆明市五华区启动了“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兴万兴同步制定印发《五华区“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村赋村振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弱项,昆明结合现有产业项目基础、华区社区人口现状、兴万兴专家资源储备等情况,村赋村振将企业家、昆明农业科技项目负责人、华区科研院所专家、兴万兴种养殖技术指导人员吸纳为“万名人才兴万村”人才,村赋村振建立行动结对帮扶清单,昆明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华区通过定向服务、兴万兴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途径,助力区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乡村文化繁荣、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和生态宜居建设。

  精准引入一批企业家“链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围绕道地药材、林下经济和绿色农产品种植,有针对性引入金九地、圣草峰、五佳、华康、云琦丹、祥琬等6家中药材企业,企业家及产业项目负责人采取“定期到村+远程指导”等方式推进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在迤六、瓦恭、东村等社区推广黄精、黄姜、牡丹、石斛、白芍等中药材种植1170亩。

  制定了《五华区中药材种植推广项目补助管理办法》,扶持激励企业和农户共同推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成立乐家山、紫花谷2家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200余亩白及、黄精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了6个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其中2个林下种植基地,种植除三七外的重楼、黄精、白及等药材500余亩。建立“专家+骨干+农业产业工人”人才培养体系,林奇花卉企业采用“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在2名花卉种植专家和10多名技术骨干指导下,当地33名村民培养为种植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为新民、厂口等社区培育了120多名花卉种植技术工人。

  规模培育一批本土人才扎根本地就业创业

  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工作,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吸纳更多本土劳动力返乡就业,扶持产业做大做强。制定并实施《五华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建设技术培训11期,培训农户700余人次;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7期,153名参训学员获《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积极引导枣子、樱桃、桑椹、蓝莓、西瓜、火龙果等时鲜特色水果发展,种植面积达1850亩;建成白泥塘千亩梨园,瓦恭社区下瓦恭400亩苹果基地、清水塘小组300亩樱桃种植基地,龙庆白龙潭千亩水果基地,均由当地农户负责种植维护。通过技术指导、产业实践累计培养蔬菜种植大户55户,白泥塘优质梨种植大户5户,瓦恭稻鱼种养户48户,迤六、瓦恭樱桃种植大户7户,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技术示范带动作用。

  联系专家开展常态指导

  通过协议聘请、政企合作等方式,整合职能部门联系专家资源开展常态化技术指导,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智力能源”。

  其中,由五华区科协聘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在西翥街道新民社区花坡村常态化开展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指导,通过菌种引入、种植技术指导、示范种植推动西翥片区养殖转产和产业升级。由区人社局牵头通过政企合作,在迤六社区鲁世达村建立旱地经济作物繁种基地,引入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进行种植指导,促进经济作物产业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由区农业农村局聘请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高级畜牧师跟踪指导,在西翥街道陡普鲁社区白泥塘小组开展梨产业标准化示范种植,在瓦恭社区实施稻鱼共生和彩色水稻项目300亩,开展稻田养鱼技术培训3期,培训农户150人次,促进白泥塘梨以及瓦恭的稻鱼品质稳步提升。

  选育扶持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鼓励社区党组织引导村小组种植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及农业企业联合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积极培育一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改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农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

  瓦恭社区清水塘小组成立了樱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种植樱桃300多亩。大村社区苦葛箐小组成立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带动苦葛箐和大凹小组54户村民发展果蔬种植500多亩。陡普鲁社区小红地发展苹果种植500多亩。迤六社区哨上、石羊厩大村、前进等3个小组分别成立了香椿、食用玫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庆社区马桑园、白龙潭2个村小组分别成立了山药、蔬菜、特色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互助带动和企业的示范种植,促进了瓦恭、迤六、龙庆、陡普鲁社区的樱桃、香椿、食用玫瑰、山药、蔬菜和特色水果发展,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云南网通讯员 王玉竹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