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海南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3013株树木的迁徙路

[综合] 时间:2024-05-02 17:57: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95次

原标题:深读丨海南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3013株树木的深读水利枢纽树木迁徙路

版面图

海南日报记者 曹马志

海南松涛水库旁,一株10余米高的丨海工程大叶榄仁,新生的南天叶片随风摇曳。看着片片翠绿欲滴的角潭新叶,儋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儋州市资规局)营林科负责人邢锐长舒了一口气——树,淹没活了。区株

正在建设中的徙路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几个月前,深读水利枢纽树木这株大叶榄仁还生长在几十公里外的丨海工程儋州市西联居。该地处于正在建设的南天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的淹没区。包括这株大叶榄仁在内,角潭总共有3013株树木需要搬迁。淹没

党的区株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徙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读水利枢纽树木高度谋划发展。

重点项目建设,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项海南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浩大的树木移植工程,正在探索答案。

视频丨新移植的树木在松涛水库旁安家

怎么给树“搬家”?

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精细的手术

“大叶榄仁,你‘奶爸’来了!”11月7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驱车来到松涛水库库区,看到路旁一片绿地中,就立着这株大叶榄仁,省水利灌区管理局松涛灌区管理分局库区管理区主任谭德宏正对着它,开起了邢锐的玩笑。

“老谭,它的新家就在你这,你不也是‘奶爸’吗?”邢锐不假思索笑着回道。该管理区位于松涛水库上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生态优良,风景秀丽。经过双方多次实地勘察,大叶榄仁的新家就选在这里。

松涛水库库区管理区工作人员对移植而来的树木进行日常管护。海南日报记者 曹马志 摄

为了让大叶榄仁尽快适应新环境,谭德宏今年以来一直在张罗,一方面提前和儋州市资规局等部门对接,深入了解这株树在“老家”的生活环境,协调搬迁运输事宜,另一方面,他几乎每天都到它的“新家”实地巡查,安排专人除草、浇水,做好日常看护,营造宜居的生长环境。

对这株大叶榄仁,邢锐也十分上心,为它不停跑腿。

这株树原先长在儋州市西联居的一个公共休闲小广场旁。该地位于天角潭水库淹没区,居民将整体搬迁出去,而居于此地的重要植物资源也不能落下。今年来,邢锐和同事多次实地考察,确定这株大叶榄仁的权属情况,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建议,制定树木迁移运输方案。

“这株树的树龄有六七十年了,以后这里要被水库蓄水淹没,让它早些搬到新家,能一直保留下去,我们都很支持。”当地居民吴孝行说。6月23日上午,儋州市资规局找来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开始对这株大叶榄仁进行保护性迁移,吴孝行早早赶来见证。

怎么给一株大树“搬家”?“整个过程就像做一场精细的手术。”儋州惠祥花木有限公司项目施工负责人陈海宁介绍,首先要对树木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体检”,确保环境安全;其次,按照树木移植技术规程,给树木进行断根缩坨处理,即科学切除大树部分根系,让树根集中于土球中,方便在迁移时连根带土球挖出;此外,还要适当修剪树木的枝叶,降低树体水分、养分消耗,并方便道路运输。整个过程耗时约半天。

“对修剪后的枝杈,要迅速涂抹树木伤口愈合剂,还要给树身裹上保水棉布。”陈海宁说,装上货车的大叶榄仁,就像一个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粽子,工作人员通过货车将其运到目的地后,再小心固定于提前挖好的树穴,浇透定根水,并给树体输营养液进行后续养护。

这株大叶榄仁是天角潭水库淹没区首批移植的树木之一。当天一同“搬家”的,还有西联居的2株黄葛榕,树龄在50年至80年之间。在这样周密、科学的操作和护理下,3株大树目前在“新家”长势良好。

每株树都有“身份证”

地毯式摸排,为3013株树木登记造册

随着这3株树迁移,海南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浩大的树木移植工程也拉开了序幕。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海南省水网建设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完善海岛型水利基础设施的骨干水源工程,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43.38亿元,坝址位于儋州市境内、北门江干流上,目前正热火朝天建设中,预计2023年3月下闸蓄水。

“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以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水力发电等综合利用,建成后将与琼西北供水工程、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及松涛东灌区联合,全面提升儋州、白沙等市县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管部经理王浪介绍,天角潭水库正常蓄水位为58米,总库容为1.94亿立方米,年平均发电量1775万千瓦时,每年可向洋浦经济开发区及北门江下游地区供水1.35亿立方米。

这样的蓄水位和库容,意味着天角潭水库淹没区面积很大。据该项目部统计,库区淹没土地面积将达2.2万余亩,水库淹没区的百姓正陆续得到搬迁安置,而生长其间的各类树木,也同样牵动人心。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淹没区的树木移植保护工作也提上日程。

为弄清楚淹没区内树木基数,在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不久,儋州市资规局委托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由该院林业高级工程师彭文成带队的11人调查团队,通过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淹没区的树木进行地毯式摸排和登记造册。

看到专家们实地调查,当地村民邓云鹤主动为专家们带路,介绍村里古树的基本情况。“有了专家的科学评估,大树才能挪得好,我们也放心了。”邓云鹤说,他所在的西庆居,古树众多,都是祖辈种下的,上百年来,陪伴着一代代人出生成长,就像是村里的“传家宝”,村民们爱护得很。

“此次调查历时1个多月,重点查清树木资源的面积、数量及其空间分布位置;查清树木资源的树种、群落类型、起源、郁闭度(盖度)、胸径、高度等调查因子;调查生长和环境情况,包括土壤、水文、小气候、伴生植物和周边植物分布等情况。”彭文成说,2020年10月,调查团队编制完成《海南省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古树名木、珍稀树木和绿化树木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木棉树,100年树龄,位于儋州市大成镇两院试验农场,经纬度19.558808°N、109.508953°E,高18米,距离河岸50米……”在儋州市资规局营林科办公室,邢锐拿出《调查报告》,其中的树木明细表,就像一张张“身份证”,还附带了古树名木等树木资源的个体照,以及成群分布的珍稀绿化树木的集体照,并给出了淹没区待移植保护树木的底数——古树名木13株、珍贵珍稀绿化树木265株、珍稀树木幼树和苗木2735株,共计3013株。

心中有底,行动有据。根据此次调查,儋州市资规局制定天角潭水库淹没区树木移植保护专项实施方案,并和省水利电力集团、海南农垦八一总场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积极争取省林业局的支持,协力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越敬重,越慎重”

在“一树一策”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此次待“搬家”的树木中,古树名木虽然数量最少,移植难度却最大——它们大多体型庞大、生长缓慢、根系发达、位置偏僻,给移植、运输和后期养护工作带来重重挑战。

比如淹没区里最古老的树——一株高21米、胸径超过2.5米、树龄约500年的木棉,盘根错节,树体周边土壤坚硬,还长在坡上,令运输车辆难以通行。

“而且古树机体衰老,进行断根缩坨处理时,容易受病虫细菌侵入,降低移植成活率。”彭文成说,移植和养护古树,就像治疗和护理老年患者,需要给伤口消毒、敷药包扎、植皮,运输过程避免磕碰,还要及时输液补充养分和水分、防治病虫害……一切操作都需要分外仔细。

除了古树名木,在天角潭水库淹没区,数量最多的是省级重点保护树种龙血树的树苗,有2729株。对这些珍稀树苗,也需制定针对性的移植方案。

“幼年的龙血树比较脆弱,喜欢长在阴凉的地方,周边多有高大乔木和灌木丛遮阴。”儋州市资规局营林科工作人员吴觉敏说,龙血树幼苗移栽到新环境后,如果被阳光直晒,很难存活。

为确保龙血树幼苗移得了、活得好,在园林绿化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儋州市资规局决定另寻专业苗圃作为“托儿所”,将龙血树幼苗先移入特制的花盆中,再分批运到苗圃密林间,让它们继续享受大树的荫蔽。

上至古树,下至幼苗,为了给它们定制科学的“搬家”方案,儋州市参照重点项目建设标准,组建了一支由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紧密配合的“项目推进特战队”,政企联动、密切协作,克服资金、技术、运输等方面的瓶颈,召开多场专家评审会,对移植地点、移植方案进行科学评估,编制移植技术方案,不断完善移植前准备、断根与修枝、土台挖掘与土球包装、吊装与装运、定植、移植后养护、应急处理等全流程的各项细节。

“越了解,越敬重,越慎重。”儋州市资规局副局长桂一文说,野生植物资源对维护物种多样性、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中古树名木更是见证人文历史、物种演替的“活化石”,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对它们的移植保护,再慎重也不为过。”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关注自然生态,在“一树一策”中倾注心血,这样尽管增加了工程难度,但背后透着文明的温度。

“给大树‘搬家’,不仅守住了海南的‘生态绿’,也是海南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海南省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蔡兴旺说。

目前,儋州已完成天角潭水库淹没区2705株树木的移植保护工作,完成整体进度的90%。

邓云鹤一直关注着村里树木的搬迁进展。明年3月,天角潭水库蓄水,这里将成为儋州市乃至海南西部地区重要的供水基地,下游地区农田的灌溉将更为便利。而他也将住进宽敞明亮的水库移民安置小区。到了新家,人与树继续和谐相处,生生不息。

也许你想象中的搬迁

只是地点上的转移

实际上针对不同的树种

不同的生长环境

不同的树木形态

专家们制定了特别细致的搬迁方案

甚至是“一树一策” 确保每一株树都移得了、活得好

点击图片跳转H5

↓↓↓

3013株

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

淹没区树木移植保护工作

一场海南水利建设史上

规模浩大的树木移植工程

包括

古树名木

13株

珍贵珍稀绿化树木

265株

珍稀树木幼树和苗木

2735株

共计3013株

树龄最大约500年

总策划:曹健 胡续发 齐松梅

执行总监:许世立

主编:孙婧

版面设计:张昕

检校:卫小林 王赛

H5文案:许世立

H5摄像:曹马志

H5制作:陈海冰(曹马志)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