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常思“井竭之急” 正文

常思“井竭之急”

[娱乐] 时间:2024-04-27 20:12: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6次

原标题:常思“井竭之急”

熙宁五年,井竭之急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常思一日,井竭之急太守陈襄召集百姓询问民间疾苦,常思大家说道:“六井不治,井竭之急民不给于水。常思”早在唐朝,井竭之急为解决当地百姓吃水问题,常思名相李泌在杭州城区开掘六口大井,井竭之急并引西湖水济之。常思后来,井竭之急白居易进一步疏浚六井,常思但天长日久,井竭之急六井又渐淤塞,常思吃水困难又成了杭州百姓的井竭之急大问题。陈襄闻罢,与苏轼一道立即着手修复六井,挖沟换砖,修补罅漏,使六井生机再现,清流满溢,瞬息百斛。第二年,旱灾席卷,而杭州百姓依靠这六口重新整治过的水井,不仅饮水不愁,且有足够的甘泉用于日常。苏轼曾写《钱塘六井记》一文记叙此事。文末指出:“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不因“其不常有”就“忽其所甚急”,苏轼忧虑于“井竭之急”的背后,不仅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更饱含着他朴素深厚的为民情怀。杭州三年,苏轼为造福当地百姓劳碌奔波、尽心尽力,面对百姓生活之艰,他发出了“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的感慨。正是这种对百姓发自内心的怜悯与热爱,才让他时刻与百姓站在一起,即便是在当下显得并不“甚急”的事情,但因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他便立即选择直面问题,纾解民困。

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和百姓身处一端,保持同一视线,才能敏锐准确地洞察到何为“井竭之急”,何处又暗藏着由“不常有之急”演变为“不可控之患”的风险。1947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来到陕北佳县,由于这里地形三面环水、利于打歼灭战,毛泽东等人征求县委书记张俊贤的意见,询问当地是否有能力支持四万战士作战。张俊贤回答说:“全县还有几百头驴、牛,就是把驴和牛杀吃完了,也要把战争支援下来。”毛泽东听罢却表示:把驴和牛杀了,明年人民群众怎么搞生产?共产党人不能那样做,那样做了,边区的老百姓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周恩来听了毛主席的主张,马上意识到几万人的部队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杀驴事件,便立即布置加急电报,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得杀牲畜,违者严惩不贷。群众的利益保住了,共产党人的民心也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是我们党一贯秉承的大情怀,也是支撑我们党行稳致远、永葆活力的大智慧。

习主席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执政理念:“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干劲充沛,不论艰难还是挫折,不论虚名还是利诱,都会初心不改、恒心不移。树立了正确的从政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刻与人民同在,所作出的判断与决策也就经得起实践考验。正如朱德在致儿子朱琦的信中所写:“同群众看齐,同吃同卧同劳动,深入了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如何完成,就会想出很多办法,同群众一起创造出许多新的办法,推向前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领导干部务必要将目光聚焦在人民最需要、最迫切的“井竭之急”上,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带着感情走近人民、理解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中获得力量,展现作为。(■陈 杏)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