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强化信息安全保护,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知识] 时间:2024-05-11 05:23:3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77次

原标题:东湖评论:强化信息安全保护,东湖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近日,评论海口吴先生因遭遇电信诈骗冲上热搜,强化可与以往不同的信息是,冲上热搜的安全原因不再是天价金额而是“反杀”。吴先生遭遇诈骗却“反骗”诈骗分子一万元,保护事后主动上交派出所,诈骗并称多亏民警多次到公司宣传反诈知识,东湖才能及时反应过来。评论

令人庆幸的强化是,这次犯罪分子是信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安全这样的“反杀”案例又有几起呢?近年来,诈骗案件频频发生,保护电信诈骗、诈骗网络诈骗尤为突出。东湖现在诈骗方式推陈出新,以往诈骗分子多以各种原因要收取各种费用为由诈骗,现在又自称公职人员办案,还有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网恋“杀猪盘”等等,据最高法刑三庭副庭长李睿懿介绍,仅2020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财产损失即达353.7亿元。如今的电信诈骗类型五花八门,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

抛开诈骗不谈,少有人想到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信息泄露正在悄然发生。“Facebook”曾多次发生信息泄露事件,数量皆在千万以上,瑞士数据管理公司Veeam曾用户数据泄露达4.45亿。譬如,江苏南通警方曾破获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查获5000万条个人信息数据......看上去信息泄露事件与我们相距甚远,但酒店入住、网上购物,甚至发一个朋友圈,就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2021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周的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为何不法分子可以实施精准诈骗?因为我们在各种网站、平台随意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甚至喜好、活动范围等;因为你在拿到快递喜悦之时,全然忘记纸箱上的快递面单;因为你在吃完外卖,酒足饭饱之后忘记外卖袋上的个人信息。本来漏洞百出的诈骗,很容易识破,但现在大家的个人信息仿佛一颗颗已经剥了皮的葡萄,不法分子可以随意筛选,精准作案。在经过补充后精心设计的诈骗下,不少人的学费、救命钱、养老钱纷纷进入了他人的口袋。因此,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要有信息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信息泄露,同时也要学会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

虽不能说诈骗一定是因为信息泄露,但诈骗和信息泄露必然密不可分。大数据时代中,大多数人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忽视细节,让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危险中。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普及法律、反诈、信息安全常识,增强意识亟不可待。在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红线前,谁都不能成脱缰之马,谁也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主管部门更应把监管关口前移,完善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开放的基础规则和治理模式。

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已满一个月。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事情起于微末,小风险也能形成大事故,生活中留有个人信息的东西一定要认真处理,更要主动学习信息安全和反诈相关知识,增强相关意识。让政府和民众一心,信息安全和反诈共聚,让个人信息穿上盔甲,拿起武器,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军华 (湖北宜昌)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