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综合] 时间:2024-04-30 19:54: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0次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全国不拿底薪,后乡婚一心要进村

       在浙江天目山脚下的一块大草坪上,几位“00后”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营团午后阳光给这些年轻的队年脸庞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黄色,仿佛乌托邦照进现实。不结

       “我们有个3年创业之约,拿底约定3年内不结婚,薪心全身心投入乡村事业。进村”团队领头人白龙2000年出生,全国高高瘦瘦,后乡婚从浙江万里学院毕业一年,村运名头却不小——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发起者。营团这个运营团队成员全都是队年“00后”,来自安徽、不结四川、海南、河南等地,年纪最大的去年大学刚毕业,最小的还在读大四。

       在当地,这个由年轻人组成的乡村运营团队已经小有名气。关注度更多来自一种反差感:大部分的年轻人在忙着考研考编进“大厂”的时候,这群“00后”却不走寻常路,一心要进村。甚至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团队约定:全部成员3年不拿底薪。

       今年上半年,团队入驻宁波四明山上的雪岙村,运营一片露营地,吃住都在山上。然而,乡村毕竟不是乌托邦。在露营行业惨烈厮杀的大背景下,下半年,团队转战天目山脚下的一个农场,并寻找新的乡村运营方向。在此期间,有人说这些年轻人傻,也有人认同他们,并想加入他们。

       “3年,如果成功,我们就更有信心地续约;如果失败,也没关系。”面对记者,白龙显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至少我们参与过、推动过,本来乡村振兴就是要好几代人不断接力才能做成功。”

       对于这些新生力量来说,一个好消息是,乡村运营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课题、高频词和新出路,这给没有资本实力、没有人脉资源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乡村不是乌托邦,但乡村有希望的田野。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白龙

  理想

       “不要加班了,走了走了!”前不久,白龙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短视频,晚上10点多,团队成员们依然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白龙反复招呼大家下班,但几乎无人响应。“喊都喊不动,这样的团队去哪里找?”视频结尾,白龙感叹,语气骄傲。

       很难让人想象,拥有如此积极工作状态的这群人,既不拿底薪,也没签劳动合同。与常规的公司不同,这个创业团队采用一种项目合伙制的组织架构,刚进来的成员被称为项目合伙人,一年后可升为团队合伙人,两年后可升为高级合伙人,到第三年可到工商部门登记为公司合伙人。在此期间,公司负责解决成员的食宿等基本问题,成员的收入主要来自项目提成,扣除成本后有10%—15%可以给个人。

       这个“三年之约”从去年8月算起,当时白龙在杭州成立蜉蝣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启创业之路。“蜉蝣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古老生物,取名蜉蝣,寓意生生不息。”白龙解释,蜉蝣还有另一层隐藏的含义,“蜉蝣谐音是for you(为了你),我从小就有创业的梦想,并坚信只要给社会创造价值,它就会给予我一定的物质回报。”

       这种对未来坚定的信念在同年龄段的年轻人中颇为突出,并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团队成员龙龙今年大学毕业,毕业之前,周围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他却感到迷茫。虽然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他并不喜欢,加入这个创业团队让他有了归属感。成员阿树,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一家水果供应链公司工作一年,负责水果采购,月薪8000元,但那个工作流程比较固化无趣,这使他宁愿放弃稳定的收入,也要投奔白龙。

       “在这里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是我们快乐、自由。”成员泡泡每年寒暑假都会参加实习,“我可以过‘996’的日子,但是我不喜欢”。泡泡认为,这里和普通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家是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聚在一起。共同的理想是什么?泡泡想了想,回答说:“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富足,所以我们也想回馈社会,为社会作更多贡献。”

       在这里,理想、价值、乐趣交织成了工作的动力。“相比于薪资,我们这一代人更看重一份事业的乐趣和价值。”白龙笃信这一点。前一段时间,他受邀在华南理工大学做过一次演讲,现场他问在座的“00后”们,有谁认为薪资相比乐趣和价值更重要吗?无人举手。“我们这一代人会活得越来越通透。”白龙判定。

       不过,如果激情消退,一直没有薪酬的激励,团队还能长期持续吗?一个现实的情况是,团队成立至今,已有两三位年轻人离开团队,有的是为了备战考研,有的则是被家长催促“回老家结婚”。

       “所以我给了团队一个期限,3年。”白龙再次提到“3年之约”,“这代表了我们对从事这份事业的一份担心。”创业至今,白龙已经真切感受到,除了理想和情怀,乡村确实存在很多出乎意料的挑战。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白龙团队的小伙伴们

  挑战

       今年2月,白龙和他的小伙伴们曾经下定决心要进村大干一场。

       这份信心来自团队去年参与的一次农场运营。农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离市中心车程30分钟,农场是附近最大的蘑菇种植基地,每千克平菇售价10元。在入驻农场后,白龙团队为农场打出IP“向往的蘑菇屋”,推出蘑菇主题亲子乐园,开设蘑菇主题的研学课程。仅仅3个月,农场里涌来了3000多人,活动结束一结账,平菇卖出了每千克50元的高价。

       一产做场景、三产引流量、二产促销量。事实证明,这样的运营方式是可以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农场效益,也是可以为团队带来收益的。然而,这套“打法”并不总是能奏效。年底时,农场所在地的土地性质发生转变,团队不得不撤出农场。

       换个地方运营,能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今年2月,团队选中了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雪岙村的龙观庄园,这里有闲置山地,山顶还有一片露营地,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美。更令他们兴奋的是,这是团队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乡村。“以前只是农场主受益,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让村集体、村民参与进来,影响更多农户,带动集体收入的增加。”白龙开始琢磨乡村振兴的意义。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浙江龙观乡雪岙村

       然而,当理想撞进现实,冲突乍现。团队首先遇到的是山区基础配套落后。今年2月份,场地连续停水长达15天,有游客来访时,大家只能一桶水一桶水往营地里运。“我暗暗发誓,如果到第16天还不来水,我们就撤。”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白龙依然有些崩溃。第16天下雨了,山顶年久失修的水塔里终于蓄上了水。到了3月,场地又开始每晚跳闸停电,前后长达12天。

       没有足够的资金,团队花了15天时间,自己动手将破旧的仓库改造成咖啡屋,大学毕业生们变成水泥工、电工、瓦工,接水管、通电路、砌墙刷墙、画装饰画……从小到大没干过的苦活累活,全部现学现干。“干体力活实在是太累了,以至于能坐下来做PPT都是一种休息。”团队成员石头是白龙的同学,当时石头参与了咖啡吧的砌墙工作,好不容易把墙砌成了,回头一看,墙是歪的,而搭围墙时落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至今仍时不时影响着他。

       等把硬件设施一点一点补上,团队又迎来了新问题。从雪岙村往山顶营地有条600米的陡峭土路,荒草丛生,只有胆大心细的司机配上越野车才敢开上山,一开始当地政府同意修路,但刚修了10米,遭到部分村民的坚决反对。“他们觉得这片土地已经被龙观庄园负责人承包下来了,就不能为承包商个人修路,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条路修好了可以引来客流,能带动村里的文旅发展。”龙观乡副乡长陆小腾驾对此也颇为无奈:“有时村里工作难就难在这里。”

       到目前为止,白龙团队还没有一位浙江当地人,对于村民来说,这群年轻人属于外来的闯入者,要想真正融入当地,取得村民的认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此时,另一个危机已若隐若现。过了5月,天气渐热,露营地已经不再适合搞户外活动,露营行业出现整体下滑,客流量明显减少。为了维持生存,这些年轻人不得不走出大山,做起了带游学团的短期生意。

       “先谋生存,才能求发展。”白龙如此解释这个不得已的转型。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团队施工现场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小伙伴们画的装饰画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由破旧的仓库改造成的咖啡屋

  调整

       记者跟随白龙返回四明山时,天色已暗,靠着微弱的手机灯光,记者能依稀分辨出当初这些年轻人在这里挥洒过汗水的痕迹,“这是歪了的那堵墙,这是小伙伴画的画……”白龙一一介绍,仿佛又在回味那段疲惫但又激情燃烧的日子。墙上的计划表,只列到今年6月后就没有更新。“我们只是战略性的撤退,有机会还会回来。”白龙反复强调这一点。

       团队每周四晚上有一节集体线上读书课,结合实际的商业课是这些年轻人最喜欢的课程。“从商业逻辑上看,我们这条路是通的。”在采访中,记者听到白龙一直在套用各种经济学的概念,以解释他们的决策运营方向:“我们通过策划、组织特色有趣的活动,持续不断地为村落营销引流,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关注度,撬动资金流,来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相关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今年3月开始营业后,这里的接待人数呈指数级增长,5月的账面流水就达20多万元。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业务量大跌。如果商业逻辑上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

       “靠这些年轻人自收自支确实很难。”陆小腾驾分管龙观乡的旅游工作,根据他的观察,此前来乡里从事乡村振兴的团队多是资本雄厚的投资商,惯常的做法是通过投资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用作民宿等建设,很少有白龙团队这样“轻资产重运营”的做法。

       确实,回看这些年的一些乡村改造范例,后面往往还跟着房地产或者民宿等重资产项目:乡村本身没有太多的“造血”能力,必须用房地产、民宿赚的钱补贴村庄改造,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旦这些重资产项目出现亏空,乡村也随之衰落。

       相比之下,白龙团队合作模式虽然不能带来投资,但“船小好掉头”。疫情之后,乡村很多重投资的场地逐渐没落,“我们去找合适的、可打造的场地运营变现,农场可以,乡村也一样可以。”白龙说,“这就是商业课中所说的非对称交易。”

       但是很多人还不接受这一套商业逻辑。白龙在和一个村子的村书记谈乡村运营时,村书记直截了当地回应:“这块地你可以拿走,我们来聊一下租金的问题。”“是运营,不是租赁。”白龙反复解释,但效果不大。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白龙和雪岙村村民交流

       这位村书记不理解的乡村运营,其实多年前就在浙江开始探路。2017年,浙江临安率先通过市场化理念“整村运营”;2019年,杭州淳安下姜村向全国发出“英雄帖”,招聘职业经理人;同年,杭州余杭区由政府出面,统一面向全国招揽“乡村CEO”。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在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引入懂农村、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参与乡村运营。最近,建德、奉化、临平、龙游等地陆续发布乡村运营师的招聘启事,并推出了一揽子补贴政策。

       今年9月,白龙参加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实施的“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并拜师全国乡村文旅带头人、红叶指南乡村运营师周静秋。白龙定了一个计划,从本周起,在师傅的带领下,拜访有诚意招聘乡村运营团队的乡村,争取尽快寻找到和自己团队最契合的乡村。

       “现在乡村正在从建设转向运营,乡村运营师非常欠缺,可以说这个行业正在风口上,虽然纯市场运营的回报现在还很慢,但这些年轻人如此努力,未来可期。”周静秋下了一个判断。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白龙的手机壳

  记者手记

  生存和发展

       生存和发展,这种代与代之间的差别在此次采访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些“00后”的宿舍里,我看到他们挤在一起打地铺。看起来生活空间逼仄狭小,生活条件艰苦困顿,但是再一问,这些“00后”的父母都很支持孩子的创业行为,生存不是问题。

       如果说“70后”“80后”在择业时更多需要解决生存问题,找最能赚钱的方向,那么成长阶段生活更为富足的“90后”“00后”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选择跳过生存问题,直接解决发展问题。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00后”的宿舍

全国首个00后乡村运营团队:三年不结婚、不拿底薪,一心要进村

     “00后”的宿舍

       转过头来看乡村振兴,从某种角度看,也存在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过去,乡村解决的更多是“生存”问题,投资乡村多是修路搭桥搞基建,这些项目有利于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进入乡村的发展阶段,乡村经营性人才,尤其是具有企业家精神并拥有经营村庄理念的综合性人才,是当前乡村振兴最为需要又最为紧缺的。然而一些部门的工作思路还没有跟上节奏。龙观乡雪岙村龙观庄园承包商史吉平透露,作为投身乡村振兴的农业经营主体,他可以通过项目获得各种补贴,类似的补贴,运营团队无法申请获得。

       一边是缺乏资本实力,但有理想、有创意、有执行力的年轻人,一边是缺乏人才,却拥有丰厚的乡村文化和存量资源的乡村,尽管双方还需要不断磨合和试错,但在发展中寻找互补合作的想象空间依然巨大。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