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调查 | 从“偷偷烧”到“自觉收”!海口探索“秸秆换肥”模式 助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综合] 时间:2024-04-28 06:32: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56次

原标题:新海南调查 | 从“偷偷烧”到“自觉收”!偷偷烧海口探索“秸秆换肥”模式 助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新海南海网、南调农林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

5月19日上午,到自海口市甲子镇西山村村民吴海连载着一车秸秆,觉收秸秆来到海口市生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作点,海口换肥这些平时没用的探索“垃圾”可以换回2袋100斤的有机肥。近日,模式用秸秆换肥料的助力“以物换物”方式,成了甲子镇农户们的废弃潮流,也是物资海口琼山区探索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创新做法。

海口市生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作点的源化蚯蚓产肥“床”。记者 谭琦 摄

秸秆是利用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偷偷烧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在海南,新海秸秆的类型涉及水稻、玉米、常年瓜菜、果树等,其中早、晚水稻和玉米的秸秆收集量占全省秸秆资源量70%以上。现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可以用作有机肥的原料,还可以用来养蚯蚓、种蘑菇,创造更大的农业价值,也让明令禁止焚烧的秸秆找到了新的出路。

琼山区红旗镇10吨易腐废弃物堆肥点秸秆加工处。记者 谭琦 摄

破解秸秆处置难题:1亩秸秆换回50斤有机肥

结束最后一茬冬季瓜菜的种植,村民吴海连将自家的2亩地种上水稻,这些冬季瓜菜的秸秆怎么处理?“一般我们都是烧掉,再埋回土里。”焚烧秸秆不仅会带来环境问题,还容易引发火灾,从今年开始,吴海连找到了比烧掉秸秆更好的处理方法——置换有机肥。

“一亩地的秸秆可以换100斤有机肥。”吴海连说,海口市生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运营方海南晟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村里设置了统一的收运点,她只需要将秸秆放到路边,就能按照比例置换有机肥。“解决了我们处理秸秆的难题,有机肥的使用也让庄稼长势更好。”吴海连尝到了秸秆回收利用的甜头。

农户可以用秸秆换取蚯蚓粪有机肥。记者 谭琦 摄

据海口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154264.77吨,可收集量122628.26吨,秸秆利用量107354.86吨,综合利用率87.54%。

“我们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提高农户参与回收秸秆的积极性,提高回收利用率。”海南晟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小龙介绍,如果农户自行收集运输至项目工作点,每2吨秸秆可以置换6包有机肥,每包50斤,若各村集体组织收储运达30吨,将额外给予1吨有机肥的奖励及其他生活物资。

在琼山区红旗镇10吨易腐废弃物堆肥点,工作人员林志星将村民送来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一一上称。“每100公斤农林废弃物原料可兑换20公斤的营养土。”林志星口中的营养土与有机肥类似,都可以用作种植肥料并提升土壤的肥力。

蚯蚓正在“吃”秸秆产肥料。记者 谭琦 摄

点击查看视频

秸秆“变身记”:养蚯蚓种蘑菇产肥料

这些被农户当作垃圾的秸秆,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争相收集的“香饽饽”?

在海口市生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作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蚯蚓。记者在136亩的场区里看到,回收的秸秆通过干燥粉碎后,与特定的菌种按照比例混合,再铺成田垄的形状,就成为蚯蚓的“床”。

“就在这张‘床’上,蚯蚓将秸秆‘吃’进去后,排出的粪便就是有机肥。”钟小龙说,“吃”秸秆的蚯蚓是引进的“大平二号”和自行研发的“紫电蚯蚓”,与普通的蚯蚓不同,这些蚯蚓胃口大、消化好,且抗病能力强,1公斤蚯蚓只要24小时就能把5公斤有机肥料变成富有养分的蚯蚓粪。

钟小龙拨开“黑土”,约7厘米长的粉红色蚯蚓在蠕动,闻起来并没有异味。“这些黑色的土就是蚯蚓有机肥。”钟小龙介绍,蚯蚓有机肥含有丰富的腐殖酸和微生物菌群,是改善土壤的好帮手。

秸秆成为黄金菇的成长养料。记者 谭琦 摄

在琼山区红旗镇10吨易腐废弃物堆肥点,处理秸秆的“秘密武器”是菌。“我们将秸秆粉碎后与菌种混合,扎成一个一个的蘑菇包。”该堆肥点运营方海口京玉公司总经理陈柏钧介绍,秸秆成了蘑菇成长最好的养分,经过20天左右的时间,每个蘑菇包都能长出约4斤的黄金菇,每个包最多可以长6茬,每斤可以卖出7至8元的好价格。

秸秆和菌种扎成一捆捆的蘑菇包。记者 谭琦 摄

除此之外,秸秆制作的有机肥可以进行销售,蚯蚓粪有机肥每吨可以卖出上千元,蚯蚓粪氨基酸水溶肥每吨售价超过万元。

保底保购产业带动 打造可持续回收机制

据介绍,海口市生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已在甲子镇与14个村庄合作,今年共收储利用约6000吨秸秆;红旗镇设计日处理量10吨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点已经产出超过600吨的营养土,年处理量可达4500吨,覆盖红旗镇全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有效实现农林废弃物就近处理及肥料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农户将秸秆送到海口市生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作点。记者 谭琦 摄

秸秆的置换不是长久之计,如何打造可持续的回收机制?海口正在探索建立秸秆收储运综合利用模式,通过产业化带动农户,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我们有保底、保购的措施,让农户主动参与进来。”钟小龙计划在海口更多的乡镇打造蚯蚓育苗养殖经济,通过产业化的道路,让农户“领养”蚯蚓和主动收集秸秆。钟小龙说,公司将给予合作村集体及农户保底收益,签订每年每亩2万元的保底收益,再通过蚯蚓养殖的方式,以每斤6元的价格收购农户的蚯蚓苗,每吨600元的价格收购蚯蚓粪,既能保障农户的收入,又能打造闭环的秸秆回收链。

产业化也是海口京玉公司探索的方向。“有机肥最大的目的还是土壤的改良。”陈柏钧说,下一步将利用秸秆有机肥作为原料,打造菌类养殖、兰花种植等产业,真正实现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机制。(谭琦)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