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寨出了个泥人李 40余年捏出上万个泥人

[知识] 时间:2024-04-29 06:58: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76次

  “在我工作室走一圈,白清看完展柜上的寨出小泥塑,就能将东北的个泥个泥传统民俗节日特点了解一遍。”在苏家屯区白清寨一处工作室内,人李人李常武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的余年作品。李常武是捏出传统泥塑的第三代传承人,原本只是上万由于他童年没有玩具,母亲用来哄他玩的白清手艺,已被李常武传承了40多年。寨出现在,个泥个泥他的人李人白清寨泥塑民间技艺已经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全国很多红色展馆和博物馆,余年都有他的捏出泥塑作品。“现在,上万越来越多的白清红色展馆找我合作,我也不希望这项技艺消失,只想尽我所能将其发扬光大。” 9月8日,李常武在接受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传承/他是传统泥塑第三代传承人

  青铜色的唢呐诉说着历史的记忆,精致逼真的泥塑沉淀着匠人的用心……在苏家屯区白清姚千街道非遗特色综合文化站,居民不用去博物馆和艺术展,在家门口就能观赏老物件,聆听故事传说,享受非遗文化盛宴。

  今年53岁的李常武和泥塑有着不解的缘分。从小时候玩泥巴到成年后捏泥人谋生,他都没有离开过泥塑。李常武介绍,他小时候,白清寨是典型的东北小山村,民风淳朴,乡情浓郁。白清寨泥塑技艺是生活的文化,存在于白清寨民间生产生活中,反映了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民俗场景,展现了传统的农事民俗,有较强的现实功能,再现了以前农村婚丧嫁娶以及春节等节假日的场景。

  作品/生动再现东北传统习俗

  李常武的姥爷李春山心灵手巧,是白清寨著名的手艺人,擅长泥人创作。李春山之女李桂珍,也就是李常武的母亲,自小喜爱泥塑,擅长塑造场景人物,李常武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母影响。在不断学习中,他完全掌握了泥塑各种技巧。

  李氏泥塑技法用的是普通的白清寨黄泥,用一双巧手便捏出了淳朴的民间风情,制作方法是在粘土中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胚,经阴干,涂上底色后,再施粉彩。李常武的作品,将东北地区传统节日的习俗生动再现,作品包含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传统节日习俗的记忆,以表现故事场景见长。

  转型/开始捏一些红色题材作品

  “我正为山东济宁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捏泥人,这些都是微缩景观,重现了当年《铁道游击队》中的老百姓和官兵把物资从火车运送到船上的场景……”李常武说,他逐渐从民间传统人物转型,开始捏一些红色历史人物题材作品,“全国很多红色展馆里有很多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泥塑都出自我手。”

  制作/工序繁多过程复杂

  李常武介绍,捏一个泥人,酿泥工序共五步:第一步取泥,第二步晒泥,第三步去杂质,第四步掺棉絮,第五步醒泥。制作流程分八步:第一步构思,第二步画稿,第三步堆泥,第四步深入,第五步掏空,第六步阴干,第七步抛光,第八步着色。

  梦想/将泥塑技艺发扬光大

  “我从十来岁接触泥塑到现在已有40多年了,大半辈子都在跟泥人打交道,从我手中捏出来的泥人已有上万个,我希望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李常武说。

  新闻链接

  李常武代表性作品

  2009年武松系列:山东景阳冈酒业,真人大小,共7组。

  2015年《反抗》:在阜新万人坑遗址展出,作品大小2.4m,共有5个人物。

  2016年《横渡长江》:在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展出,作品大小15cm左右,共有667个人物。

  2016年《将台堡会师》:在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出,作品大小32cm左右,共有77个人物。

  2016年《新乐遗址》: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作品大小21cm,3个场景,120个人物。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李远主任摄影记者常晟罡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