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石油公主”张踩铃:独立女性是自己解放自己

[综合] 时间:2024-05-12 20:34: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5次
\
  张踩铃在北京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石油公主(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理解张踩铃就像在拼图。铁岭她有诸多身份:90后、张踩母亲、铃独立女博士、性自网红、己解己喜剧人。放自而这些身份不太经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石油公主当我们把它们拼凑起来会发现,铁岭她讲出了许多年轻母亲心底那些微妙的张踩挣扎。  |口述:张踩铃  |采访整理:陈霖  生‘拿铁’就像打了个喷嚏。铃独立女  3月下旬,性自张踩铃向记者回忆起10天前生二胎的己解己经历,浓厚的放自东北腔抑扬顿挫,一张嘴就有喜感。石油公主之前第一胎生了48个小时,把我累坏了,这次打了无痛针,挺顺利的。这针有麻醉效果,有点恐怖,我下半身没知觉,就像狗血电视剧里女主角醒来发现腿没了,喊‘啊,我的腿’然后哔一声,绿屏。  她来自铁岭,丈夫是加拿大人,张踩铃便给孩子取中文名张拿铁。  靠唠嗑圈粉500万,铁岭石油公主张踩铃:独立女性是自己解放自己  ·张踩铃抱着二胎张拿铁。  一年前,张踩铃正在英国伦敦读博,平日在家带孩子。疫情暴发后,伦敦封城,她宅在家里,觉得太无聊就开了抖音号伦敦张踩铃(现为张踩铃)。  她对着摄像头唠嗑,每个视频四五分钟,没有精致的剪辑和画面,比起其他抖音号,视频显得有点粗糙。可她涨粉神速,截至今年3月29日,抖音号已有485万粉丝。粉丝大多是80后90后,一名看过她所有视频的女粉丝告诉记者:视频内容都是家长里短,但很神奇,这些事从她嘴里讲出来就特别好笑,押韵,还带文学色彩。  今年初,她有了新身份,正式将短视频作为创业的方向。两会期间,央视《两会你我他》《相对论》等节目邀请她谈视频创业与中西文化交流,她再次引发关注。  理解张踩铃就像在拼图。她有诸多身份:90后、母亲、博士、网红、喜剧人。而这些身份不太经常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当我们把它们拼凑起来会发现,她讲出了许多年轻母亲心底那些微妙的挣扎。  面对挣扎,张踩铃一直在冒险。  靠唠嗑圈粉500万,铁岭石油公主张踩铃:独立女性是自己解放自己   来自铁岭的石油公主  一次,张踩铃在视频中谈论加拿大婆婆,发出去后,头几秒就有5万观看量,过一会儿35万,几分钟后超过100万,还涨了好多粉。没想到观众这么愿意听我和加拿大婆婆的‘斗争’。  谈论文化差异便成了她视频的特点:中国人如何看外国人、外国人如何看中国人。她唠在海外生娃的经历、调侃加拿大丈夫、讲外国人抢卫生纸……有一集谈外国朋友被东北婚庆文化震慑,视频播出后,她有了个别称:铁岭石油公主。  我在伦敦读博,学电影史和电影美学,偏理论。其实我受不了特别静止的东西,我的心永远是活的,拍视频唠嗑儿是个尝试。  我本名特文艺,张潇漫,潇洒的潇、浪漫的漫。高中时我上课总迟到,几乎是踩着铃声进教室,同学就给我起外号叫踩铃。我开视频号时就用它当名字。  东北文化对外国朋友的冲击老有意思了,有一次我想唠唠回铁岭结婚的事儿。  当时参加婚礼的外国朋友到铁岭后,看得眼睛都直了。在东北结婚,要有迎亲车队助兴,满城转,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结婚了。我们家租了10辆奥迪车,为了显吉利,还挂了联排的车牌号。  我在东北的亲戚帮我招待外国朋友,家里人不会说英语,第一次见那么多外国人,很紧张,说话特像暴徒:上车,来,一人一台车。  外国人觉得特神奇,他们不懂你咋就能找到车牌号刚好为666777888的车,而且一台车就服务一个人,这得是什么家族才能办到?!  还有,中国人会挑日子结婚,那天是黄历的好日子,除了我还有很多人结婚,整个铁岭从早到晚彩旗招展。外国朋友琢磨,全城都摇旗呐喊,难道张踩铃家里有矿有石油,是大户人家?  我就拍了视频,开玩笑说:整个铁岭城,全天都沸腾,只为张踩铃,今天盖头蒙。播出后,我成了铁岭石油公主,娶了个加拿大老公。  很多笑话的背后是文化差异。对大多数普通外国家庭来说,婚礼是俩人的事,但大多中国人觉得是两个家庭的事,涉及更多人的,就会有浮夸的成分。
\  ·截至2021年3月,张踩铃的抖音号已有485万粉丝。在视频中,她操着浓厚的东北腔,用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分享自己与外国家人的日常点滴。  还有一次,我和加拿大老公回铁岭探亲,去了盲人按摩店。那师傅一按,对我老公说:你挺虚的。我翻译说:他说你weak。老公老理解不了了(东北话语气),说:师傅看不见,一上来就说我虚?这就有文化差异。  中国男人不怕别人说他虚,这是幽默的方式,比如沈腾,别人问他准备要小孩不?他就开玩笑:这两年还是虚。但对外国男人来说,他觉得可以说我秃、说我胖,但不可能说:I'm just like weak(我就挺虚的)。  后来,我拍视频讲这些文化差异,老公也慢慢理解了个中奇妙,还学会了这套话术,和他爸开玩笑就说他虚。  这几年,来自东北的笑星很多,我想这和经济发展有关。历史上很多文艺小高潮都发生在政治经济混乱或低迷的时期,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或者法国新浪潮时期。这10年来,东北发展放缓,我们这一代生下来就没经历过经济腾飞,会想一些自我娱乐的事。  如果一个地方经济特别发达,不会有这么多人忙于搞笑,他们会忙于赚钱。我在厦大读本科时,很多南方同学上学第一天就开始想商机。  东北喜剧传统在我身上留下了幽默感,而我又天天生活在中西差异之间,我就想把两者结合起来。[page]  让孩子浸泡在  逻辑、智慧、辩论的羊水里  今年初,记者第一次见到张踩铃,她怀孕8个月了,个子不高,肚子挺大,见了面小跑过来,把我吓了一跳。当时她在北京待了4个月,起因是回国参加《奇葩说》——这是她当妈妈后的一次冒险之旅:放下博主、学生的身份,冒着疫情参加辩论综艺。  张踩铃挺着大肚子和一群青年红人辩论,主持人马东以及嘉宾蔡康永、刘擎、杨幂对她印象深刻,她频出金句想让孩子浸泡在逻辑、智慧、辩论的羊水里当了妈妈也要追求自我,又让她圈了一拨粉。  不过,伴随着圈粉,她也招骂了。节目播出的头两个月,她常祈祷时间赶紧过去……  去年9月,《奇葩说》导演找我参加节目。我和老公说这个事儿,他特别支持:有机会去拼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什么不去?尽管我大女儿才4岁,我还是决定回国,便着手做核酸、买机票。  那时,我在抖音上算个红人了,就老有种错觉,觉得说啥总有人听、有人点赞,而且我是拍视频,可以提前准备,讲得不好也能剪辑。但在辩论现场,我发现自己不懂得驾驭舞台。很多人在看你的即时反应,我又缺乏表演,前几场总是输,基本上是踩着线晋级。  不少参加这个节目的选手曾遭到网络暴力,我也不例外。  有人说我不好看,说我嫁外国人。这种没逻辑的喷我倒不那么在意,最怕的是那种你知道说的有点对的网暴。比如有人说:踩铃儿,你太让我失望了,表现得没有别人好。我很难过,觉得自己没进步。  有一阵子,我一打开节目,就有批评我的弹幕在我眼前刷过去,我用手把弹幕遮起来,后来学会了关弹幕,还是不想看自己的表现,索性关掉了。  但后来我想通了,难受的原因是我还待在舒适圈。在这个舞台上,我能接触到不同思维的冲击,还能展示真实的自己。比如2月份播出的辩题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我认为那是我表现最好的一场。  那时,我的立场是不该。父母会说这话是因为他们觉得有的都得给,当给的不够时一定要说咱家不富裕,意思就是我作为父母已经尽力了。这种强调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捆绑,这种捆绑又转移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觉得自己给家里带来压力了。  我老公家里不富裕,是一般工人家庭,但他父母从来不会跟他说这个事,因为他们觉得家里富不富裕跟你没关系,更不是家里有钱就要给你买车买房。  我是个母亲,看到选题的那一刻也很纠结,我知道很多年轻妈妈有类似的挣扎。
\
张踩铃参加《奇葩说》,因敢于追求自我的母亲的形象圈粉。  去年,我在一集抖音视频里聊到我的加拿大婆婆。我夸我婆婆,因为她有什么好东西总会给自己留着。她认为当妈妈已经很难了,为什么要把自己弄成很苦情的状态?  我怀女儿时,第一个月不知道,喝过一两次酒,后来知道怀孕了,自责到不能活的地步,每次见医生就说对不起,拼命解释,当时就过不去这事儿了。但婆婆对我说:孩子不容易,妈妈也不容易。当年我怀孩子,家里条件很差,我压力很大,就抽烟了,虽然后来也戒掉了,但我知道女人一定会尽全力当好妈妈的,何况你当时还不知道怀孕,有啥可自责的。  那一刻,我特别感激婆婆,她的观点让做儿媳妇的人非常放松。  拍那个视频之前,我以为我会被骂得很惨,结果好多年轻妈妈给我留言,说看完感觉解脱了,心里舒服多了。她们周围常充斥很多声音:怎么能让孩子磕到呢?你是年轻人,你不懂……有时情绪濒临崩溃。周围人是好心,但习惯去评判,这会让她们有愧疚感。我婆婆从没往我身上嫁接过愧疚感,她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轻松做母亲。  我也发现不少年轻妈妈开始追求自我了,有在怀孕期间辞职准备创业的,也有生完孩子突然想圆舞蹈梦去学街舞的。我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就是这一代的母亲意识到要珍惜自我价值,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才能当个好妈妈,给孩子更积极乐观的爱。  今年两会期间有个热门话题是年轻人创业,央视就找到了我。因为参加《奇葩说》,我离开了简单的校园和家庭环境,一个人回到竞争大、节奏快的北京,又接触了综艺这个复杂的领域。  节目结束后,我没有成为艺人,但成长了很多。国内发展速度很快,总有很多新鲜的东西,我就想哪怕当了妈妈,还是可以挑战自我,寻求价值,也给女儿做榜样。  夸张点说,如果第二天就要死了,那头一天留下的遗憾越少越好。于是在年初,我决定再次冒险,做短视频创业,也才有了现在的新身份。  谈女权,首先应该回归女性本身  最近,脱口秀演员杨笠关于男性普通且自信的段子再度引发全网关于新世代男女平等的热议。独立女性是这两年最常被讨论的公共话题之一。在两边唇枪舌剑的此时,张踩铃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角度:在很多时候,女权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女性本身。  我理解的女性主义是一种不用强者的视角去看世界的态度。  我在英国参加过一个研讨会,认识了两名女性,她们在这些高端场合从不刮腋毛,也不化妆。  长久以来,国外女性一到重要场合大多都要脱毛;上班得穿正装和高跟鞋,不然别人就会说你邋遢。  我那两个朋友以前会很愤怒,就参加游行反对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捆绑,反对从男性的视角去审视女性。可后来她们把重点放在了自己身上:参加学校最高端的酒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着装,比如穿旅游鞋,她们觉得要不要盛装出席是我自己的事,别人说什么我不care(在乎)。我觉得这是独立女性的表现。  大多数人包括我还留存于诉求阶段,就是希望你不要贬低我,希望女性能多点表达空间,希望转变对女性苛刻的审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独立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独立女性的想象也会进一步转变,就是我那两个朋友的样子。  不是说有一份工资就是独立女性,经济独立当然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思维独立,这种独立不再表达为呼吁和抱怨,去嘲讽或者攻击男性,而是你不那么在意对立面了,更在意的是我要怎么做。  有时候女性受到的质疑声是女性造成的。我10多岁时,父母离婚了,家里的长辈包括女性对我说:不要做像你妈妈那样的女人,哪怕她事业做得再好,没了老公,都没有用。  我小时候听了很多从女性角度贬低女性的话,我想如果一个妈妈能意识到这点,不给女儿灌输女人不该×××的价值观,她们长大后会不会多一点独立的意识?
\  事实上,女性之间的支持和理解能产生非常大的能量。  因为录制《奇葩说》,我认识了小鹿。她是脱口秀演员,犀利、幽默,是今年的黑马,最后拿了亚军。有场比赛,她成功晋级,我要和另外两名男选手现场竞争一个晋级席位,气氛很紧张。  我正准备时,他们问我问题,商量谁用什么观点,看起来其乐融融,其实谁都知道能派上用场的论点很少,谁先用上胜算就更大。小鹿在旁边(朝我手臂)给了我一拳,半开玩笑说:这个时候还和人说话,你赢了就赢了,他赢了你就输了。  当时我和她只见过几面,没那么熟,但我特别感动。我觉得这是在危急情况下女性能给予的一种微妙又深层次的帮助与支持。她在提醒我:这是你的关键时刻。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是要你抨击男性,而是希望你能屏蔽掉那些贬低和束缚你的声音,男性的声音只是其中一种。  如果你很爱老公和孩子,愿意放弃事业,这是你通过独立思考决定的,也是另一种思想独立。  你再怎么抨击男性,扶持女性,去搞对立,都不是最核心的,独立女性一定是自己解放自己,屏蔽身边所有聒噪的声音。这是你唯一的自我解放的方式。  原载于《环球人物》2021年第7期、总第442期,原标题为《张踩铃,唠出90后妈妈的心声》。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