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1+9 工作部署”解读!中新广州知识城:迎来我国首部省专项立法地方性法规

[焦点] 时间:2024-04-30 15:54: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9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 中国小康网记者 麦婉华

历经11年的广东工作广州国首规高歌猛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完美蝶变,部署部省建设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轴的解读耀眼明珠,高标准打造中新合作典范。中新知识专项记者获悉,城迎中新广州知识城再度迎来重大利好。立法《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近日发布,地方于3月1日施行,性法成为我国4个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首部省专项立法的广东工作广州国首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部署部省实施,将为知识城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法制保障,解读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新知识专项推动知识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迎国家知识中心。

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南起步区的立法凤凰湖东侧,知识大厦项目尤为显眼——它将岭南特色融入建筑之中,地方利用总平面的景观及由里及外的向上展开,成功呈现了凤凰展翅的意境。除了知识大厦外,人才大厦、知识城首家五星级标准开芯国际大酒店(又名广州MORDIN酒店)等高楼已拔地而起,中国纳米谷、湾区创新部落、高端研究院、大科学装置……一个个高端产业和综合配套服务标志性项目也在插标落地。

记者了解到,知识城2010年6月奠基,2018年11月升级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知识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近日,《广东省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该条例成为我国4个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首部省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以产兴城、以业聚人、以景美城,知识城正在进行着一项“郊区新城”建设的重要实践,广州人乃至“湾区人”的目光越来越聚焦于这个“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北极点”。

坚持“创新为王”的知识城实践

据悉,《条例》共6章,47条,对知识城建设发展的总体支持、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与人才支撑、对外开放与合作、服务与保障等作出规定,充分体现知识城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知识城立法的首要任务是将政策依据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法律依据,支持知识城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为其创新发展赋予更大的管理权限。”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陈永康说。

知识城是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的成果,“创新”一直是知识城的灵魂。此次《条例》也贯穿了创新精神,依法赋予知识城更大管理权限。《条例》分类赋予了知识城有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权限,规定广东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广州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将承接的国家经济、建设管理权限,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规定前提下,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交由知识城管委会行使。同时加强监督,规定知识城管委会承接行使上述经济、建设管理权限情况,应当定期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条例》还明确,支持知识城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依法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其他区域的改革试点措施,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扩大试点范围的,省人民政府可以优先安排在知识城实施。

广州市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则表示,《条例》是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落地见效的法治保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知识城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大力支持,体现了省人大对知识经济的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1647331668445235.jpeg

中新广州知识城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知识城高质量发展按下“快捷键”

历经多年发展,知识城一手握紧知识产权保护“金钥匙”,一手攥紧科技创新“硬拳头”,“一核两心多园”发展蓝图全面铺开,形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等8大组团式空间布局。

记者了解到,11年来,知识城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挺起科技自立自强的脊梁。目前,药品、医疗器械两个大湾区分中心“广州工作处”挂牌成立,与中国科学院等院所共建18个科研平台,落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水平研究院,加快建设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此外,还有新材料与纳米产业项目、5G滤波器项目、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这些知识城的重点项目是大湾区创新的科技“拳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攻克了关键领域技术。

知识城还坚持“项目为本”,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三大产业集群迅猛崛起,粤芯芯片等项目成为广东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承载区的重要支撑,百济神州、龙沙、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支撑起建设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园区。

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复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知识城持续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目前已集聚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平台,吸引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更推动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覆盖6大洲63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全球服务网络。现在的知识城已经形成集司法、行政、仲裁、海外维权为一体的大协同大保护格局,聚集200多家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成为知识产权要素最齐全的区域。

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城腾飞的“双翼”。《条例》对于知识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进一步明确:知识城应当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进一步提出,知识城应当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打造全球知识产权高地。

知识密集型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撑。《条例》更进一步明确,知识城应当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红浪对《条例》中的人才政策颇为关注,他认为关于人才引进和支持方面不仅有管理制度的创新,还有实实在在的优惠和服务。“在政府资助的重点创新项目中赋予创新领军人才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这项规定扩大了科技领军人才自主权,使首席科学家及其团队能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有利于探索顶尖高端人才的培育引进新模式。” 李红浪表示。

据了解,目前知识城已经创建全国首个“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零跑动”服务中心,获批全市首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良好环境带动下,知识城集聚了由王晓东、施一公等24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队伍,培养硕博研究生3400多名、产教融合高端应用型人才1000多名。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3月中旬刊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