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大理|“小炉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综合] 时间:2024-05-02 14:12: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98次

  

  “叮叮叮叮……”伴随着一阵阵的小炉匠敲击声,映入眼帘的铸牢中华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捣鼓着一个银色小壶,而这人边上还站着一个年轻人。民族美好这位老人便是共同沙龙镇青海营村的“小炉匠”曹立国,边上站着的体意正是他的学徒,曹立国一边击打着银茶壶,识看双手生活一边说着“银器制作就好比生活,大理要想获得幸福,创造就要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小炉匠

  纯手工打造银器对于技艺的铸牢中华要求极为苛刻,每一次的民族美好落锤敲击都要恰到好处,曹立国耐心教导着,共同学徒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体意仔细地学着。识看双手生活

  自2011年后,大理日子渐渐富裕的曹立国,在县残联的支持下,在家里办起了残疾人手工艺品加工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朋友创业,近年来已有近200人在这里学成出师。有的学员结业后就留了下来,一心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杨莹莹就是其中的一位。2011年学成后,杨莹莹就一直在曹立国的加工作坊里工作。“在这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师傅耐心好,教得也好,对我们特别照顾。”杨莹莹说。

  曹立国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人在沙龙镇还有许多,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文化保护工程,传承独特民间技艺,加强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不断开发手工艺制作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休闲观光和手工艺文化相融共生,推动民族特色手工业蓬勃发展,采用不定期走访,政策宣传,邀请专家、能人大户讲授“致富经”“土技术”等形式,助推乡土人才发扬民间艺术。全镇在册乡土人才221名,涵盖手工艺品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共有42名党员挂包联系乡土人才。

  对于从业40余年的曹立国来说,传统的器具、首饰的制作技术已经烂熟于心,在原先的基础上,曹立国积极推陈出新,设计出许多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时代特色的作品,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远销西藏、青海多地。如今,曹立国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达到400多个,每年的总产值达到100多万元,还带动10户农户走上了依靠手工艺品制作致富的路子。农户王大妈笑着说:“因为曹师傅的帮助,我家的收入增长了很多,日子也好过了,再也不用到处去打工了。”

  小锤声声留乡愁,如今沙龙镇深度挖掘祥云“小炉匠”银器制作特色文化内涵,通过“手工艺人才+手工艺文化”双轮驱动,激发民间技艺文化活力,夯实了民间文化根基。

  云报全媒体记者 博达 吴沛钊 段苏航通讯员 陈名旭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