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超话】四川省政协委员丁任重:双城经济圈如何建设?200余所高校协同助力

[热点] 时间:2024-04-29 08:35: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80次

原标题:【两会超话】四川省政协委员丁任重:双城经济圈如何建设?两会力200余所高校协同助力

省政协委员、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副组长、超话川省城经西南财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

川网新闻·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8日讯(记者 胡旭阳 李丹 摄影报道)1月17日,政协重双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丁任四川进入“两会时间”。济圈期间,何建代表委员带着对四川未来发展的设余所高良策高招汇聚成都,不少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地着眼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校协“成渝地区高校203所,同助有能力、两会力有条件、超话川省城经有责任投身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协重双”省政协委员、丁任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副组长、济圈西南财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教授就提出要有效发挥高校优势,何建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继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个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规划纲要》的颁布,是川渝乃至西部地区面临的又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丁任重表示:“川渝两地高校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热情,主动投身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加快成渝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丁任重看来,两地高校在双城经济圈整体建设中大有可为。成渝地区高校203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有能力、有条件、有责任投身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因此他建议两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即四川省教育厅和重庆市教育委,加强指导与交流,统筹两地高校的科研力量,集成两地高校的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两地高校研究优势,汇集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坐标。

两地高校具体可在哪些方面协作发挥优势呢?一方面是可以协同助力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丁任重建议,做实做强民间协同机构——成渝地区高校联盟。建议该联盟充实秘书处,建立日常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两地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积极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争取对两地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点布局、科研设备增设、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两地高校还要参与西部科学城建设。丁任重指出,两地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两地高校应携手共进,充分利用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条件,共建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等,统一科技优惠政策。参与川渝科技走廊建设,参与川渝创新“金三角”(重庆科学城、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建设,争取国家支持争创“成渝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两地的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创办系列高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另一方面应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倾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丁任重建议两地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学科的作用,主动对接、服务成渝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

例如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为龙头,联合重庆工商大学等学校,主动服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龙头,联合西华大学等学校,主动服务、助力两地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四川大学核能、水利学科为龙头,联合重庆理工、四川理工等学校,主动服务两地新能源产业。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通信学科为龙头,联合重庆邮电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学校,主动服务两地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以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科为龙头,联合重庆交通学院等学校,主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川藏铁路等大型工程建设等等。

此外,除了关注双城经济圈建设,丁任重也将目光投向了“共同富裕”,他提出缩小基础教育发展差距,以此助力四川实现共同富裕。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采访 胡旭阳 李丹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