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胡陈兰:新闻战线上的“女尖兵” 正文

胡陈兰:新闻战线上的“女尖兵”

[娱乐] 时间:2024-04-28 07:15: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5次

  严寒酷暑,女尖兵深入基层;风雨相携,胡陈镜头为伴。兰新27年来,闻战她始终是线上新闻战线上的一名“女尖兵”,默默地在镜头前后挥洒汗水,女尖兵用文字书写着泸水感人故事,胡陈用镜头记录着泸水发展变迁,兰新她就是闻战泸水市获得2021全州十佳新闻工作者胡陈兰。

采访中的线上胡陈兰

  胡陈兰1994年到泸水县广播电视台工作,现为主任播音员,女尖兵是胡陈泸水市融媒体中心策、采、兰新编、闻战播、线上制无所不能的高手。先后荣获云南广播电视奖2011年度广播播音三等奖、云南广播电视奖2012年度县市区优秀电视播音主持奖一等奖、云南广播电视奖2013年度县市区优秀广播播音主持等荣誉。

  “就从这狭窄而陡峭的山路上去吗?”胡陈兰一边询问一边用手机记录着。在COP15大会开幕前夕,胡陈兰和同事跟随怒江金丝猴监测队伍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坡泸水段拍摄采访。

  泸水管护分局鲁掌站站长田玉平一边指着山脉走向一边介绍。“这里是怒江金丝猴最近的栖息地,从季节上来说,八九月份怒江金丝猴最喜欢活动的地方是在听命河附近,需要再翻越两座山,两个深谷,按我们刚才上来的速度,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采访中的胡陈兰

  “既然已经来到了东坡最近的怒江金丝猴栖息地,那么我们再加把劲,能在现场拍摄到金丝猴是最好的。”胡陈兰坚决地说, 在原始森林中,胡陈兰那灵便的身影一会儿在队伍的前面,一会儿在队伍中间。

  “这么陡峭的山路,你们一年要行走多少次。”她一边提问,一边拍摄。就这样走走停停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攀爬了近4个小时来到了听命河附近的怒江金丝猴栖息地。

  采访结束,回到漆树地巡护哨卡已是晚上的八点半。10个小时的山路和精心写稿、制作,电视新闻《累并快乐着的怒江金丝猴监测队》、央视频《泸水融媒记者带你寻找怒江金丝猴》、微信新闻《住过山洞,喝过雪水,只为守护高黎贡“黑色精灵”》等作品在不同媒体平台播出和刊登。

  2017年以来,她参与新闻采访300余条,均为第一作者。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卓越。

采访中的胡陈兰

  “将乐趣融入工作,将工作当成乐趣。”这正是胡陈兰源于对新闻事业的无限崇敬与热爱,源于对人民的深情厚谊与敬畏之心,源于对新闻理想的执着追求,源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密切关注与不断学习,这位“女尖兵”才能数十年如一日,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采访拍摄出如此之多的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精品。

  胡陈兰先后有81条独自采写或与同事合作的新闻稿件被省级媒体采用,央视采用本人拍摄的视频两条,通讯《怒江泸水驻村第一书记张丽权:坐热百姓“冷板凳”》在2020年6月2日新华社客户端云南·频道发布,点击量94万+;通讯《赵金富:20年青丝变白发累也累得值得》在2020年6月11日新华社客户端云南频道发布,点击量71万+;通讯《“啰嗦”博士的峡谷扶贫情怀》在中共云南省委党刊《云岭先锋》2020年第7期“先锋人物”版块编发。这些作品展现着凝结民心民意的动人故事,可谓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基层百姓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多年来,胡陈兰已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大清早外出采访,也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踏着泥泞在大雨中拍摄采访,更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下班回家已是万家灯火。深入基层采访的次数多了,胡陈兰与家人团聚时间少了,她是记者,也是母亲、妻子、女儿,但比起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工作职责更重要。

采访中的胡陈兰

  “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牢记使命,恪守记者职业道德,体现新闻人的价值。”胡陈兰说。一支笔、一个镜头,见证、感受、记录……她就这样不断地奔跑,她用智慧、勇气、情怀、担当通过一个又一个关卡,获得一个又一个的信息,组成一篇又一篇鲜活的文字,一组又一组绝美的画面。胡陈兰就是这样一位“女尖兵”,用27年的岁月默默耕耘着自己所喜爱的乐园。

  她时常对朋友们说:“我就是一名记者,心里装着基层干部和群众,无论到哪一步,我都不会放下手中这杆笔和这台摄像机。”

  云南网记者 普孟秋 通讯员 杨权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