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21名市州扶贫干部面对面⑪】 青神县瑞峰镇杨柳漕村何勇

[综合] 时间:2024-05-03 17:10: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33次

原标题:​【Vlog·21名市州扶贫干部面对面⑪】 青神县瑞峰镇杨柳漕村何勇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名面对面⑪何勇曾多次用手中的市州笔和镜头,去记录和报道那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挥洒青春热血、扶贫峰镇实现人生价值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只是青神没想到有一天,他自己也成了第一书记中的县瑞一员。

2016年6月,杨柳时任眉山市青神县广电台副台长的漕村何勇,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何勇成为了青神县瑞峰镇杨柳漕村的名面对面⑪驻村第一书记。

四年来,市州在何勇的扶贫峰镇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用自己的干部双手创造出了幸福生活:10多公里的产业道路从无到有,20多公里的青神主干道从窄到宽,从暗到亮、县瑞到绿、到美;51亩荒地摇身一变成为绿众食品厂,天猫、京东争相销售其产品;500亩精品果园产值过千万,350亩优质藤椒园连年丰收……

而何勇本人,也多次荣获“眉山市优秀第一书记”、县级优秀党员、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成为杨柳漕的人

在何勇看来,做记者和当第一书记,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

带着这份朴实的想法,2016年6月起,他坚持骑电瓶车自己逐一找到每一家贫困户,只为尽快真正成为杨柳漕的人。从当初开着手机导航也会迷路,到记住哪一家的狗是叫“兔儿”还是叫“闷斗”……

一个多月的时间,全村66户172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需求和帮扶规划都有了。而这些东西也从最初的笔记本上,落实到了贫困户个人台账,直到最后刻在了何勇的头脑里。

雨夜将患病的村民送医,为贫困户们一次次送上各种急需的生活用品……不论哪家村民需要帮忙,何勇总是第一时间赶去,以心换心的相处,让村民们打心眼里认可这位第一书记。许多残疾、重病的贫困户还依然记得,当初何勇第一次推开自家房门、掀开被褥、揭开锅盖时流下的泪水,“这个书记是个好心肠!”

捧出一把花生,拿出柑橘,村民们已将何勇当成了亲人,久而久之,村民们说起何勇,都说“是我们村的书记”,何勇还真成了杨柳漕的人。

改变杨柳漕

融入了杨柳漕,脱贫工作就提上了正轨。作为市级贫困村,杨柳漕交通不便,劳动力缺失,纯粹靠天吃饭。

脱贫先从哪儿抓起?杨柳漕路的问题是何勇首先想要解决的事。“组与组之间通行都要绕道其他村,那怎么能行?”说干就干,经过努力向上争取到资金后,杨柳漕新建起了10多里的产业道路,拓宽美化了20多公里的主干道,交通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路有了,产业也该发展起来了。何勇心里清楚,产业才是斩断“穷根”的关键。但发展什么产业呢?何勇说,杨柳漕村也曾依托丰富的蚕桑养殖经验发展蚕桑产业,却因缺少劳动力惨遭失败;也曾发展过花卉产业打造“杨柳花湖”,却因缺少科学规划,以失败告终。经过商讨,何勇和村两委干部们共同拟定了走“农旅结合、种养循环”的长远发展规划。

帮助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肉羊养殖,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桃树、李树和晚熟椪柑种苗。同时大力引进业主,杨柳漕流转出350余亩土地打造优质藤椒园,并带动村民就近务工200余人。同时“盘活”绿众食品厂让51亩荒地摇身一变“金窝窝”……慢慢地,付出有了回报,村民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2016年底,杨柳漕村便实现了整村脱帽。

“保住”杨柳漕

虽说杨柳漕已摘掉了“穷帽”,但何勇和其他村干部依然很操心,集体经济薄弱,很容易返贫。

摘帽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班人马走了不少弯路。直到去年11月份,他们通过“奶牛代管”模式以村集体的名义与当地企业涛哥哥奶牛场合作,盘活了“睡”在银行的产业扶持基金,所得收益的20%量化给脱贫边缘户,20%用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60%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功变输血为造血。

“奶牛代管”模式的运用也让何勇意识到,脱贫攻坚要党的村级组织有力量,造血才有“源动力”。今年,杨柳漕村组建了扶贫互助合作社——青神县杨光生态农业专业社。该社通过“农户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合作、所得收益按比量化给农户”的合作方式,从而实现公司、农户、村集体三方受益,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如今,走进杨柳漕村,花果飘香,彩蝶翻飞,村民采摘奔忙在藤椒园里忙忙碌碌。而300余亩樱桃和果桑采摘园、数百亩连片莲藕池、桃李柑桔产业带、相关的产业和文旅配套也都在规划建设当中。“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何勇笑着说。

记者:李田

编辑:刘浩然

校对:肖伟

审核:陈荞

策划:何文宗

监制:雷和斌 王刚

(记者 李田)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