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旌阳区高槐村:乡村建书院 这个厨师太“痴”书

[知识] 时间:2024-04-28 16:25: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93次

原标题:德阳旌阳区高槐村:乡村建书院 这个厨师太“痴”书

书院陈列的痴书籍。

舒銮兵

舒銮兵在书院清理老旧图书。德阳

读者慕名前来阅读。旌阳建书

舒銮兵的区高高槐书院,复古风格“独树一帜”。槐村

●“如果不买,乡村这些书就只有被卖到废纸厂打成纸浆,厨师太可惜了。太书”

●“买书纯属爱书,痴没想过要转卖,德阳也不关心现在到底价值多少。旌阳建书”

●“想把书跟村里正在发展的区高旅游结合起来,打造读书为主题的槐村民宿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文 肖雨杨/图

距离城区10多分钟车程的乡村德阳市旌阳区高槐村,如今是厨师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村”。11月7日,记者进村后,沿着村道再开 10多分钟,爬到小山坡顶上,高槐书院就掩映在树林间。

这个今年4月开业的书院,共两层,总面积约600平方米。一进门,一排一排摆满书的书柜,几乎塞满了整个空间,夹在“书山”中的人行通道狭窄低矮,全然一座“精神粮仓”。

书院的主人舒銮兵,原本在德阳经营一家饭店,因为爱书,20多年间,他收藏了20万册书,并自费投资建起了这个书院并免费对外开放。他的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这样写道:你若喜欢看书,我请你喝茶。

第一份工作:要允许我买书

舒銮兵个头不高,谈起收藏的书,快言快语。1969年出生于德阳一个农民家庭的舒銮兵,小时候大量接触书的机会不多,是武侠小说和连环画,让他心里埋下了爱书的种子。

高中肄业,为了生活,舒銮兵到一家公司当业务员。“那个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收入不高,我当时给公司提了一个要求,我去出差买的书,能不能帮我报销了。”舒銮兵说,公司同意了,自己也从此攒下了“第一桶书”。

后来,舒銮兵去学了厨师,自己开饭店,有了更多经济基础支撑自己买书。新书买旧书也买,不久就与好几个卖二手书的书商成了熟人,书商有什么新到的好书就会给他电话,问要不要。到现在,在当地收书人行列里,舒銮兵都小有名气。

舒銮兵20万册大体量的收藏,源于几个关键节点。多年前,德阳一个工厂拆迁,厂图书馆也要关闭,馆藏的书籍无路可去,舒銮兵得知后,将这一批近两万册图书全部买了下来。“他们问我买不买,如果不买,这些书就只有被卖到废纸厂打成纸浆,太可惜了。”舒銮兵说。后来,当地一所学校搬迁,图书馆的书,也被舒銮兵全部打包买下。

正是不断“大手笔”买书,舒銮兵收藏的书越来越多,已收藏了20万册。他开玩笑说:“自己是‘被迫’收了这么多书。”

收藏六千多册杂志创刊号

舒銮兵收书,没有什么偏好,文学类、历史类,还有专业学术性类,他都买。

在舒銮兵的收藏中,有不少工具书,时过境迁,很多早已失去了使用功能,但也能从某个方面见证当年的社会生活,例如光明日报社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读报辞典》。“那个时候报纸上会出现很多不认识的新词汇,就要靠翻工具书,不像现在,遇到不懂的,网络一搜就什么都知道了。”舒銮兵说。

记者翻阅了一下这本《读报辞典》,里面内容非常详细,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都多有涉及,还有当时比较新潮的“汉字信息处理”等词汇,辞典中解释道,汉字信息处理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对汉字信息实现机械化、自动加工处理的一项新的科学技术。

另外,舒銮兵还收藏了6000多册杂志创刊号。上世纪80年代,杂志出版非常兴旺,全国各地新创办了不少杂志,许多人家里也有订杂志的习惯。在当时,舒銮兵就有意识地收藏各种杂志的创刊号。“我在收杂志的消息很多人都知道,一些藏家手里有要转卖的,都会来找我。”舒銮兵说。

其中,包括《读者》这类有名气的杂志创刊号,以及《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这些杂志价格不菲,在10多年前就卖到五六百元一本。“我还收集齐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全套,从好几个藏家手里买来的,凑齐了从创刊到现在的一整套。”

而另一些杂志,早已休刊了,只在舒銮兵这类的藏书家手里,留下了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些年,收藏这些书,究竟花费了多少钱,舒銮兵也没有仔细算过,但粗略估计,怎么都超过了百万。“我买书纯属是为了因为自己爱书,这些书没想过要转卖,也不关心现在到底价值多少。”舒銮兵说。

把书院建在乡村

书越来越多,家里、仓库里都快堆满了。“书要让人看才更有价值。”看到这么多藏书,舒銮兵一直希望能建一座书院,让这些书籍被人阅读。

几经寻找,他最后找到了高槐书院一处废弃农家。“本来最初只打算建一层楼,后来发现书放不下,就在上面建了一个夹层。”经过改造,今年4月,高槐书院对外开放。

步入高槐书院,似乎是进入了“书籍粮仓”,到处都摆得满满当当,不放过一个犄角旮旯,触手可及处,都是书,空气中都弥漫着旧书的那种墨香味。

舒銮兵分了好几批,将家中的大约13万册书搬到了这里,还有7万多册放不下了,仍然留在家中和仓库里。

高槐书院目前主要由舒銮兵和儿子负责打理,不管是村里人还是游客,都可以随时来看书,想要借走,登记一下即可。

现在舒銮兵也还在继续收藏书,但主要是收藏一些珍贵版本的旧书。之所以将书院建在乡村,他其实也有一个希望,让乡村里的人能够有更多的书看,尽管已经过了几十年,总能想起当初自己对读书的热烈渴望,但没有那么多的书来读,他总期望着,能够有钱买书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近两年来,高槐村发展文创旅游,也成为远近有名的“网红村”,不少人专门来到这里打卡,高槐书院也为更多人所知,有外地游客专门来到这里看看。在书院二楼,舒銮兵专门打造了几间书房,购置了桌椅,供大家坐在这里阅读。

“我还想能不能把书跟村里正在发展的旅游结合起来,如打造读书为主题的民宿,举办一些读书活动等。”舒銮兵说。(记者 吴梦琳 肖雨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