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当一个为英雄喝彩的人 正文

当一个为英雄喝彩的人

[热点] 时间:2024-05-02 13:44: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32次

原标题:当一个为英雄喝彩的为英人

人物名片

杨峰,汉族,雄喝中共党员,为英1979年7月出生,雄喝现任鞍山日报首席记者。为英曾先后获得鞍山日报“十佳”报人、雄喝鞍山市“十佳”记者、为英辽宁省“十佳”记者等荣誉。雄喝2020年10月20日,为英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雄喝

如果有人问我,为英人生中最激动的雄喝时刻是在何时,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为英在北京,出席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雄喝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的为英那一刻。”

这高光时刻并非“因我是我”,而是因为我是一名记者。这份职业让我有机会体会和记录更多人的故事和人生,体验不同的感动、惊险、美妙以及遗憾。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一名记者,先后负责城区、社会、文体、时政等多个领域的新闻报道。采访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则是与军旅英雄及其家人的接触。

2003年10月,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杨利伟是辽宁兴城人,我被报社派往兴城采访杨利伟的家人,陪伴他们共同见证辉煌时刻。两天时间,第一次独自承担这样重要采访任务的我,与杨利伟家人和朋友一起观看直播、唠嗑拉家常,顺利完成相关采访报道。从杨利伟的经历和感人故事中,我领悟到英雄飞天之路背后的艰辛与荣耀。

荣获“人民功臣”称号的老英雄张贵斌的故事,同样深深感动着我。90多岁的张贵斌曾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英勇,获记大功一次。转业返乡之时,老人把军功章锁在了铁匣子里,连从小带大的外孙女都不知道。2019年,随着鞍山市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的展开,我得到了这个消息。

第一次走进老英雄的家,我就被深深震撼了。他和老伴住在约30平方米、由车库改成的小房子里,而且一住就是15年。屋里难得见到阳光,仅卧室里有4片暖气。每到冬季,两位老人在家里也要穿上棉袄。老英雄患有心脏病,服药20多年。女儿说,每个月医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人是离休干部,医药费本可以全额报销,可老人从来不报销,每次都是自己花钱买药。

采访的时候,老人对我说:“国家给我的工资不少了,我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贡献,那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找麻烦。”转业返乡60多年,张贵斌从没有因为待遇问题找过组织。老人说,能活着走下战场,过上好日子,亲眼看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是最好的奖赏。

经过前后20余天、共7次的深度采访,老英雄张贵斌的事迹被深度还原。一经见报,便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媒体记者相继来到鞍山,对他进行采访。后来,张贵斌先后获得“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生活中的我,胆子很小。在新闻现场的我,却胆子很大。

我采访过爆炸现场,见过死亡4个人的可怕场面;也曾在能见度只有3米的大雾中驱车,紧急赶往事发现场;走过盘山道,到车祸现场采访报道……为什么采访的时候忘记害怕、变得胆大?既是共产党员的身份、党报记者的职责使然,也是多年来军旅英雄及其家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航天英雄杨利伟、老英雄张贵斌的故事,给了我启示,给了我力量。

这些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过许多军人和军人的家人。他们有的与杨利伟一样,正穿着军装;有的与张贵斌一样,已经脱下军装。不论穿着军装,还是脱下军装,他们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感动着时代,感动着社会。我想,对英雄最好的致敬就是传承他们的精神。新闻记者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是书写英雄的传奇,还要善于挖掘传奇背后理想与信念的支撑。

有人说过:“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和平年代,不可能人人做英雄,我愿当一个为英雄喝彩的人。记者职业决定了,就应该当好英雄精神的播火者。(■杨峰)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