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坡岗地,小杂粮,托起脱贫致富的“金色希望”——“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知识] 时间:2024-04-29 16:56: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80次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金色希望小康生活]坡岗地,小杂粮,走向杂粮致富战脱托起脱贫致富的小康“金色希望”——“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东北网8月11日讯(记者 郑通 迟亦达 刘星驰)捡拾脱粒机、播种机、生活植保机、坡岗贫攻收割机等农机在场院里一字排开,地小的足室内还有大大小小的托起脱贫无人机摆得整整齐齐——这是记者在木兰县吉兴乡五棵树村“金色希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的情景。

合作社的迹决坚龙江答卷农机。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现在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金色希望今年买这些无人机以后喷肥撒药都用它,走向杂粮致富战脱效率极大提高!小康”说话的生活人,是坡岗贫攻黑龙江省十大脱贫致富农民带头人之一、木兰县吉兴乡五棵树村党支部书记、地小的足金色希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玉峰。托起脱贫

任玉峰告诉记者,他2014年刚上任村支书那会儿,全村387户还都靠卖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赚钱。村里的坡岗地多,产量低,各家各户收入一直上不去,贫困户解困难度大。任玉峰就琢磨着咋能改变状况,带村民尽快富起来。

查看作物长势。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为此,任玉峰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尚志、宾县、肇东等地发展杂粮种植给了他很大启发。这几年,红小豆、绿豆、小米、芽豆等独具特色的小杂粮在市场渐渐走俏,甚至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青睐。特别是小米,作为一种耐旱作物,其单位干物质耗水量只有玉米的一半左右,很适合在山坡薄地、旱地等土壤比较贫瘠环境中生长,正好能弥补五棵树村土质营养层薄的劣势。

思路一变天地宽。2014年金色希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土地1200亩试种杂粮。当时好多村民们都对种植杂粮持怀疑态度,在流转土地时都不太愿意。面对质疑声,任玉峰没有退缩:行不行,干着看!

喷肥撒药用的无人机。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经过一年的辛苦经营,杂粮收益相当可观,2017年带地入社的农户就达到了102户。

“现在已有3700亩杂粮田,其中3500亩种的是红小豆,一亩能增收几百元!”任玉峰高兴地告诉记者,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农业收入达9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

同样高兴的还有脱贫致富的村民周东庆。“咱家40亩,原来种玉米、大豆挣的钱都是有数的,现在种这红小豆,一年多挣一万五六!”皮肤黝黑的周东庆眼睛瞪得溜圆,“我从2017年开始种,红小豆成长期118天,一年也就干二十多天农活,省劲儿效益还好,这不就是小金豆子吗?”

木兰县吉兴乡五棵树村党支部书记任玉峰向记者讲述脱贫故事。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为了保障销路畅通,任玉峰采取订单销售方式。由于从种到收全部采用科学管理,杂粮品相很好,收购商都抢着要。现在他已成为娃哈哈集团的杂粮供货商,2019年600余吨杂粮以每市斤高出市场0.2元的价格全部售空。

杂粮产品。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虽然势头喜人,但在任玉峰看来,这只是过了及格线。他说乡村振兴,人的最重要因素,下一步要重点培养一批有魄力、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年轻人,作为新生力量影响带动村民逐步改变陈旧的生产经营观念,不仅鼓起了“钱袋子”,还要丰富了“脑瓜子”,让好日子锦上添花!(郑通 迟亦达 刘星驰)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