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中评分析:国内大循环之路如何走? 正文

中评分析:国内大循环之路如何走?

[综合] 时间:2024-04-30 00:04: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46次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记者张爽)《小岛经济学》一书中虚构了一个故事:中岛国为了融入岛际贸易,中评走用自己生产的分析大量商品换取美索尼亚国印发的钞票。因为两国间的国内这场交易,美索尼亚国居民不用生产就可以得到商品,大循不必储蓄就可以得到贷款。中评走而中岛国人辛勤工作却不能消费自己生产的分析产品,努力储蓄却得不到贷款。国内  不难看出,大循故事中的中评走两个小岛映射的正是中国和美国,两个小岛间的分析贸易模式也是中美之间贸易往来的写照。过去数十年,国内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大循中国扮演的中评走是“世界工厂”的角色,一头连接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析研发端,一头连接着原材料供应国,国内财富在这条链条上由下往上流动。虽然发达国家是这一经济格局最大的受益者,但随着全球的制造业转向中国,发达国家内部利益分配不均衡,底层工人纷纷失业,逆全球化浪潮在这些国家抬头了,以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为典型代表,原有经济格局面临巨大挑战,中央为应对新形势,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笔者认为,国内大循环,就是把生产和消费两端的重心都放在国内,让中国人更多地享有自己所生产的物质财富,可以说,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心。  走上国内大循环之路,首要考量的应该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否能够支撑得起?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有三方面的理由:  第一,经过建国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门类齐全,供应链完整。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大到钢铁,小到一只化妆刷,都可以自己生产。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既有必然性,也有历史的偶然因素,放眼世界,除中国外,很难有另一个国家再发育出如此全面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另一大优势是供应链网络不仅庞大,而且有弹性,很多人都听过中国“特色小镇”的故事,在一些省份,涌现了很多专门生产某一类产品的小镇,比如生产电池的湖州长兴、生产假睫毛的山东平度。这些特色小镇生产的产品配适性强,可以充分承接国内的需求。  但中国要实现国内大循环并不是没有挑战,最大的困难就是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较少。如果国内大循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必须在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第1页第2页】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